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英 楊彥斌 張馨予 金其花 祁向榮
摘要:目的?觀察玉屏風桂枝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肺氣虛證)的臨床療效。方法?將72例符合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及中醫哮證(肺氣虛證)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6例。對照組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玉屏風桂枝湯。結果?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2.86%優于對照組的74.29%(P<0.05);2組患者中醫證候評分治療后積分均比治療前明顯下降(P<0.001),治療后治療組的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FEV1%及哮喘控制測試(ACT)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01)。結論?玉屏風桂枝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肺氣虛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醫證候,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玉屏風桂枝湯;肺氣虛證;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56.12?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2-0030-03
2017年1月-2018年1月,筆者采用玉屏風桂枝湯聯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肺氣虛證36例,并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治療本病36例進行對照觀察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76例觀察病例均來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云南省中醫醫院肺病科住院及門診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6例。其中治療組男23例,女13例,對照組男25例,女11例,年齡在22~65歲之間,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和病情嚴重程度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版)》對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的診斷標準,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哮病(肺氣虛證)的辨證標準。
1.3?納入標準?(1)符合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肺氣虛證)的中西醫診斷標準;(2)年齡在18~70歲之間;(3)患者自愿參加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排除標準?(1)造成呼吸困難的其它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肺心病、肺纖維化、肺結核等;(2)合并嚴重心腦血管及肝、腎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婦女;(3)精神病患者。
1.5?病例剔除和脫落標準?(1)未按照方案規定用藥,(2)非規定范圍內聯合用藥,資料或信息不完整,影響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判斷。(3)納入病例由于其他原因(如退出、失訪或死亡)而未能完成治療視為脫落。
1.6?治療方法
1.6.1?對照組?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商品名:信必可都保)規格:160 μg/4.5 μg/60吸,經口吸入,早晚各1吸。使用后清水含漱。
1.6.2?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玉屏風桂枝湯治療。處方:黃芪30 g,白術15 g,防風15 g,桂枝20 g,芍藥15 g,陳皮10 g,茯苓15 g,法夏15 g,炙麻黃15 g,細辛6 g,炙遠志10 g,紫蘇子10 g,杏仁10 g,桔梗10 g,石菖蒲10 g,大棗10 g,甘草10 g,生姜10 g。使用煎藥機煎藥,每次煎30 min,每劑3袋,每袋150 mL。每次溫服1袋,每天3次,飯后30 min服用。
1.7?觀察指標?2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的中醫證候積分;肺功能指標和ACT評分。
1.8?療效標準?療效以積分法評定,計分方法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癥狀分級量化表(詳見表1)。
主要癥狀按輕、中、重分別計2、4、6分,次要癥狀按輕、中、重分別記1、2、3分,無效則記0分。計算公式:(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臨床痊愈: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
1.9?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方法進行顯著性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2組患者中醫證候評分治療后積分均比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治療后治療組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2.2?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情況比較?治療后2組患者的FEV1、FEV1/FVC%、FEV1%均高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治療后治療組的FEV1、FEV1/FVC%、FEV1%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2.3?2組治療前后ACT評分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的ACT評分均有所上升,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4。
2.4?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的有效率為82.86%,高于對照組的74.29%(P<0.05)。見表5。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疾患[1]。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導致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是其主要特征,常規支氣管哮喘治療西醫以激素類藥物為主,分為控制藥物和緩解藥物[2]。生物免疫制劑、脫敏治療[3]和支氣管熱整形術[4]治療哮喘的研究也在不斷取得進展。哮喘在中醫屬于“哮證”范疇,哮證病位在肺,與肺、脾、腎、肝密切相關[5],日久傷及肺氣而成肺虛之證。肺主氣司呼吸,肺病則呼吸失司,氣逆而上發為喘促;肺主肅降,通調水道,參與調節水液代謝,肺病失職,則水液不化,痰濁內生,阻塞氣道,痰氣相搏,呼吸不利,遂發為病。脾主運化,脾病生痰,上干于肺致氣機逆亂,肺失宣降而發喘咳。急性期“伏痰”遇感而發,緩解期“氣陽虛弱,衛氣不足”加之痰飲留伏于內。病機多為本虛標實,針對此病機,治療當標本兼顧,扶正祛邪。丹溪古訓“既發以攻邪氣為急,未發期以扶正氣為主”,通過治本可以預防哮病的發生,改善患者遠期預后。桂枝湯來源于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玉屏風散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6]。宋代陳自明《管見大全良方》將玉屏風散與桂枝湯合方施用。導師肖泓教授依法立方,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具有益氣固表、宣肺平喘功效的玉屏風桂枝湯治療患者,卓有成效。方中黃芪入肺補氣,入表實衛,益氣固表為君,白術健脾胃,溫分肉為臣,佐以防風走表而散風邪,合黃芪、白術,外有所衛,內有所據,以達益氣祛邪之效,且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黃芪,祛邪而不傷正;補中寓疏,散中寓補。桂枝助衛陽,通經絡,解肌發表,散外感風邪,芍藥益陰斂營,桂、芍相合,一治衛強,一治營弱,調和營衛,表邪得解;麻黃宣肺,平喘;杏仁祛痰止咳,平喘下氣,兩藥配伍一升一降,宣通肺氣;生姜辛溫,助桂枝解肌發表,大棗助白芍以和營,姜、棗合用,還可補脾和胃,益氣補中,調和營衛;細辛芳香,宣泄郁滯,而能上達巔頂,旁達百骸,疏通百[HJ][FQ(13。175mm,X,DY-W]節,外之行孔竅而直透肌膚;甘草益氣和中,即可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藥以益陰,亦用以調和諸藥[7]。
綜上所述,玉屏風桂枝湯聯合西醫治療能有效改善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肺氣虛證)患者的中醫證候,提高患者肺功能,緩解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77-185.
[2]倫茂春.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藥物治療的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4,(15):63-63,64.
[3]洪彥科,肖慧芳,任瑞良,等.支氣管哮喘脫敏治療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1,11(2):77,79.
[4]張杰,王婷.支氣管熱整形術在哮喘治療上的臨床進展[C].//中華醫學會第四屆全國胸部腫瘤及內窺鏡學術會議論文集.2009:139-146.
[5]李智.哮病辨證體系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8):27-29.
[6]肖泓,黃文利,張藝,等.玉屏風桂枝湯對肺脹穩定期肺氣虛證70例干預治療的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11):34-35.
[7]趙杼沛,彭江云.彭江云教授應用玉屏風桂枝湯經驗介紹[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2,3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