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光
摘 要: 鹿鳴公司成立以來,公司黨委始終把加快人才隊伍建設作為興企、強企的首要任務,切實履行黨管人才的責任,通過抓規劃,定制度,搭平臺,盤活人才存量,促進人才成長,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為推動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關鍵字:黨管人才;人才培養;人才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這一重要論斷強調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體現了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圍繞“四管”,鹿鳴公司黨委切實履行黨管人才責任,把加快人才隊伍建設作為興企、強企的首要任務,克服人才專業基礎薄弱、礦山工作經驗不足、各類骨干人員短缺等困難,盤活現有人才,促進人才成長,讓員工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為推進企業持續發展、打造鉬行業的領跑者提供了人才保證。
一、編制發展規劃,暢通渠道,明確人才培養方向
近幾年來,受北方氣候條件及公司地理位置影響,進人難、留人難、人才緊缺一直是制約公司人力資源發展的瓶頸。公司黨委在規劃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將人力資源發展規劃提到突出的位置,整體規劃人力資源工作,依托現有人才,暢通成長通道,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截至2018年末,公司員工總數538人,其中正式用工267人,勞務用工271人,按人員類別劃分,經營管理人才145人,專業技術人才74人,生產技能人才319人。公司黨委根據企業經營管理和人才專業建設需要,本著既滿足當前急需又兼顧長遠需求的原則,組織編制了公司五年(2016年—2020年)人力資源發展規劃,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一是人員數量。按照公司崗位總定員要求,員工總人數控制在集團公司核定的668人范圍內。二是結構比例。人員結構上,實現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生產操作及后勤輔助人員占總人數的比例為15%、25%、60%。專業結構上,自動化專業技術人員比重要明顯增強;管理及專業技術人員素質要明顯提高。年齡結構上,重點培養30歲—40歲的中青年員工。三是建設目標。按照員工類別劃分,明確細化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技能操作三個類別的人才培養目標。具體量化目標方面,培養10名左右政工工作人才,聘任(采礦、選礦、安全、電氣機械、自動化等主要專業)3-5名主管工程師,作為公司關鍵骨干人才培養,在鉗工、焊工、電工、浮選、化驗等主要技能崗位培養出1名以上高級技師,3名左右技師。
(二)抓好職業通道建設。為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人力資源,發揮員工專業特長,公司黨委組織開展了全員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工作,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員工的職業意愿。以公司內部崗位設置為依據,建立公司職業生涯規劃樹,設置四種職業發展渠道,即管理渠道、技術渠道、技工渠道、輔助渠道,形成結構層級清晰的縱向暢通、橫向貫通的人才成長通道,使從事不同崗位工作的員工“成長有通道、發展有空間”。一是管理渠道,分為一般管理崗位(A類崗、B類崗、C類崗)、業務主管、部門(單位)副職、部門(單位)正職、總師副職五個等級。管理渠道為管理崗位員工職業發展提供了晉升途徑。二是技術渠道,分為技術員、助理主管工程師、主管工程師、副主任工程師、主任工程師五個等級。各崗位均有相應的任職條件及職數設置要求,員工在學歷、職稱以及工作年限等方面達到崗位任職條件,經公司考核,可聘任為相應技術崗位。三是技工渠道,分為一般操作崗位(普工、技工1、技工2)、技師、高級技師三個等級。在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后,經公司考核,可聘任到相應崗位。四是輔助渠道,員工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可以選擇沿某一渠道縱向發展,體現為級別上升、技術業務水平提高、操作技能提升,也可以選擇跨渠道橫向發展。輔助渠道為員工提供了多樣化的職業發展路徑,員工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與公司需求選擇不同的發展方向。
(三)推動工作分步實施。在公司人才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公司黨委嚴抓計劃管理,按年度分解規劃目標,分步組織實施各項工作。同時通過日常績效考核、企業管理專項檢查(內控、貫標)等手段,檢查工作落實情況。一是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整體安排年度人力資源工作,對涉及崗位定員、人員招聘、員工培訓、人工成本管控、勞務用工管理等人力資源工作明確提出工作目標和落實措施,促進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二是制定專項工作計劃,對涉及人才引進、員工培訓、人工成本管控等重點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組織制定專項計劃,重點管控。三是強化日常考核檢查,通過設立人力資源工作績效考核指標,按月考核工作落實情況。通過開展企業管理專項檢查,監督人力資源規章制度執行情況。
二、制定規章制度,嚴格程序,實現人才規范管理
為推進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建設,公司黨委從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等方面組織建立了一系列管理規章制度,有針對性地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營造有利于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制度環境。
(一)按照相關制度要求,做好人才引進工作。一是及時上報人員需求。按照集團公司人才引進工作制度要求,結合公司崗位定員及生產實際需要,上報人才引進計劃。根據崗位缺員情況,統計缺員崗位、人數、任職要求等人員需求信息,及時上報集團公司,請集團公司協調解決。二是適時推薦優秀人才。社會人才及公司勞務員工,在崗位缺員的情況下,經公司考核,積極推薦到集團公司。三是把好員工入口關。嚴格按照集團公司批復要求,不存在未經集團公司審批引進人才情況。
(二)構建培訓制度體系,規范員工培訓工作。在借鑒同行業礦山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公司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從宏觀層面指導公司整體培訓工作,保證了培訓過程的規范化運轉。一是制定公司教育培訓管理標準。按職責分工、作業流程、培訓類別、導師隊伍、資源管理、繼續教育等方面對公司教育培訓工作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使教育培訓真正成為公司和崗位人員必須完成的硬指標,確保教育培訓工作順利推進。二是建立內部講師管理制度。為組建穩定的講師隊伍,形成規范化的內部講師管理體系,公司制定了內部講師管理制度,明確了內部培訓講師的主要來源、聘任資格、報酬待遇、考核辦法,激勵內部講師工作積極性。三是下達年度教育培訓工作計劃。依據教育培訓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結合員工培訓需求,公司逐年下達了培訓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落實。按照作業流程要求,在開展培訓的過程中,通過培訓記錄和培訓考核,約束學員培訓紀律,檢驗學員學習效果,檢查培訓工作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