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摘 要:合作學習是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提出的學習方法之一。它可以為學生創設英語的真實情境。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和參與,享受運用英語的交際樂趣,如此,不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還激發了學習的興趣。通過這樣的合作可以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談了初中英語教學怎樣進行小組合作。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教學;合作學習
一、營造學習氛圍
1.安全的心理環境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用各種方式給學生心理鼓舞,教師要把學生當成朋友和知己。要多理解、鼓勵和寬容學生。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多鼓勵,不管學生回答得正確與否,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幫助學生重新樹立信心,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這樣學生在探索的時候就會更加高漲,在小組合作中欲望也會增強,使得課堂氣氛更加融洽。
2.充裕的時空環境
在平常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都是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他們感覺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占用時間。很多教師都是為了趕進度和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上根本上不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那么,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擁有充足的發言時間,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參與進來,在課堂上各抒己見和盡情展示發揮。
二、選擇合適的方式
1.陳述式
教師要求合作小組內的成員都會運用語言,能夠用語言表達個人的觀點,而且在表達的時候,每個學生先對前者表達做出總結,再進行個人觀點表達,既鍛煉學生口述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記憶力。
2.討論式
針對合作的小組,教師要提出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討論的時候,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交換意見,參考可以從課文內容中找,這樣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表演式
小組成員可以運用新、舊知識串聯起來,針對某一個話題,根據自己的現象,創造適合的場景,組內成員可以進行對話表演,可以提高學生的演說能力。
4.探索式
教師可以先提供一些各個小組的詞匯、短語和圖片,讓學生根據這些單詞做出相關的反應。考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方案
1.教師要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所有有效的學習都需要學生之間互相配合,需要學生在小組間互相信任,激發他們的興趣。要想提升合作學習的含金量,首要任務就是運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潛在合作意識。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合作的興趣,還可給學生營造合作的學習氛圍。有了土壤、水分和陽光,才能培養多美麗的花朵。教師應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養成一個善于傾聽的習慣和向他人學習的精神,也可以跟同伴一起分享學習的快樂。
2.以探究促進思考
單純的行為方式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只有投入積極的情感,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使得人人都有機會進行發言,都有學習時間,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思考。教師提問的時候,盡量使用開放式的提問方法,使得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想象空間。有的問題,需要小組合作討論才能完成,這樣的問題法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資源利用
學生在同桌和小組之間,都在不斷獲取新知識和成長。教師要利用合作中產生的新資源,進行導向,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多組織一些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斷創新。
4.延伸課外,拓展空間
合作學習不僅要體現在課堂上,教師還應要多組織一些課外合作學習,讓學生多接觸一下大自然和多參加課外活動。通過參與課外活動,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更多的知識,能夠將生活實例帶入英語課堂,而且也把合作精神帶入到課堂之外。
總之,合作學習很重要,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每個學生的配合和支持。在集體的學習中,學生之間通過合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學會了創新。在合作中,每個學生認識到團隊的力量,也能將合作精神很好地發揮出來,使得每個學生都提高了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也使得教師提升了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曉楠.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教育,2010(8).
[2]劉曉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之我見[J].素質教育,2010(3).
[3]郭紹青.初中英語教學中要融入合作學習模式[J].讀寫算,2008(7).
[4]郭劍峰.淺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J].考試周刊,2017(6).
[5]尚文靜.英語教學合作學習的實踐操作[J].小學英語教學研究,2015(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