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香
“作文難,難于上青天。”很多小學生一遇到作文就抓耳撓腮,無從下手,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地往外擠。孩子著急,我們作為老師更著急。然而,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做到:“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那么,我們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體會
隨著國家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建設得非常漂亮,所以我們的生活中不是沒有美,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去熱愛生活,愛我們身邊的人、事、物。一次作文教學要求學生寫校園的某處景物,我帶領學生把學校參觀了一遍,從不同方面指導學生去感受校園的美好,然后再讓學生動手去寫,大多數學生就有話可寫了。
二、教學生學會觀察
1.觀察要調動多個感官
觀察某個事物,僅靠眼睛是不夠的,我們要引導學生調動多個感官去了解這一事物。為了讓學生記住每種感官分別有什么作用,我編了一首《觀察歌》:我有六件寶,觀察少不了。眼睛看得明,耳朵聽得清;鼻子聞氣味,嘴巴嘗滋味;雙手摸一摸,大腦細思考。用好六件寶,奧妙全知道。學生通過吟誦《觀察歌》明白了身體每個感官在觀察中的作用。一次在寫一篇介紹某種水果的作文時,我們做了一個課堂實驗——觀察蘋果:
學生在課堂上細致觀察,作文的內容就變得生動而充實。
2.觀察要有順序
讓學生調動起多種感官后,還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的順序。常見的觀察順序主要有: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整體到部分、方位順序等。如果沒有順序,寫作時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就毫無條理可言了。
3.觀察要抓住特點
所謂特點,就是這一事物區別于另一事物的標志。作文要表現客觀事物和生活事實,就要反應事物的本來面貌。只有認真觀察比較,才能抓住各自特點。要抓住特點還要有所取舍,要從各個角度去捕捉生活中最新穎最有特點的形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則寫出來的事物就缺乏個性。
三、指導學生學會積累素材
1.在生活中積累素材
“處處留心皆學問。”語文是母語課程,從孩子剛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在他的身邊就處處時時都充滿著語文知識。我們所聽到的每一句話,所看到的每一個字都是寫作的素材,日積月累,學生的語言就越來越豐富。
2.在課本中積累
課本中所編排的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典范之作,所以在課堂上我會適時提醒學生摘錄其中優美的、典型的好詞好句,或者讓學生自己摘抄感興趣的詞句。中國的語言文字非常奇妙,同一段文字每個人的見解不一樣,所以課堂上我們允許學生獨特的感受和見解。
3.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書中積累
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僅學習教材上的文章是不夠的,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豐富作文素材。首先,指導學生學會選擇課外書,學會從大量的書籍中選擇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的,我們還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去學校圖書館借閱書刊。其次,提醒學生要理解讀物的意思。理解是積累的前提,理解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思考、品味、感悟,獲得接近于作者意圖的新信息。
4.從信息媒體中積累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網絡已十分普及,我們應該發揮其作用,給學生一個有助于完成寫作任務的網頁清單。比如中國基礎教育語文網、華人教育網、語文e網等。這些資源既可以讓學生上網絡課堂,又可提供文本閱讀。當然,這點還要和家長溝通好,要得到家長的配合,避免學生被網絡上的不當內容吸引。
四、模仿借鑒,掌握技法
寫作的素材已經準備好了,那么該怎樣選擇素材,組合素材呢?模仿借鑒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式,也是降低學生寫作難度、少走彎路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在學生作文的起步階段,理應提倡模仿和借鑒。學生模仿和借鑒別人的寫作方法,教師不宜輕易予以否定,要多表揚優點,即使模仿得很機械,也說明學生對別人的技法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比如在寫《童年趣事》作文時,關于開頭,我給學生提供了這樣的幾種方法:(1)可以用一首小詩來開頭: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2)可以由童年的某件物品引入:打開書柜,那本兒童版的《西游記》把我的記憶一下子拉回到了三年前……(3)用比喻的手法引入:童年是一幅畫,畫上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們繽紛的世界……這樣,就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
五、適時表揚,增強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缺少這力量,教育上任何的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使用好表揚、鼓勵手段,使學生形成一種奮發進取的積極心態,這種積極心態就直接而迅速地使學生的寫作思維趨于高效,使學生愛作文,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倍增興趣。對于一些基礎比較差,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我們就要細致地尋找他們寫作中的一些細小的閃光點,比如恰當地運用了某個詞,準確地使用了標點符號等。每一個學生的作文,我們一定能找出一兩點長處來,適時表揚、鼓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他們寫作的信心。
總之,語文教師要善于發現各種能激發學生寫作欲望的因素,適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有效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積極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讓學生易于寫作,樂于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