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恩華

【摘 要】 目的:對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予以探討。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間收治的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患者42例,對其醫院感染相關因素予以回顧分析。結果:開放性骨折、手術前住院時間較長、合并糖尿病、切口類型為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P<0.05。結論:導致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較多,實際臨床上應盡可能做好各方面的預防工作,以便于降低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發生率。
【關鍵詞】 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070-02
臨床上骨外科患者最為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而在開展手術治療后也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其中最為常見的即為手術切口感染,這會對患者術后切口愈合及恢復產生影響,因此,分析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并將其作為參考依據,給出相應的預防處理措施就顯得非常必要[1]。本文就主要針對此予以簡單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間收治的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患者42例,其中男女患者各為27例、15例,年齡43~65歲之間,平均(52.1
SymbolqB@
0.4)歲。所有患者手術切口感染均滿足《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相關標準。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臨床資料開展回顧分析,對其手術時機、手術時間、手術前住院時間、骨折類型、手術切口類型、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
1.3 觀察指標
分析記錄各個手術切口醫院感染患者導致感染發生的影響因素。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0.0處理本次研究中相關數據,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則以P<0.05來進行表示。
2 結果
不同切口類型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發生率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上在為骨折患者開展治療時,外科手術已經成為了最為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是由于在手術完成之后,患者大多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并且為了促進骨折愈合,醫生會指導患者采取強迫體位,患者長時間在病房中休息治療,導致其醫院感染發生率較高,要想有效減少其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發生率,就需要分析總結與感染有關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2]。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骨外科患者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眾多,如:手術時間、手術前住院時間、是否合并糖尿病、圍術期是否應用抗菌藥物、手術切口類型等。其中手術切口類型方面,表1中I 型切口切口主要指的是非創傷性切口,在無菌環境下為患者開展手術,沒有炎癥,由于在手術過程中沒有造成組織破壞,因此其手術切口感染率是比較低的[3];II 型切口主要指的是創傷性切口,依然是在無菌環境下開展手術操作,并且沒有炎癥,但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組織破壞,這使得其切口感染發生率與I型切口切口相比,存在一定的上升;III型切口主要指的是創傷性切口,雖然同樣是沒有炎癥、無菌環境下開展手術操作,但是因為手術切口較大,造成較大的組織破壞,導致其具有較高的切口感染發生率。手術前住院時間之所以為關系到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這可能是因為患者在手術前,住院時間較長時,長時間處于醫院病房環境當中,接觸到大量的病原菌,在手術前已經有感染的潛在風險,那么在手術之后就容易出現切口感染;對于開放性骨折患者來說,其大多存在比較嚴重的外部損傷,一些皮膚組織直接暴露與空氣當中,在接觸大量的手術器械及空氣之后,倒是其感染風險進一步加大;對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其在手術后切口愈合難度較大,這就導致其切口感染率增加,鑒于此,對于合并有糖尿病的骨折患者,為了能夠降低其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建議在手術前做好基礎疾病的治療;圍手術期合理應用抗菌藥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抗菌藥物時,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保證抗菌藥物應用的科學合理性[4]。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中研究結果表明,開放性骨折、手術前住院時間較長、合并糖尿病、切口類型為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P<0.05。由此可見,導致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較多,實際臨床上應盡可能做好各方面的預防工作,以便于降低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冷恒. 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探討[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9):39-41.
[2] 姚金波, 侯波, 周美平. 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 吉林醫學, 2014(16):3572-3573.
[3] 肖勇. 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4(1):171-172.
[4] 戴淑濤. 骨外科手術切口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5(1):39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