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雷雷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小學音樂教育對人一生發展所起的作用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而音樂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教師。新課程下,作為教師,其自身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的高低。以小學音樂課堂為例,指出了當前音樂教師課堂教學的素養所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進一步闡述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素養;探究
隨著音樂教育迅速發展,教師師資隊伍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高;音樂教育科研日益進步,許多優秀成果噴薄而出。但是,新課程下,現行的音樂教育已不能適應課堂音樂教育的需求。本文將從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師課堂教學素養現狀,音樂教師應該具備的課堂教學素養、如何提高音樂教師課堂教學素養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師課堂教學素養現狀
(一)專業知識結構單一
長期以來,我們對小學音樂教師的評價主要放在一兩項專業技能上,這使得音樂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過于單一。很多教師在專業的演奏、演唱技能上狠下功夫,但忽視音樂理論方面的學習。導致了教師出現知識結構的單一,綜合素養不高等問題,不能更好地為音樂課堂服務。
(二)教學方法的單一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在實際小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把歌曲唱好,總是頻繁地教唱歌譜。這種教學只會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和精力,使學生產生疲勞,缺乏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師能夠轉變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歌唱,必然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當前音樂教師課堂教學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
(一)音樂專業素養
1.歌唱能力 歌唱能力是音樂教師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也是音樂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課堂上自然流暢、富有表情的演唱會讓音樂課堂豐富多彩。音樂課堂上良好的演唱能力,會讓教師更好地融入課堂,也會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信、富有表演力的歌唱。
2.器樂演奏能力 音樂教師的另一重要基本功是器樂演奏能力,小學音樂課堂使用的課堂樂器有豎笛、口風琴、尤克里里,教師必須掌握一至兩件常用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能夠根據歌曲風格,編配和聲,以提高自身器樂演奏能力。
3.指揮能力 音樂教師的重要基本功還有指揮能力,它包括合唱與樂隊指揮能力。在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都很常見,教師指揮合唱隊需要熟悉各個聲部孩子的音域特點,各年齡階段的生理特點。現階段,小學各種管樂隊、民樂隊日益增多,逐步引起重視。因此,教師要在課堂內外為適應音樂教學的能力需要切實提高指揮能力。
(二)業務能力
1.課堂教學組織能力
課堂組織能力指教師針對各單元教學內容及學情的特點,采取靈活、切實可行的組織形式,科學安排教學任務。組織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的精心導入,情境創設,為的是給學生全然一新的感官刺激,以興奮的狀態投入課堂中。
2.教學研究的能力
教師教學研究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對平時的課堂教學實踐以及課堂中發生的教育教學現象的反思,從中及時發現問題,善于總結。教師要具有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結合教學實踐,在教學中思考、成長。
三、提高音樂教師課堂教學素養的方法
素質教育對音樂教師的要求是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筆者認為提高教師的素質可從教師自身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兩大方面進行闡述。
(一)從音樂教師自身方面
1.豐富的文化知識
長期以來,課堂音樂教育存在著重技能學習,忽視對學生音樂教育能力的培養。比如聲樂課,只關注呼吸和歌唱的位置,卻很少關注歌曲情感的表達和音樂的表現。欣賞課只是把樂曲的題目、題材、結構告訴學生,沒有啟發學生想象的空間。音樂教師不僅要深入學習音樂技能,更應學習和擴大文化知識。
2.更新轉變教學方法
小學生具有好動、好玩的特點,根據這一心理特征,低年段的音樂課教學一定要突出趣味性、直觀性、形象性。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活動,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如在教唱歌曲時,可以采用接龍、小組唱、變速唱等方式反復練習。
(二)從教育制度方面
重視在職教師的繼續學習。繼續學習是在職教師學習的有效途徑。繼續教育對教師來說有很重大的意義。一方面它有利于教師接觸社會上最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并與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相結合,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音樂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提高。教師通過互相觀摩學習,同時增強了他們教學與科研的能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振興在于教師,音樂教師的素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音樂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要把學生培養成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音樂教師應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參考文獻:
[1]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家祥.小學音樂教學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