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虹
摘 要:我國網絡文學發展迅速,由于移動數據網絡的巨大推動,利用手機閱讀網絡文學越來越便捷,網絡文學越來越得到青年讀者的青睞。我國大學生群體是網絡文學消費的主力,高職高專學生由于自控能力差等特點,更容易沉迷于網絡。研究這一群體消費網絡文學的現狀、原因,對于做好高職高專學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導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職高專;網絡文學;精神生活
近年來,我國網絡文學發展迅速,由于移動數據網絡的巨大推動,利用手機閱讀網絡文學越來越便捷,網絡文學越來越得到青年讀者的青睞。大量的網絡文學作品不斷涌現,各種類型的網絡文學作品在起點網、晉江文學網等網絡文學平臺連載。玄幻文、仙俠文、宮斗文、種田文等各種類型的網絡作品層出不窮。有些優秀作品如《甄嬡傳》、《斗破蒼穹》、《歡樂頌》等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可以說網絡文學正在成為我國泛娛樂領域的重要內容源頭,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被大規模地投放進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網絡文學有通俗化、大眾化、娛樂化等特點,由于監管困難,不乏媚俗、黃色、暴力的文學作品在網絡上大肆傳播。網絡文學的讀者多由青少年組成,高職高專學生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為什么網絡文學對高職高專學生群體有著如此強大的吸引力?有哪些因素驅使著他們長期反復地購和使用網絡文學這種特殊的非實物商品,甚至愿意為此溢價支付(額外付費打賞作者)呢?如何對網絡文學實施有效的引導?探索這些問題,對于做好高職高專學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導有著重要意義。
一、網絡文學的特點。
1.大眾化。網絡文學更加貼近大眾對于閱讀的需求,網絡文學有各種類型的題材,語言平實易懂,涵蓋各個階層,每個人容易在里面選取自己喜歡的題材,易于引起共鳴。
2.便捷性。隨著移動端網絡的發展,高職高專學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用智能手機進行閱讀越來越便捷,在校園里,隨處可見“低頭族”。
3.互動性。網絡文學作品不同于傳統文學作品吸引讀者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作者通過連載的方式發布作品。作者可以隨時寫好一個章節后在網絡上發布,也可以根據和讀者的互動隨時調整劇情的發展,讓讀者有充分的參與感,甚至可以通過多數讀者的喜好來調整故事的情節。
4.商業化。當前我國的網絡文學已經產業化,在一些網絡平臺,經常會舉行一些活動,來刺激讀者的消費。比如在起點文學網,會有月票PK,有點類似于過去選秀節目,粉絲們為了支持自己喜歡的作者,會去溢價打賞作者。有些讀者甚至會加入讀者群,成立一個亞文化群體,自稱“家人”,在這種氛圍鼓動下,為了自己支持的作者去拉票、打賞。不可否認商業化是我國網絡文學發展模式實現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二、高職高專學生沉迷網絡文學的原因
1.放松休閑的需要。網絡文學的語言通常比較平時詼諧幽默、平時易懂,非常契合學生群體在高考后想放松休閑的心理。閱讀網絡文學能讓學生體會到精神放松的快樂。
2.逃避現實的需要。進入大學以后,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大學生活,會感覺到人際交往不夠順暢或者精神世界缺乏依托。學生往往會在網絡里寄托自己,比如玩網絡游戲、看網劇,或是閱讀更為便捷的網絡文學作品。
3.在虛擬中自我實現的需要。網絡文學中有一種“升級文”、“重生文”,主角可以輕輕松松獲得“技能”,或是人生從頭開始,從一個“屌絲”逆襲成“人生贏家”。讀者可以輕松地體會到成功的快感,尤其是在現實中過得并不如意,可以通過閱讀這類“逆襲”的文章,在虛擬世界里得到滿足。
4.歸屬感與榮譽感的需求。前文也提到,圍繞網絡文學作者,讀者粉絲們會成立一個虛擬的社交群體。比如自稱“唐門”的唐家三少的讀者,粉絲們會為了更高的粉絲登記和榮譽不斷地充值和打賞,也會為了作者在PK時勝出而溢價打賞。粉絲群里會有“為了唐門的榮譽戰斗到底”之類的語言。如果自己支持作者在PK中勝出,會獲得勝利感和成就感。
三、引導高職學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對策
1.占領網絡思想陣地,加強對學生群體閱讀行為的引導。由于網絡文學對學生群體的影響作用日益凸顯,遏制學生去閱讀會起到反作用。相反可以利用優秀網絡作品中,能起到正能量的作用的作品。積極向學生群體推薦健康向上的文學作品,引導學生要有所鑒別地去閱讀。抵制低俗色情、血腥暴力或存在拜金主義思想的作品。堅決遏制那些與“四個自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的網絡文學作品的傳播。揭開網絡文學作家的“神秘面紗”,從而合理地閱讀網絡文學,自覺抵制網絡文學的過度閱讀和沉迷行為。
2.不斷深化和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要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增加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高專學生中增加職業道德教育等等,發揮社會主義核也價值觀教育的引領功能。幫助學生正確地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與挫折。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現實中的社會交往活動,協調好線上線下兩種生活方式,減少對網絡文學的依賴和不合理消費。
3.加強家校聯合,對學生的消費行為加以引導。加強跟家長的溝通,強調網絡文學對青少年的影響力和沉迷成癮的危害性,共同引導學生合理地消費和使用網絡文學。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信息時代下,高職高專學生自控能力差,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沖擊,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為此,在網絡信息時代,高職教師也要轉變思想觀念,占領網絡思想教育的新陣地,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方式,建立與網絡信息時代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幫助高職高專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汲取網絡中健康、積極、正能量的養分,宣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揮社會主義核也價值觀教育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
參考文獻:
[1]李炫儀.媒體環境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策[J].數字化用戶, 2017.
[2]李欣.網絡視域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好家長2017.
[3]朱蘭.原創文學網站贏利模式五要素分析[J].青年記者,2014.
[4]張杏杏,東方蔚龍,趙玉婷.網絡小說成癮研究綜述[I].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