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龍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要求之一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并且具備適應現代生活所需的化學常識。這一目標的提出,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為每一個學生發展提供個性化的引導,尤其是化學學習中的后進生。無論教師的水平有多高,知識儲備有多充裕,后進生都是不可回避的話題。筆者以為,除了正確面對無捷徑可尋,因為后進生在每個班級、每個學科教學中都存在的,他們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都關系到全班的教學質量。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巧妙運用教學策略,合理設計教學方法,激發化學后進生的上進心,逐步培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而使他們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并產生不斷向上的動力。
一、把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科目的興趣,作為課堂設計的出發點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追蜃右苍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睕]有興趣的化學學習將是枯燥的、乏味的,教師看到成績下滑而心急如焚,但往往加倍的努力換來的卻是微薄的進步。同時,學生會把學習化學當成一種沉重的負擔,甚至在疲于應付中對化學學習產生恐懼和厭煩的心理,久而久之,學習事倍功半。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化學學科的本身特征,巧妙使用教材中化學歷史、名人故事等,想方設法引導后進生向古今中外偉大的化學家學習,同時要通過對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化學實驗操作以及化學原理分析等,激發化學后進生的主動意識,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并及時對他們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從思想意識上不斷樹立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讓學生逐漸體會到努力后取得成績的喜悅感和滿足感,激發其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教師應該把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作為化學課堂設計的重頭戲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沒有最笨的學生,只有最笨的老師。其實,學生的潛能剛開始都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就看學校、家長和教師怎么去激發。在化學科目的學習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不斷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他們通過積極的體驗樹立學習化學科目的信心,進而提升他們主動參與化學科目學習的潛能和欲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妨嘗試以下方法,讓后進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一是讓后進生通過積極的暗示激發自己的潛能。后進生因為常常遭受家長、老師和同學的嘲笑,慢慢喪失了學習化學科目的信心,甚至一味地瞧不起自己,也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這個時候,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用積極的心態,改變他們對自己片面的認知。二是多運用鼓勵性評價來改變學生對化學科目的態度。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其長處和優勢,后進生也是如此,只是我們教師習慣了表揚好學生,批評后進生,習慣了用苛刻的眼光來看待后進生。對待后進生,教師應當多一些鼓勵和肯定,挖掘后進生的優勢,并以此作為評價和鼓勵他們參與化學科目學習的手段。在指出他們的不足時更要注重語氣和方法,態度和藹委婉,使他們在教師的點贊聲中煥發出新的光芒。
三、教師應當把學生學習化學科目的動機,作為課堂設計的關鍵點
德育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護欄。筆者以為,化學科目也不能不談德育教學。因此,化學教師要認識到德育教學對化學教學的促進作用和助推效應,同時還要通過有效教學方法將其滲透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育界普遍認為,德育教學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又能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果能將德育教學滲透在化學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提升、學習效果的鞏固和知識點的掌握,意義非同尋常。譬如,德育可以幫助后進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并在理想的指引下刻苦認真,勤奮好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化學發展史的演變歷程,列舉一些偉大化學家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故事,進而有效激發后進生學習化學科目的興趣,不斷培養他們勇于探索、積極創新的求知精神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班級中有些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方法得當,效果明顯,成績出眾,教師應當對這些學生當眾及時進行表揚,進而使后進生意識到“業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使他們樹立迎頭趕上的信心。另外,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后進生的學習心態和進步程度,要在他們回答完問題后,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對化學學習時刻都能熱情不減,信心倍增。
四、教師應當把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科目的習慣,作為課堂設計的終極目標
初中化學教學階段,課堂教學結束后一般都有課后作業。其實大多數課后作業并沒有什么難度,但對于一些后進生來講,有時候還是很吃力的。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這一環節,要注意作業難易程度,布置作業時要有層次感,注意符合后進生的學習水平。教師不能認為只要作業布置下去了,做與不做和怎么做的,都是學生的事,教師只負責批改對與錯,這種錯誤的觀點還沒有引起教師的重視。要想真正讓化學后進生得到有效轉變,教師就要降低對后進生的要求,克服急躁情緒,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細致耐心地輔導后進生的作業。眾所周知,大部分后進生因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習中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化學知識往往是死記硬背,思維不夠靈活,一遇到作業中的難題就扔在一邊不聞不問,或者直接把其他同學的作業本拿來抄襲了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輔導學生作業時,要注意有效采用啟發式教學,通過對問題的正確引導和有效評價對癥下藥,使學生逐漸形成主動思考和主動分析問題的習慣,并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
習慣。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現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任務,化學教師要認識到這項工作不是輕易就能完成的,而要不斷尋求有效的方法,在后進生身上多花一些心思,相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后進生的學習成績一定會得到大幅提升。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