鄭紅燕
摘 要:學校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合理分配好時間和精力,做好班級管理,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關鍵詞:分身乏術;得民心;機會均等;人人有責;“問責制”
陽光正好,芳華正茂,用真心,用真情,靜待每一朵花開,過程不易,但我們必須堅守,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甜蜜的負擔。
成長的路上并非都是一帆風順,會有泥濘,會有傷痛,會有灰心喪氣。盡管這條路上荊棘叢生,而此刻陽光正好,我們芳華正茂,亦能披荊斬棘。
一、分身乏術
遇到過最棘手的問題是如何將班級工作與年級工作關系協調好。因身兼多職,年級和學校的工作會對班級的工作有所影響,這一直困擾著我,但是我沒有停止思考:我深刻明白要想做好年級和學校的工作,先要將班級工作做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二、反思前行,先得民心
先從抓班級班風開始著手,與各學科老師保持經常溝通交流,時刻了解孩子們在其他課堂的表現。一有反饋我就會及時找學生談話,把問題處理在第一時間。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提前進入叛逆期,教師要更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與他們的談話態度需溫和,先從心理上與他們拉近距離,讓他們不恐懼談話,談話的過程中我也只是充當傾聽者的角色,讓學生作為訴求者,尊重他們的講述,加以引導,增強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漸漸地,朋友式的建議被他們接受,課堂上他們與老師的關系更加融洽,也更能尊重老師們的辛勤付出。這是我的班級建設第一步“得民心”,真正“將每一位學生都放在心上”。
三、“還政于民,問計于民”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班級建設理當請他們當設計師。班級建設第二步是“還政于民,問計于民”。我開始觀察,發現能力較強且品行端正的學生,讓他們加入班級的管理中,溝通交流管理班級的經驗和方法,培養他們的管理意識和能力。先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樹立管理班級的理念。班級其他學生是監督者。一周開一次班級干事研討會,小干事會集中提出班級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展開討論,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個過程中他們是主體,我充分尊重他們,并擔當引導者,在他們偏離航線時給予方向指引。有了這樣一群各方面都優秀的學生給班級學生做榜樣,班風很快便發生了巨大變化。
四、機會均等,人人有責
受小干事們的影響,班級學生開始熱心班級事務,我抓住了這個有效的契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班級建設第三步“機會均等,人人有責”。在學生民主選舉的基礎上,不重復名額。讓他們知道班級是每一個人的,他們有責任去維護班集體的榮譽,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運動會上,能成為運動員的學生只占到班級半數,還有一半學生會缺乏興趣,得讓他們忙碌起來,為班級榮譽共同奮戰。我提前給非運動員分小隊,負責運動會時班級的宣傳稿和拉拉隊,搭配能力強和能力稍弱的學生一組,他們自行分工,組織有序。最終憑借實力獲得了校級“最佳宣傳班級”的稱號。升旗儀式的表彰會上,他們由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溢于言表,再一次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榮譽事關他們每一個人。學校門口的執勤站崗亦是如此,不會固定是表現好的學生,每一個孩子都期盼能有這樣的體驗機會,而我深知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可能會改變一個孩子。每一天站崗執勤的學生是提前一天投票產生,每天的人選不重復,孩子們都會格外珍惜這個機會,更加認真負責地對待這一份光榮的任務。當天執勤的學生還要負責第二天站崗同學的培訓,他們帶著任務在培訓的時候就會聽得特別認真。他們自己組織,培訓有序。我把自己培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懶媽媽”。我還征詢學生的意見讓家長拍照上傳群相冊,親身感受自己孩子這榮耀的時刻,舉動雖小,卻讓家校的心更近了一步。
有天清晨,我們班一位潛能生的家長跟我說:“鄭老師,寶貝昨晚回家和我說,我可喜歡我們鄭老師了,因為她從來不會因為成績好偏袒誰,也不會因為成績差而不喜歡誰,她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愛。”我感動的是源于“機會均等”的做法,讓孩子感受到了我的無差別的愛。
五、“問責制”見成效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班級建立第四步“問責制”。這學期學生四年級了,學校大隊部從每個班級選拔了一批大隊委成員,負責學校的每日常規管理和打分。于是瞅準時機,我就將班級的衛生交給了班級的三位大隊委成員,告訴他們如果班級的事務都不能處理好,又如何能處理好學校的事務呢?他們深知身上責任的重大,第一時間召集了各衛生小組的組長開會,明確職責,帶著小組長們認清衛生區域,了解檢查細節,清楚注意事項,每一條都交代仔細,監督到位。職責明確,任務清晰,每個人各司其職,班級也就會管理得井井有條。每周文明班級情況公布后,大隊委成員就會在一起研討班級情況,適時對各小組組長進行表彰,找出優秀做法向全班進行經驗分享,樹立典型,分析出現的問題,查找清楚,下周改進。這學期我們班的文明班級獲得次數是年級第二名,這里除了他們自身的嚴格要求,也要歸功于班級嚴明的“問責”制度,是它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職責,清楚自己的責任,才能獲得如此成績。
我想建立的班級是一個自主文明、師生和諧、制度明確的集體,很慶幸學生在我的指引下自己做到了。感謝陽光正好,芳華正茂時,遇見了一群可愛的孩子們,一切都變得美好了。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譯林出版社,2013-05.
[2]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M].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01.
[3][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號教室的奇跡[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4]鄭英.班主任,可以做得這么有滋味[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5]吳法源,王瑩.沒有孩子是差生:50個問題學生的教育案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0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