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
【摘 要】 目的:探討細節護理在CT診斷膽管癌中的應用及對患者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定2018年9月到2018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疑似膽管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基礎護理)與觀察組40例(細節護理),比較兩組依從率及護理滿意度指標。結果:護理結束,觀察組在依從率及護理滿意度指標上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細節護理方法可有效提升疑似膽管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依從性,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膽管癌;細節護理;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13-01
前言:
CT掃描是一種現階段主要應用于神經系統、心血管及腫瘤領域的檢查方法,對腫瘤療效、復發、轉移及分期均有獨到優勢,臨床診斷效果較佳。但該檢查方式診斷過程中多被各種因素影響,其中患者依從性因素最為常見[1],故本院為提升膽管癌疾病的檢出率,探討了細節護理方法對疑似該病患者診斷過程中的促進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2018.09.14-2018.12.31期間本院收治的疑似膽管癌患者,總計80例,隨機分為兩組,采用細節護理方法的一組(40例)作為觀察組,使用基礎護理方法的一組(40例)作為對照組。[性別]觀察組女17例,男23例,對照組女18例,男22例;[年齡]觀察組35-74歲,平均為(56.34±6.31)歲,對照組36-77歲,平均為(56.62±6.09)歲。比較以上一般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⑴年齡大于十八歲者。⑵80例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⑴中途退出檢查者。⑵嚴重癲癇、意識障礙、溝通不暢或腦器質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基礎護理,包括常規宣教、術前準備、飲食指導、觀察體征等。
1.2.2 觀察組
細節護理,方法:①術前,由于CT檢查費用、檢查效果及其安全性等相關因素,患者了解程度較低,檢查期間易出現擔憂、緊張及焦躁等不良情緒,醫護人員應詳細告知其CT檢查方法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根據自身臨床經驗予以其針對性心理疏導,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壓力,提升患者依從性。同時檢查前醫護人員還應囑咐其禁食禁飲,保證睡眠質量,不攜帶金屬物品等[2]。②術中,醫護人員應根據CT定位線予以患者相應體位,使用安全帶將其肢體進行固定,并囑咐患者放松,勿移動軀體,保持安靜,有條件時可播放輕音樂,可有效改善緩解患者不良心理狀態;③術后,醫護人員應注意患者各項體征情況,若患者出現冒冷汗、心慌、頭暈等現象,醫護人員應及時通知醫生并輔助其進行相應處理。此外,CT檢查完畢后患者體內大多還存有少許放射性藥物,應囑咐其遠離孕婦、兒童[3],并應對其作有效心理護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測評兩組入選患者的依從率及護理滿意度指標數據。依從率與護理滿意度均采用本院自制調查表(分值:100分)作為參考標準,依從率:0-59分視為不依從,60-89分視為部分依從,90-100分視為完全依從,依從率=部分依從率+完全依從率。護理滿意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護理滿意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1.0軟件作相應數據統計,計數資料上,兩組患者依從率指標用“百分數”表示(卡方驗算);計量資料上,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指標用“x±s”的方式表示(t驗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入選患者依從率指標
觀察組依從率(97.50%)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77.50%)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入選患者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79.64±5.27)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4.52±3.86)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膽管癌是一種主要由類膽管上皮癌細胞構成的臨床常見膽管細胞癌[4],發病群體年齡段多在五十至七十歲之間,病發率不高,但惡性率趨勢明顯。該病腫瘤位置隱秘特殊、臨床癥狀復雜且瘤體較小,觸診診斷效果不顯,對患者后續治療有極大影響。有研究表示早期有效切除惡性腫瘤,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患者病情擴散,提升患者臨床療效,其中診斷方法較為關鍵。臨床上診斷膽管癌常應用CT診斷方法,可大幅提升患者檢出率,但該術式診斷過程中常受其它因素干擾,對診斷效果有一定影響。為提升膽管癌患者的臨床檢出效果,本次研究采用細節護理方法,通過術前、術中及術后三個方面的細節處理手段對患者進行相應輔助診斷,可有效提升患者依從性,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并對診斷過程有良好促進作用[5],效果顯著。如上文結果所示,觀察組依從率指標為97.5%,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4.52±3.86)分,兩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結果對比亦能證明細節護理方法在膽管癌CT檢查中的效果較基礎護理效果更佳。
綜上所得,在膽管癌CT診斷過程中應用細節護理方法,可有效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臨床依從性,減少診斷期間干擾因素,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延春,錢斌.腫瘤淋巴結轉移患者CT能譜診斷的效果及對其預后質量的影響[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8,27(02):179-186.
[2] 張明,黃玉霞.血清腫瘤標志物、多層螺旋CT及核磁共振在診斷膽管癌中的應用比較[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8,25(02):236-240.
[3] 周禮平,陳馨,蔣曉蘭.肝門部膽管癌患者的MRI及CT影像表現及診斷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03):78-81.
[4] 龔程.肝內膽管癌術前診斷評估及臨床治療對預后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12):1977-1979.
[5] 許汝娟,武彥芳,任冬弓.CT增強掃描與MRCP在肝內膽管癌診斷中的應用對比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6,14(0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