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
摘 要: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高職院校構建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不僅能夠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而且能夠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文章分析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教師評價;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G807.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05-02
教師評價是保證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增強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應該積極開展教師評價,構建科學的體育教師評價體系,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當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評價依然存在評價標準與評價原則過于模糊等問題。文章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廣大高職院校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定的啟發。
一、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師評價的意義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和教學原則,運用科學可行的評價方法,結合評價指標,對體育教師工作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活動。評價結果能夠反映出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能夠為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有力的依據,確保體育教師能夠與時代發展的要求相吻合。教師評價可以激發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幫助體育教師發現問題、找到差距、彌補不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達到進一步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目的。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存在的問題
1.評價標準與評價原則過于模糊
就當前而言,很多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的構建中并沒有明確評價標準和評價原則。也就是說教師評價標準過于模糊,評價原則不夠明確,在評價內容、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上很難看出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2.評價指標不夠系統、完善
就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而言,評價指標體系明顯存在不夠系統、不夠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評價指標明顯存在作用、性質重疊的現象,二是評價指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作用、性質重疊指的是很多評價指標針對某一方面能力、素質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往往反映的是一個問題、一種現象。而片面性主要指很多方面缺少相應的評價指標,評價結果不利于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全面發展。
3.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
在構建體育教師評價體系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未能依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只是根據學校自身的要求來構建,因此,教師素質與能力的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并不科學,不利于促進高職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4.職稱評審體系欠缺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體系沒有在教師職稱評審方面設置相應的評價指標,也沒有說明評審的標準。這樣的情況,不利于促進體育教師快速成長。
三、解決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問題的對策
1.評價原則要以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發展為出發點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必須要有明確而系統的評價原則作為支撐,這是客觀、公正、準確評價體育教師的前提,也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師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否正確。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應該以促進體育教師發展為出發點,遵循科學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有效性原則、導向性原則、可行性原則、可比性原則和反饋性原則。
2.評價標準要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來制定
評價標準決定著評價的目的與結果,高職院校應該依據總的目標和發展規劃,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評價標準必須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來制定,這樣評價標準才具有合理性。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院校教師必須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教學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掌握本學科過硬的基礎理論,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能夠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這樣教師評價標準就應該具體地體現出來,評價方法也應該以模糊綜合評價法為主。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高等院校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和工作態度,這樣評價標準就應該包含政治信念、專業能力、工作積極性等多個方面。《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規定,師德、能力、業績、貢獻應該作為主要的教師考核評價標準,這樣評價標準的選擇就應該以這些方面為中心,將學校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自身評價和社會評價作為主要的評價方法,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此外,《全國普通高等職業(專科)院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體育教師教學評價內容應該主要從教師業務素養(包括專業素質、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教學工作量)和課堂教學兩個方面展開,因此要依據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專業標準,制定出合理的評價標準。
3.評價指標要符合當今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必須立足于當今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發展的需要,確保每一項評價指標與體育教師發展的要求相吻合,確保評價結果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教師是否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應該包括思想道德修養部分、教學能力部分、實踐教學部分、拓展教學部分、科研能力部分、職稱評審部分,每一部分還要包括與之相應的一級和二級評價指標。(1)思想道德修養部分的一級評價指標包括政治信念、職業道德素養,與之相對應的二級評價指標包括黨員意識、責任意識、勸誡意識、終身學習、行為世范、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等。(2)教學能力部分的一級評價指標包括組織教學能力、動作講解與示范能力、指導學生能力、學生能力培養,與之相對應的二級評價指標包括教學方法的應用、語言表達、重點難點的突破、動作分解示范、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糾正學生錯誤動作,以及培養學生協作、探究、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等。(3)實踐教學部分的一級評價指標包括開展多樣化實踐教學活動、實踐活動的組織,與之相對應的二級評價指標包括豐富的實踐教學形式、實踐教學的方法、指導學生的方式等。(4)拓展教學部分的一級評價指標包括拓展項目的考察、拓展項目的落實,與之相對應的二級評價指標包括分析拓展項目開展的可行性、研究拓展項目的利與弊、組織拓展項目教學的方法、合理制定拓展教學的內容與目標等。(5)科研能力部分的一級評價指標包括個人尋找科研方向、與他人合作進行科研攻關,與之相對應的二級評價指標包括個人分析科研項目的可行性、制定科研項目的落實方案、搜集和整理科研成果、與他人進行科研合作、共同探討科研方案等。(6)職稱評審部分的一級評價指標包括學術研究成果、論文發表的數量,與之相對應的二級評價指標包括提出的學術觀點、在省級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核心期刊載文數量、課題研究成果等。這些評價指標,能夠針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各方面的能力與素質進行綜合評價,可以為當前乃至未來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客觀而又全面的依據。
四、結語
高職院校建立起完善的教師評價體系絕非易事,無論是評價標準、評價原則方面還是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方面,都需要不斷研究與探索。高職院校在構建體育教師評價體系時,要做到評價原則以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發展為出發點,評價標準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來制定,評價指標符合當今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當然,本文提出的觀點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還希望廣大教師、學者積極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進而確保其完善性。
參考文獻:
[1]許龍成.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研究綜述[J].教育與職業,2014(21).
[2]郭陽.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研究——以陜西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3(19).
[3]朱海軍.信息環境下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初探[J].江蘇教育研究,2016(36).
[4]李朝彬.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教學學術發展初探[J].高教論壇,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