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燕燕

摘 要:隨著三明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鐵驅動效應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深遠,針對高鐵驅動效應評估與相關政策創新研究,成為深化認知和有效應對高鐵效應沖擊的首要訴求。論文在分析三明高鐵發展現狀和高鐵對三明產業驅動效應影響機制的基礎上,明確了高鐵對三明經濟發展的挑戰,并針對高鐵驅動下三明經濟發展政策進行了創新研究,為交通運輸改善區域經濟分析增加了研究深度和廣度,同時為其他高鐵沿線非中心城市進行客觀定位和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產生啟示作用。
關鍵詞:高鐵驅動;效應評估;政策創新
高速鐵路作為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具有高速、安全、節能及受天氣變化影響小等其他交通工具無法比擬的優勢,對高鐵沿線區域經濟產業也具有深刻的影響。對于三明,隨著向莆鐵路及南三龍鐵路的先后建成通車,已全面進入高鐵時代,針對高鐵對三明經濟發展的驅動效應評估及相關政策的創新研究,已成為深化認知和有效應對高鐵效應對三明經濟發展沖擊的首要訴求。論文在分析三明高鐵發展現狀和高鐵對三明產業驅動效應影響機制的基礎上,明確了高鐵對三明經濟發展的挑戰,并針對高鐵驅動下三明經濟發展政策進行了創新研究,為交通運輸改善區域經濟分析增加了研究深度和廣度,同時為其他高鐵沿線非中心城市進行客觀定位和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產生啟示作用。
一、三明高鐵發展現狀
三明市地處福建西北部,是典型的山區城市,鐵路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在三明,1957年鷹廈鐵路竣工通車后,半個多世紀沒有新的鐵路開工建設,為改善三明市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打通與沿海的連接通道、加強與內陸腹地的聯系,三明市于2003年開展向莆鐵路策劃工作,2004年得到部省支持,啟動前期工作。同時,結合全省鐵路網規劃布局,于2007年3月編制了三明市鐵路發展規劃方案,并經市政府研究確定:我市快速鐵路規劃的總體框架為“兩縱兩橫”,兩縱為南三龍鐵路、浦建龍梅鐵路,兩橫為向莆鐵路、長泉鐵路。隨著向莆鐵路及南三龍鐵路的先后建成通車,三明市已全面進入高鐵時代。
二、高鐵對三明產業驅動效應影響機制分析
隨著三明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鐵對三明產業驅動效應也接踵而來。首先,是促進三明產業聚集。三明高鐵的開通,擴大了三明經濟增長中心輻射范圍,擴展了三明產業縱向合作范圍,加速了經濟發展要素資源在三明區域范圍內的流動,為建設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創建了良好契機,推動了三明物流運輸業、旅游業以及鐵路沿線地產業的優化調整,促進大量人流、物流、資金在三明聚集,驅動三明經濟產業發展。其次是,實現三明城市群快速融合。隨著三明高鐵的開通,只需半小時,即可實現三明至高鐵途徑的三明轄區縣、市,一小時即可到達廈漳泉、福寧莆、贛東南、閩西南經濟圈的大部分城市,加快了“三明1小時經濟圈”的形成。同時,高鐵效應沖擊下,促進了三明城際快速公交發展,大大縮短了三明市區、沙縣、永安三城的交通時間,促進三明城際沿線相關產業及人口的集聚布局,提升了三明城市群的品質,進而驅動三明經濟產業發展。綜上,高鐵對三明產業驅動效應的影響機制如圖1所示。
三、高鐵對三明經濟發展的挑戰
(一)對三明傳統產業的挑戰
隨著三明高鐵的發展,三明部分傳統產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三明是典型的山區城市,城市吸引力不夠,各類生產要素在高鐵效應的沖擊下大量流失,對三明傳統產業是一個嚴峻的打擊。如高鐵給出行帶來的高效便捷,人們外出多選擇高鐵,導致三明部分客運及貨運線路效益暴跌,將面臨線路取消或重大調整;同時,三明人周末外出購物休閑由于高鐵時代的到來而得以實現,對三明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及休閑消費品行業及相關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導致三明的大型商場、購物廣場等面臨客戶群嚴重流失的致命打擊。
(二)對三明城市配套設施建設的挑戰
高鐵效應沖擊下,對三明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高鐵時代,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水平的應急醫療救助及高端旅游服務業等配套設施做支撐。然而,三明的城市基礎設施無法與高鐵形成無縫對接,高鐵沿線站點與相鄰縣市之間的交通系統尚不完善。其次,三明應急醫療救助存在人才資金緊缺、硬件不足的問題,導致三明應急救援能力有限,無法滿足現實需求。第三,高鐵效應將三明旅游服務業推上頂峰,對三明現有的旅游服務業的承載力和服務力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三明的旅游車輛、服務人員、賓館酒店、文化休閑娛樂項目等無法滿足大規模游客的需求,甚至引發游客投訴,為三明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三)對三明生態環境的挑戰
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不僅為三明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最為突出的是三明的生態環境受到極大影響,首先是高鐵噪音,列車與空氣摩擦、輪軌摩擦、動車弓網摩擦等產生的噪音困擾著高鐵沿線居民的生活。其次,高鐵動車組、高鐵車站等形成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洗車廢水、糞便污水的污染及固體廢棄物的污染。這些高鐵效應帶來的污染,將對三明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四、高鐵驅動下三明經濟發展政策創新研究
(一)強化三明高鐵經濟建設保障支撐體系
高鐵效應驅動下,三明政府應強化資金、技術及安全保障,以建設“高速三明”為目標,支持和加快推進以三明為樞紐的城際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實現三明與各高鐵站點的高速對接,鞏固三明“一小時經濟圈”的樞紐地位,以滿足海西生態工貿區建設需求,提升三明在“一小時經濟圈”的城市集聚力與輻射力,進一步提高三明鐵路的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強化三明高鐵經濟建設保障支撐體系的構建。
(二)完善三明高鐵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為有效應對高鐵效應對三明的沖擊,要加快推進三明高鐵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首先,要重點規劃各高鐵站點所在縣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在城市綠化、公共設施改善等細節入手,打造市政精品,提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品質。其次,要加快推進旅游服務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高鐵效應促進了三明旅游服務業的發展,但是當前旅游服務業配套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當前的重點是,加快推進各種酒店賓館及會議場所的配套建設,加強各高鐵站點所在縣市的星級酒店的建設力度,盡全力提升三明旅游服務業水平。
(三)加快三明高鐵相關特色產業發展
三明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同時,三明高鐵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三明產業的調整和集聚,三明全市各級黨委政府應通過資金、人才等相關政策扶持,促進三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加快促進高鐵相關特色產業聚集,走特色產業發展道路。首先,利用高鐵效應驅動優勢,加快高鐵站點所在縣市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打造高鐵沿線經濟帶,注重產業可持續發展,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構建具有三明優勢與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四)深度融合“互聯網+”新經濟形態
高鐵時代的到來,在三明產生了負虹吸效應,為了抵御高鐵負虹吸效應對三明產業發展的影響,應積極推動“互聯網+”與三明產業發展的結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產業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集成作用,將各領域的產業發展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能有效跨越地域界限,將資源重新整合聚集,進而提升產業經濟發展的創新力和生產力,逆轉高鐵帶來的負虹吸效應,拓展了產業發展市場范圍,為三明增添新的發展動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五)構建三明區域經濟交流合作體系
三明高鐵沿線站點各縣市類型多樣,各縣市經濟發展比較優勢和發展需求不盡相同,應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三明區域經濟交流合作體系,以滿足各縣市參與區域經濟交流合作的不同目的,達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局面。在各縣市之間達成合作共識的基礎上,制定各縣市合作的相關機制體制,使區域經濟交流合作體系規范化、制度化,加強區域內各縣市的交流合作,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實現各縣市之間的產業轉移,提升本地經濟發展速度,形成新興的經濟增長帶,加快本地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本地經濟發展。
五、結論
高鐵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對于三明這樣的內陸城市,只有緊緊抓住高鐵對三明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才能使三明的經濟發展得到質的飛躍。論文在分析三明高鐵發展現狀和高鐵對三明產業驅動效應影響機制的基礎上,明確了高鐵對三明經濟發展的挑戰,并針對高鐵驅動下三明經濟發展政策進行了創新研究,為交通運輸改善區域經濟分析增加了研究深度和廣度,同時為其他高鐵沿線非中心城市進行客觀定位和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產生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俞路,趙佳敏.京滬高鐵對沿線城市地區間溢出效應的研究——基于2005~2013年地級市面板數據[J].世界地理研究,2019,28(01):47-57.
[2]苗苗,吳相利.山西省高鐵沿線區域經濟拉動效應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8,34(05):68-74.
[3]游士兵,鄭良辰.高鐵對沿線中型城市的經濟拉動效應評估[J].改革,2018(10):150-159.
[4]汝楠,王久梗.鄭西高鐵對沿線城市經濟發展的集散效應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8,37(05):117-122.
[5]石林,傅鵬,李柳勇.高鐵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效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8(01):53-62+83.
[6]李新光,黃安民.高鐵對縣域經濟增長溢出效應的影響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地理科學,2018,38(02):233-241.
[7]張麗,吳小濤.高鐵對城市經濟增長效應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7(17):152-154.
[8]來逢波,劉春梅,榮朝和.高速鐵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效應及實證檢驗[J].東岳論叢,2016,37(06):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