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
在小學教育中,音樂、美術等課程被作為培養小學生藝術素養和氣質的重要途徑,借以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精神內涵,不斷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但是,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究竟如何保證,這一有效性是推動小學生藝術素養不斷提升的保證,也是藝術教育科目教學質量的見證。因此,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和新課改的大力推進下,將舞蹈律動作為提高音樂課堂的一種活力元素,進一步激發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利用舞蹈律動的優勢和特點,激活整個音樂課堂氛圍,從而不斷增強小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增強小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一方面能夠調動小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再創造力,從而發揮想象與創新,使得學生的情感與音樂的律動相融合,達到共鳴和共振,讓小學生借助心靈大門的開啟,發現藝術之美,獲得精神洗禮,獲得美的感染,從而能夠使小學音樂教學效率有效提高。
一、動靜結合,心馳神往
簡單的音樂知識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枯燥的,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一遍遍的教授,讓學生重復跟唱歌曲,也是機械的,毫無情趣可言,這樣的情境,實際上在不少課堂并不鮮見,這就使得原本生動活潑的音樂課堂是那樣單調,原本愉悅的音樂教學也顯得十分乏味,小學生如何能夠有足夠的注意力和興趣去上課呢?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興趣被削弱,教學效率自然也不會取得預期目標。而舞蹈律動能夠成為小學音樂課堂的調味劑,這是因為,舞蹈律動包含了動與靜的兩種元素,其通過充分調動小學生多方面的感官,如視覺、聽覺、肢體等,使得小學生能夠借助舞蹈律動充分感受音樂。俗話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源,也是必要前提。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律動,使得學生從原本呆板的說教音樂知識中,從內心到肢體隨著音樂節奏充分地動起來,從而展開音樂實踐活動,如此,教師將所要教學的音樂知識融入舞蹈律動中,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能夠提高他們參與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有效推動教學目標實現。如,教學《黃鼠狼拜年》一課,教師摒棄了簡單說教音樂知識的做法,而是通過創設角色扮演的情境,將模仿與想象的角色形式融入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對音樂作品中的黃鼠狼、小草、大樹、大公雞等的角色設置,讓小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各種角色的特點進行舞蹈律動,有的學生扮演黃鼠狼,在音樂背景下,隨著節奏,將黃鼠狼賊頭賊腦、搖頭擺尾、眼珠亂轉等形象表現了出來,有的學生扮演小草,迎風搖擺,左搖右晃,借助舞蹈律動,生動地演繹小草的形象……學生大膽和創新的表演,心神合一,在自我的想象力和實踐中切換角色,他們覺得有趣有味,使得舞蹈律動下的學習充滿樂趣。
二、親身體驗,感知理解
當然,舞蹈律動,顧名思義就是隨著音樂節奏,學生同頻共振,進行規律運動。將這種教學方法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就是要通過引導學生在共振共鳴中不斷感知音樂,不斷理解音樂,不斷認知音樂,不斷領悟音樂。當學生動起來的時候,其思維是處于不斷起伏變化的時刻,身體也在發生著運動,這一感知是強烈而有趣的過程,學生親身體驗,能夠更好地去理解和感悟音樂,從而對音樂的各種基本要素就能夠做到理解和掌握,還能夠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如,《學飛》一課,這一節課主要是需要學生感知四三拍的強弱力度、節奏速度,因此,教師獨具匠心地將這一節課的音樂知識通過一系列分解動作實踐,讓學生充分體會和感知:感受三拍子節奏,讓學生畫三角形輪廓;感知音的強弱規律,用擊掌拍肩的力度;感知音樂速度,讓學生快慢踏步;感知旋律線起伏,讓學生用手臂的上下律動。在這一節課中,你會發現,學生一會兒在做小鳥飛翔的動作,一會兒又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注重提腕壓腕的舞蹈律動。學生對節奏的把握,對音樂知識的感受和理解,都通過舞蹈律動這一教學方式完成,既有樂趣,又有藝術的美妙,小學生通過感受小鳥飛翔,不斷增強對音樂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三、同頻共振,情感共鳴
當然,音樂的美妙在于其中蘊含的一種情感,這一情感一旦被人深刻體味,則會融合為一體,也就是實現了對音樂感情的真正理解。作為傳遞情感和表達的一門藝術,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在于引導學生充分地去理解、去感知,并最終與音樂產生共鳴,情感交融。那么,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傳遞和解釋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示范、聆聽等方法是途徑之一,運用舞蹈律動也是一種有效方法,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創設情境,制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圍,學生在此熏陶下,充分地體會、感受音樂中的情感,實現情感共鳴,達到身心合一。如,當音樂作品中體現的是勞動快樂的情感,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模擬農民伯伯割麥子或者是摘蘋果等的舞蹈律動,讓學生體會勞動的喜悅;讓學生模仿天鵝動作的舞蹈律動,體會到美麗天鵝的優雅;當學生要感受夜晚的安靜優美,可以模擬搖籃輕輕晃動的舞蹈律動,使得情感相融。
總之,舞蹈律動實際上給音樂課堂帶來了一種活力和生機,讓課堂教學更為有效,當然,教師在運用這一教學方式時,還要注意做到適度適時,動而有序。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量身訂制舞蹈律動。當將音樂與舞蹈律動有機結合,則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激情和興趣,同時,激活想象力和感受力,讓音樂課堂充滿情趣,也讓學生充滿了自我個性,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