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夢夢
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舞蹈和雕塑是藝術表現形式中的兩個常見方式,在早期的歷史文化中,就有雕塑這門藝術,如中國的三星堆、兵馬俑、復活節島石像等,這些都是屬于古人的智慧創造,承載著古人對于過去、未來、宇宙的思考。他們在創造這些雕塑的時候,利用當時已有的條件,把他們的思考內容融入到這些雕塑創造中,溝通天地和神明,這些雕塑又經過時間的發展,讓今人對其中包含的內容有著無限遐想。
舞蹈是人類社會藝術發展歷史中最為悠久的表現形式,舞蹈的變化最能體現出節奏的變化,它能夠將節奏直觀的展現給觀眾。作為舞蹈者除了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外,還要有過硬的文化素質,能夠準確理解藝術作品中的藝術表現內涵。舞蹈和雕塑的表現形式大相徑庭,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具體特征,可以讓舞蹈工作者在平時表演工作用中敢于創新,讓舞蹈和雕塑結合在一起,在新的時代下,煥發出新的活力。
雕塑是一項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首先它的表現形式不是二維層面的,而是三維層面。雕塑的類型細分也可以分為好多種種類,如圓雕、浮雕、透雕等,浮雕就是三維層面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平時浮雕展中,浮雕的表現方式較為單一,和舞蹈相比,視角一般是定向的。舞蹈是一種多維的藝術展示方式,它能夠通過舞蹈者的肢體運動,使表演看起來更有張力,還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表現手段,如舞臺布置、古典音樂的播放等讓舞蹈的表演突破時空的限制,讓觀看者在虛實之間來回穿梭[1]。
其次,雕塑是一種靜置的表現形式,它所傳達給人的東西是無聲的,人們要想去了解它就要去觸摸它,雕塑更多的是藝術家靈感的定格,它帶著時間穿越到現在,讓今人感受到當時的魅力,欣賞者可以慢慢的對雕塑進行賞析,不用擔心它會突然消失;但是舞蹈的表現形式是流動的、有聲的,它的表現過程一定要有聲音的參與,可以是音樂、可以是語言,它的表現場所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表演,不局限于某一場景的構建,影視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反應,如《本杰明·巴頓奇事》中黛茜在月光下獨舞、《芳華》中的何小萍在草地上的獨舞,都是突破了場景的限制,升華了藝術主題。
最后,雕塑被創造出來是借用雕塑家的工具,在雕塑的創造過程中,可以對其不滿意的地方進行反復修改,甚至是從頭再來,雕塑藝術家在雕塑的過程中有一種近乎狂熱的追求,什么時候雕塑能夠滿足創作者的需求和意圖,什么時候才能是一個完美的雕塑作品。它和舞蹈不同,雕塑所需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性較小,舞蹈則是更多以身體為語言,舞蹈者把對角色的理解把握,塑造成具體的形象,融入到肢體動作中,通過動作來盡情的去表現。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雕塑更多的是聚焦在作品上,也就是說,人們欣賞的是雕塑家表現的思想,而不是雕塑家本身的模樣,至于他是丑、是美、是殘疾都影響不到雕塑的創作,如《斷臂的維納斯》創作者是阿歷山德羅斯,沒人會去關注阿歷山德羅斯的樣貌。但舞蹈是不同的,舞蹈是通過舞蹈者的形體來表現的,舞蹈者必須要有非常好的形體,用自己美的動態、美的體態去塑造出藝術的形象,把自己所表演的角色合二為一,達到藝術的和諧統一。
此外,雕塑作品可以脫離創作者而獨立存在,如帕特農神廟中的六根女神柱、《自殺的高盧人》、波厄多斯《抱鵝的少年》、《阿波羅像》等就是不受時空的限制歷經戰火保留到現在,成為了歷史上的著名文化瑰寶,每年接受各國游客的朝拜。舞蹈是依賴于舞蹈者的本身存在,像是火炬一代代的經過傳承,每個舞蹈者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能力,同一部作品,舞蹈者加入的東西不同,作品也會受到情感、思緒、空間等因素的影響,現在科技發達,很多舞蹈表演都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錄下來供后人觀賞,但是在直觀表現上還是略輸于雕塑作品。
通過以上幾點的對比,不難發現,藝術的表現形式不同,但是它們表達的內涵在很多方面確是一樣的,藝術總是殊途同歸的,藝術之間是可以互相借鑒、互相發展的。雕塑是舞蹈靜態表現形式,舞蹈是雕塑的動態表現形式,在我國出土的很多泥塑俑,表現的都是舞蹈者們在載歌載舞,如三國蜀樂舞陶俑、新疆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彩繪泥塑舞蹈男俑等都是舞蹈和藝術相互交融的展現,除了以上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的互相交融外,文字也是影響舞蹈表現形式的重要來源,如莎士比亞的《李爾王》、《羅密歐與朱麗葉》、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維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表現形式與藝術進行融合,如電子游戲《仙劍奇俠傳》、敦煌的飛天壁畫等這些都為舞蹈的發展注入了新的來源。游戲被稱作第九大藝術,當這些藝術形式綜合表現在一起,并結合現在特技的時候,才會創造出令人震撼的美。
無論兩者是怎樣互相結合的,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進行藝術創作,基于此,可以對舞蹈和雕塑的具體應用分類敘述。首先,對于舞蹈工作者而言,一定要把握舞蹈中的內涵也就是舞蹈所要表達的內容,把相關門類中的藝術創作吸收到舞蹈工作中,以雕塑的靜止狀態為切入點,深入挖掘雕塑背后的歷史背景,和雕塑者的思想,再根據自身的想象編排舞蹈,從點出發,以點帶面,讓舞蹈的整體動作變得更加連貫、科學、合理,故事內容更加豐富。
對于雕塑來說,雕塑是動態美的固定,生活中有那么一瞬間的影響存在于腦海中,經過雕塑家的手筆給固定住,如奧古斯特·羅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擲鐵餅者》都是靜態美的展現,雕塑是非常具有沖擊力的表現形式,現在的雕塑可以截取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實在是太多了,越來越多的雕塑作品被創造出來,越來越多的藝術進行融合。
無論是在舞蹈中加入雕塑元素還是在雕塑中截圖動態舞蹈,都要把握住兩者所傳達的思想、文化和知識。另外,在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要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將自己的思想傾注于藝術作品中。最后,一定要把握兩者之間的特征,提高運用能力,不斷的拓寬藝術表現形式,讓藝術在新的時代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2]。
綜上所述,藝術之間的發展是不斷融合的過程,除了雕塑和舞蹈相互融合外,繪畫也可以和雕塑之間進行融合,文字可以和舞蹈之間融合,文字可以和雕塑之間進行融合。近幾年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很多古典文化被改編出來,如敦煌的飛天壁畫改編的飛天舞蹈、曾侯乙編鐘展現出來的音樂等,都在現在的新時代中賦予了新的意義。藝術的表達的方式是多樣,它是人類美好愿望、人們對于世界思考的具體反應,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會有更多的融合表現形式被開發出來,藝術的作品也會變得越來越多,內涵越來越豐富。
[1]孫倩倩.凝固美與流動美之比較——論雕塑與體育舞蹈之異同[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5):204-205.
[2]楊潔云.凝固的舞姿——淺談舞蹈與雕塑作品中人物形體語言的相互運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01):54-55.
[3]流動的雕塑 靜態的舞姿——雕塑與舞蹈的比較研究[J]. 蒙昌敏.? 大舞臺. 2011(07)
[4]由楊麗萍“舞”上新三板——論舞臺藝術市場化[J]. 小鹿林子.? 舞蹈. 2015(05)
[5]呼喚“簡裝”舞臺藝術[J]. 劉潤澤.? 黃河之聲. 2012(07)
[6]《愛的足跡》舞臺美術縱橫談——析鄭捷克的成功何在[J]. 戴美政.? 民族藝術研究. 1988(06)
[7]論兒童舞臺藝術編導整體效果的提升[J]. 高嫣嫣.? 西部廣播電視. 2015(10)
[8]聲樂表演中形、神、情的舞臺藝術效果處理研究[J]. 馮翔祺.? 大舞臺. 2013(07)
[9]構筑中老年舞蹈表現的大舞臺——談群文舞蹈與舞臺藝術實踐的有效結合[J]. 張宇艦.? 大眾文藝. 2015(01)
[10]論舞臺藝術實踐在聲樂學習中的地位[J]. 王燕.? 北方音樂. 2019(16)
[11]舞臺藝術實踐對舞蹈學習的重要促進作用[J]. 顏曉雙.? 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3(02)
[12]試論“舞臺藝術實踐”對舞蹈學習的積極作用[J]. 李濤.? 大舞臺.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