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在產生和發展中密不可分,又有各自的獨特之處,西方已經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并出現了理論與實踐多方面的交叉,但在中國,起步晚、發展尚未完善的前提下,二者的交流并不充分。因此,分析心理咨詢和社會工作的異同,對幫助社會工作明確自身價值,發揮更大功效有積極作用,同時可以加強二者間的相互交流促進,從而推動社會工作本土化進程,引導中國社會工作朝著特色化和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社會工作;心理咨詢;異同
中圖分類號:G4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8-0292-01
作者簡介:李璋雨(1998-),女,漢族,山東德州人,臨沂大學法學院。
一、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共同點
(一)工作原則有相似性
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的助人活動,以助人自助為核心理念,心理咨詢同樣以幫助求助者為主要目的。二者對專業關系有著相似的理解,都注重在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間成功建立專業關系,這種關系建立在雙方互信、坦誠交流上,并伴有單純的人際關系,可以幫助受助者保持開放的心態進行溝通,沒有多余的情感聯系。在倫理原則上,二者都十分注重保密和隱私原則,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尊嚴和權利,這些基本框架決定了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的專業性,也奠定了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咨詢師兩個職業助人者的基調。
(二)工作方式和助人技巧的交叉
無論在社會工作還是心理咨詢過程中,助人者都占主導地位,通常扮演引導者、啟發者等角色。二者都需要受助者和施助者面對面進行交流互動,從而對受助者施加影響,達到工作目標。社會工作中有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個案工作針對個體開展,和心理咨詢的工作方法十分相似。二者都注重助人過程的個別化,從受助者的個別情況出發來開展工作。同時,他們都關注受助者的心理狀況,表達同理心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和安撫。在助人技巧方面,心理咨詢為社會工作提供了大量操作方法技巧,提高了社會工作在具體應用中的實踐效果。
(三)人員素質要求的相似性
隨著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的不斷職業化,二者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都有了較為嚴格的標準。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伊根將助人者劃分為四個等級,其中,心理醫生、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為一級助人者。伊根認為,一級助人者作為專門處理社會和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助人技能的訓練。而二者理念上的交叉使得從業人員的職業規范有較多重合,這也為兩個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礎。
二、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區別
(一)實踐特性的差異
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保障基本權益,一般以有困難的個人或群體,尤其是社會弱勢群體作為服務對象,解決問題的同時兼具恢復受助者的社會功能和心理重建的功用。其解決的問題與社會現象或問題有緊密聯系,具備一定的普遍性,這使得社會工作根本上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和福利性。心理咨詢大多解決心理問題、保障心理健康為目標,服務對象大多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群體,該群體所出現的問題因年齡、地域、社會角色的不同,會有較大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心理咨詢所提供的服務局限于解決心理問題,基本不會涉及社會層面。這些特點決定了心理咨詢在服務過程中,會更多體現個別性和契約性。
(二)介入時機和關注層面的差異
社會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多角度、多方面的聯動思考,幫助案主自主做出決定,發掘案主潛能,為案主鏈接身邊的資源,幫助案主解決現實問題,從而達到助人的目的。而心理咨詢單純關注受助者的心理,工作環境較為單純,較少涉及受助者的社會關系。
(三)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差異
二者雖在中國的發展時間都較為短暫,但社會認可程度有較為明顯的區別。心理咨詢行業目前以醫學心理咨詢模式較為普遍,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同普遍提高,心理醫生這個行業已經逐漸被大眾特別是年輕群體所接受,人們的主動求助意識更強。而社會工作由于其社會性,在本土化過程中需要更長的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也面臨著更多中外政治制度、文化和經濟的差異。社會大眾對此專業的認可度也較低,對社會工作專業和社會工作者不了解,同時社會工作行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大城市優于中小城市,但薪資普遍偏低,人才流失顯著。
三、結論
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之間區別和差異并存。二者都是專業的助人活動,無論在工作倫理和原則、工作技巧和方法還是針對人群,都有一定程度的重合,這也讓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有了更多交流和融合的可能。二者的差異在于,社會工作專注于受助者的當前困境,助人過程與社會聯系緊密,更具社會性;心理咨詢則專注于單一心理層面的問題,與社會銜接少,更具獨特性。
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進入中國后,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已經展現出各自的專業特點和優勢,特別是隨著職業化的推動和從業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社會影響逐漸增加,二者都有進一步發展中國本土特色的專業理念和實踐方法的趨勢,在加強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在實踐經驗和理論指導下創新,才能推動二者更好的實現本土化,推動二者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石向實.心理咨詢的原理與方法[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2]彭靈靈.心理咨詢與社會工作的異同辨析及應用[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7,17(6):41-46.
[3]姜海燕.交融與獨立——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關系探索[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4,14(1):36-43.
[4]華煒,卜林,張霞.個案社會工作與心理咨詢的專業關系比較[J].社會工作,2008(24):18-20.
[5]李曉鳳.心理咨詢與社會工作[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