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婭文
【摘要】? 新課改強 調人性化教育的推廣與全面實踐,而小學高年級教育中重視實踐方法與自主學習方法養成,人性化教育恰恰是這兩類學習目標實現的基本手段?;谛抡n改要求,對數學教學中人性化改革的路徑進行總結,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課改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人性化
一、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人性化改革要求
1.強調創新能力培養中的興趣主導地位
新課改提出,將創新能力納入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并強調應以興趣作為主導。小學高年級數學創新與實踐性內容有所增加,新課標強調創新能力培養的人性化,重視強化學生創新意愿、創新成就感知,由此激發學生主動創新,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更完善的創新能力體系。
2.注重自主學習與思維能力發展先決條件
雖然小學數學教學多為基礎內容,但在高年紀數學教學中實踐性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學習方法的養成也十分重要,而此類能力和方法的養成受學生主體認知影響較大。因此,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學科思想與學習方法教育中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由學生自主探索和發現,自我體驗和感知,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思維的主觀意愿,自主養成并完善思維與學習方法,為其今后學習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3.提升教學的個體針對性
新課標指出現代教育應關注學生個體問題,避免過度批評并給予有效激勵,用特定方法解決特定學生的特定問題。本人認為這是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避免套路化、模式化,尤其在面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日漸凸顯的多元智能差異、“偏科”問題時,更需要關注學生個體問題,以更靈活的指導方法解決學生個體問題。
二、新課改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人性化改革的路徑
1.多環節融入創新教學,多角度強化學生創新興趣與動力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需要以興趣為主導,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活動中的興趣激發方法,重點中在導入、講解和鞏固內化階段進行創新興趣培養。在導入階段,教師可以設計導入游戲或生活化導入情境,使教學更富趣味性、更貼近生活,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又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關聯新舊知識,使其產生更強的創新思維、創新學習意愿。例如,在《圓形的運動》導入中,使用圓形和其他形狀紙片進行對折、平移、旋轉的對比和觀察,幫助學生理解圓形的運動特點及特征,同時也在游戲中發現規則平面幾何圖形的特點,便于更好的導入圓形性質及運動特點知識,并積累在相應知識訓練題中應用形象思維解決相應問題的方法。在講解環節,可以將學生創新學習和理解新知識的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運用不同方法理解知識。例如,《比例》一節要求學生掌握比例意義和性質,教學中應盡可能的展示多種比例形式,從數的關系、形狀的關系說明比例性質,從比例關系的原理認識、視覺感知方面強化學生理解,使學生形成采用不同思路去理解一個知識的習慣。在鞏固內化環節,應鼓勵學生嘗試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進一步強化知識結構內化水平,并提升學生自主創新解決方法的能力。
2.創設高效多元探究學習情境,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與思維能力
探究是人性化學習中保證學習者主體地位最有效的活動,數學課堂教學中常見的探究活動主要包括自主探究、實踐練習、合作討論與生活化實踐中的自主的學習和思維能力訓練。例如,在自主探究中引導學生用不同方法嘗試解決固有問題,在《圓的周長》一節訓練中,引導學生分別嘗試周長計算公式和周長計算時展開式測量方法計算結果,使學生發現數學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強化其對數學趣味的感知,刺激其形成方法活用的思維習慣。
3.深入學生收集問題和反饋,靈活溝通和指導學生問題
“人性化理念”核心的內容在于強調“一切活動圍繞人的需求而展開”,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即便通過自我探索、學生互助也難以得到有效解決,這就產生了對教師指導的需求。這種需求在學生間存在差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例如,在《扇形統計圖》一節的應用中定式思維問題的指導中,一般教師會綜合對比折線圖、柱形圖和餅形圖來說明其適用領域,但不同學生產生定式思維的原因不同。有的學生認為特點統計圖的更適合直觀展示某種結果,有的學生則認為出現某種數據統計時必須使用特定圖形。教師需設計多個測試題來檢測學生認知的具體障礙,針對個體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
三、結語
總體而言,人性化教育要注重興趣主導、學生主體地位以及面向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應按照上述目標,調整教學方法和目標,減少教師過度干預行為,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等能力,為其今后學習和發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宏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人性化教育的培養[J].讀寫算,2016,(44):58.
[2]王水華.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段數學學習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