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柳,陳錚琦
摘 要:在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適應當前就業形勢需求,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文章主要分析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討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的改進措施。要更新教育觀念,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重視課堂教學,理論聯系實際;轉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注重考核評價,實施多元化模式;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C96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08-02
計算機與學習、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它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普及與應用越來越廣泛。各類企業需要一大批應用型計算機專業人才,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給予充分重視,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的培養。當前,陳舊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的需求。這要求高職院校教師更新教育觀念,緊跟時代步伐,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社會為依托,以發展為目標,努力培養全方位、多技能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本文分析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討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是高職大學生必備的素質。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學生學習方式、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
1.教學內容不夠完善,課程設置不夠科學
調查發現,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存在教學內容不夠完善,課程設置不夠科學的問題。在教學內容方面,計算機的理論知識較多,需要實踐操作的內容偏少,偏離高職院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缺乏引導學生腳踏實地深入實踐的內容,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濃厚興趣,這也給授課教師帶來一定的難度。同時,課程設置缺乏時代特色,知識結構不夠系統,甚至出現一些陳舊的知識,而對新技術、新知識的補充不夠及時。
2.教學形式單一,影響學生自主性的發揮
在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舊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忽略了課程本身的實踐應用性的特點,只知道在課堂中向學生講授理論知識,不重視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不重視師生互動,不重視實踐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比較沉悶,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這導致學生被動學習,缺乏創新意識,學生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認知度下降,教學效果不佳。
3.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學習效果不理想
計算機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學生必須具有實踐精神,主動通過學校組織的各種實訓活動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但調查發現,部分高職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學習主動性較差,只重視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重視基本操作訓練。忽視實踐環節,很少接觸實物,缺乏感性認識,這就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足,難以滿足用人單位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實際要求。
4.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有待提高
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還存在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部分教師雖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但不太了解計算機領域的項目開發和新興技術,缺少真正的專業實踐經驗,實際操作能力不強,不能很好地完成程序設計任務。這極易出現理論脫離實際的現象,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的改進措施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就業競爭壓力較大,同時計算機技術更新速度很快,市場需求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因此,高職院校要注重提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水平,這對高職學生的就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強化實踐教學,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重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
1.更新教育觀念,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為了適應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素質的需求,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必須適時調整。高職院校要充分調研相關行業企業,深入分析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及專業發展趨勢,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更新教育觀念,以生為本,科學構建課程體系,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認真組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教學工作,努力體現計算機專業知識的直觀性、科學性和實踐性。要引導學生拓展專業學習領域,努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現問題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培養企業需要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2.重視課堂教學,理論聯系實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的有機結合,努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既要精心講授理論知識,引領學生明晰知識精髓,又要帶領學生深入實踐,讓學生通過上機操作深入掌握理論知識,提高感性認識,培養動手能力。要將理論學習與動手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邊講授理論知識及操作要領,邊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3.轉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轉變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經常進行總結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思路,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要靈活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創設溫馨的課堂教學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領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新、解決疑難、拓展思路、全面發展。
4.注重考核評價,實施多元化模式
教師要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模式,以此對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進行考查。考核評價的范圍可以包含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計算機理論知識、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等方面。評價的方式也要注重多樣化,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公平合理的考核評價模式能夠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是否達到要求,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深入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門學科。
5.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學校發展,教師為本。要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不斷提高學校教學質量,高校就需要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師夯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基礎,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授課就會勁頭十足、信心百倍,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威信,讓學生心服口服,認真學習,進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三、結語
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已經拓展到社會生活的所有重要領域,培養高職大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已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核心目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高職院校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策略,努力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要更新教育觀念,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重視課堂教學,理論聯系實際;轉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注重考核評價,實施多元化模式;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這樣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從而更好地為社會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金忠,黃雪梅,劉昌鑫,孫凌宇.地方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臺州學院學報,2018(06).
[2]肖騰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4).
[3]陳付龍,羅永龍,郭良敏,孫麗萍.創新應用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7(03).
[4]郭銀章,曾建潮.地方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