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清
摘 要:運保中心承擔著全院各方面的服務保障工作,青年職工從數量和從事的工作類型已成為服務保障戰線上的主力軍。本文主要研究團支部通過各種活動與措施在青年中發揮凝聚、引領、培養、服務的作用及成效。
關鍵詞:青年員工;成長成才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運保中心下設1個團總支,5個團支部,團組織結構覆蓋中心各個部門。運保中心承擔著全院動力供應、設備維保、基建維修、車輛運輸、醫療、幼兒教育、餐飲、住房管理等各方面的服務保障工作,各項工作均屬于技能型工作。近年來,30多名青年員工進入中心工作活躍在管理與生產的第一線,整個青年職工群體已占中心總人數近40%,其中技能型員工占青年總數86%,青年職工從數量和從事的工作類型已成為各服務保障戰線上的主力軍。員工新老交替日趨明顯,做好青年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青年員工知識、技能綜合素質,對于進一步推進單位實現持續有效和諧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二)研究目的意義
青年的成長成才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單位的中心工作順利開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部分青年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組織意識淡薄、抗壓能力下降、對技能提升的訴求強烈等種種問題。
為了繼續發揮青年人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積極參與助力單位的各項中心工作,增強團組織的活力。本文通過研究、分析、掌握當前青年員工的思想、工作、生活現狀,加強對青年思想動態的管理,針對性的開展青年思想引領、活動凝聚、技能培養、服務關懷等方面的工作,穩定住了廣大技能型青年人才隊伍、促進了技能型青年員工成長成才,助力中心各項服務保障中心工作順利開展。同時,總結青年穩定及青年技能提升活動經驗,具有推廣借鑒意義。
二、技能型青年思想、工作和生活現狀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和掌握青年員工思想、工作狀況及生活方面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青年工作,設計制作本調查問卷,并通過手機網絡無記名的形式向全公司35歲以下青年征集?,F將和本課題相關的問題分析如下。
(一)調查問卷基本情況
本次思想狀況調研問卷,涉及青年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21個問題,共收到78份有效問卷,占35歲以下青年員工總數的75%,涵蓋了物業公司10個部門,基本實現了各部門全覆蓋。本次調查問卷面向的人群主要為從事專業技能、技術崗位的合同制員工,和實際情況相符,和本課題針對人員一致,調查樣本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及參考性。
(二)思想狀況分析
在思想狀況方面,問卷設置“最能體現您自身價值的方式”、“本單位青年突出的問題”、“對所從事的服務保障工作定位是否明確”等問題。從問卷回答情況顯示,技能制青年員工比較渴望以自己的專業立身,并有發揮的舞臺,對自己所從事的服務保障工作定位較為明確,同時也存在理想信念、責任意識、奉獻意識等方面的問題。
(三)工作狀況分析
在工作狀況方面,問卷設置“對現在的工作現狀是否滿意”、“最希望能從工作上獲得什么”、“目前您的工作技能或能力情況是否能滿足現階段工作要求”、“技能提升方面,您認為什么方式更加高效”、“在專項培訓方面,您認為什么方式更加有效”。從問卷回答情況顯示,技能制青年員工普遍能較好完成本職工作,但仍有大部分員感到工作壓力,對技能提升較為關注,并希望所做工作有認同感。在技能提升方式上,需要我們在技能提升方面堅持傳統師帶徒的同時,創新傳授方式,積極推進實際經驗或案例分享式傳授,探尋跟產式培訓等方式。
(四)生活狀況分析
在工作狀況方面,問卷設置“您對單位的員工關愛舉措是否了解”、“近期比較關注的還有哪些問題,并希望得到相關指導或幫助”、“您比較希望開展哪些活動”等問題。問卷回答情況顯示,技能制青年員工興趣較為廣泛,對舉辦拓展訓練和參觀學習興趣較高,正面臨子女教育、婚戀和住房等問題,應當加強對員工關愛舉措的宣貫落實。
三、技能型青年成長成才工作措施與實踐
(一)強化思想引領,加強宣傳教育
加強青年思想引導工作是穩定青年隊伍,助力青年崗位成材重要保障。針對青年員工理想信念、責任意識、奉獻意識、等方面的問題,單位創新活動載體,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十九大和團十八大精神,開展“再一次認識馬克思” 系列學習活動、團十八大專題學習活動,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到優秀民族企業華為參觀學習,使青年們更深刻地思考新形勢下應如何履行自己肩負的服務保障職責。
以黨建帶團建,單位黨支部組織開展的參觀、學習活動,將青年員工納入其中。包括“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展覽”、“偉大變革--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再一次認識馬克思座談會。青年員工接受思想教育,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
(二)搭建青年成長平臺,助力青年技能提升
從工作狀況調研來看,對于技能型青年努力提高技能水平已成為青年員工的廣泛訴求。單位將系列技能提升活動列為“一團一品”活動,根據各支部工作性質,結合支部實際情況持續推進,助力青年技能不斷提升。
1.“典型案例分享”聚焦技能提高
為了增強青年員工的技能知識水平,培養青年員工的表達能力、團隊意識,各部門定期開展典型案例分享活動。青年員工對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維修、工程、保障過程等案例進行分享,經過一年多的積累,共開展18期,每位青年員工都至少進行了一次分享,從中受益匪淺。青年員工不僅在維修知識技能上取得了自我的突破,還增強了自我學習能力,在自身表達能力、團隊建設上都得到了加強。分享過程中上青年員工踴躍發言,將自己平常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分享過程中上進行交流,大家集體探討,互通有無,全面提高。
2.“師帶徒”著眼技術傳承
單位持續推進“師帶徒”工作,近兩年結成18對師徒。部門根據不同專業與師徒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師帶徒”年度培養計劃,分階段定期考核。組織“師帶徒”半年階段考核和年度考核,半年階段考核著眼于考核徒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年度考核聚焦實操。各部門成立師帶徒評審委員會,對“師傅”和“徒弟”分別進行打分評比,促進師徒共同提高進步。隨著活動持續開展,“徒弟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他們已經成為各部門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時,成為技術骨干的徒弟,也開始成為“師傅”,這種“老帶新”、“高帶低”,已經成為各部門技術傳承的一種重要手段。
3.“勞動競賽”立足崗位示范
為提高員工能素質和服務水平,培養員工刻苦鉆研、愛崗敬業的敬業精神,引導員工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各部門組織崗位示范暨勞動競賽活動。勞動競賽的內容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小組的形式實施。各組成員不但要完成實操內容,還要根據設備的原理、故障的現象以及掌握的維修知識,給出詳細的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案。勞動競賽不但提高了青年員工對設備故障的分析能力,還鞏固了常見的快速判斷故障的維修方法,同時培養了團隊合作意識。
4.“質量雙一”為載體,提升質量意識
各部門黨支部組織開展“質量雙一”活動為載體,將部門召開的“質量微黨課”和“質量分析會”擴大到全體青年。通過梳理查找日常維保中具有代表性的質量問題,并以問題為切入點,每人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質量改進措施。活動期間,部門青年員工全體參與,提出了20余條整改措施。通過該活動的開展,切實提升了廣大青年的質量意識。
(三)營造活躍青年氛圍,增強青年凝聚力
積極策劃開展青年員工樂于參與的文體活動,通過團支部,組織了乒乓球比賽、拓展訓練活動,參加了院組織開展的羽毛球比賽、足球比賽。通過組織開展或參加團隊活動,青年員工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得到提高,鍛煉了戰勝困難的毅力與恒心。以活動營造積極活躍青年氛圍,增強凝聚力和團隊協作意識。
(四)有的放矢,解決青年關注的問題
通過對調研問卷分析,梳理青年關注的問題。編制修訂青年員工關愛舉措,并以文件的形式發布,將關愛青年舉措制度化。各部門以節日為契機,組織開展青年懇談會、慰問等活動,使青年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并通過團支部組織開展了“走進幼兒園 走向航材院”體驗觀摩活動。該活動讓單位青年員工體驗觀摩幼兒園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加深對幼兒園的了解,以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更加安心于各項工作。
四、工作成果
(一)青年員工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責任、服務意識不斷增強
將青年納入黨支部學習活動中,以黨建促團建。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再一次認識馬克思” 系列學習活動、團十八大專題學習活動,加強青年思想引導工作,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青年員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連續兩年新發展黨員,青年黨員占到70%。
(二)技能型青年員工技能顯著提高
各部門通過持續開展 “典型案例分享”、“師帶徒”、“勞動競賽”、“質量雙一”等系列技能提升活動,青年員工在技術、技能提升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近三年來,單位青年獲得勞動競賽先進個人6人次、優秀團隊3次。2人通過技師資格考試,5人晉升為高級工,10人晉升為中級工,2人晉升為工程師,應考人員每人按期完成技能等級晉升,無一人延期。提高了青年員工的技能素質和服務水平,培養了青年員工刻苦鉆研、愛崗敬業的敬業精神。
(三)青年員工歸屬感增強,隊伍和諧穩定
通過團支部的層面,為青年構建平等和暢通交流平臺,給予青年職工足夠的組織關懷與良好的溝通平臺。通過“情感、事業、文化”的感染,使青年員工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與部門相互默契、認同。部門人員穩定,5年來各部門引入新員工35人,僅因為家庭原因離職2人,工作氛圍快樂,員工隊伍和諧穩定。
參考文獻:
[1]劉陽.科學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促企業青年職工成長成才[J].魅力中國,2014(16):35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