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鴻
【摘 要】 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聯合綜合護理在肝癌肝切除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癌肝切除患者,依照護理方式的差異將其分為對照組(n=43)與試驗組(n=43),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試驗組施以快速康復外科聯合綜合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術后恢復時間情況。結果:試驗組的各項恢復時間明顯較短,差異顯著(P<0.05)。結論:快速康復外科聯合綜合護理在肝癌肝切除患者護理中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能夠有效的縮短各項恢復時間。
【關鍵詞】 快速康復外科;綜合護理;肝癌肝切除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097-02
肝癌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諸多選擇選擇肝切除方式予以治療,能夠獲得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1]。為有效的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則需要對其予以良好的護理。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更新,目前快速康復外科聯合綜合護理成為臨床中主要的護理模式,具有顯著臨床護理效果[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癌肝切除患者,依照護理方式的差異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為49-67歲,平均年齡為(58.1±4.9)歲;試驗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齡為50-67歲,平均年齡為(58.5±5.1)歲。納入標準:①經病理診斷均為原發性肝癌;②未患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排除標準:①已發生癌細胞轉移;②血糖與血壓水平異常。患者家屬在了解相應的護理方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之間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即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健康宣導與心理干預等。
試驗組予以快速康復外科聯合綜合護理:(1)快速康復外科護理。①術前6h告知患者禁食,并于術前2h使其口服20ml的5%的葡萄糖溶液。②麻醉后為患者留置導尿管,術后24h無異常情況發生則可拔除。③術中嚴格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④手術時需要盡量減少切口長度,并且需要嚴格控制輸液的速率,同時確進地實施規范化護理干預,能夠逐步調整患者的身心狀態,增強其疾病認知水平與自我保健能力,消除疾病誘因,促進疾病好轉。
本次研究對82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分別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與常規護理模式,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突破了常規護理中患者被動接受檢查治療、健康指導的弊端,變被動為主動,促使患者主動認識正確服藥、規律作息飲食、保持精神愉快的重要性。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強調護理行為的規范化、標準化,而常規護理單純基于護理人員既往工作經驗,因此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更加科學,有助于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提升,對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利用醫療資源,促進患者潰瘍早期愈合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夏娟. 臨床護理路徑在消化性潰瘍病患者中的實施效果[J]. 醫療裝備,2015,28(14):161.
[2] 李芳. 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對患有消化性潰瘍的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4):266.
[3] 郝琳. 臨床護理路徑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實施效果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9):4138-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