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璐
摘 要:教師用語既是教學的基本手段與技能,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話語表達能力的強弱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文章分析幼兒英語課堂中教師話語的提問類話語出現頻率高、教授類話語單一、封閉性提問多于開放性提問和鼓勵性話語重復率較高等特點,探究教師話語里存在的缺乏啟發性、英語濃度不夠、缺乏靈活性、缺乏合理評價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建議。這有利于促進師生互動,并能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以及語言水平和學習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師話語;英語教學
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速,英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英語熱”愈演愈烈。語言學習者必須沉浸在目標語言中才能學好語言。調查結果表明,教師使用的語言(教師在課堂環境中的談話)在課堂環境中提供了大量的語言輸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會使用多樣化的語言,包括課堂提問、社交語、反饋語等等,不是僅僅在課堂上老師授課的話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18)強調教師教學中的指導要點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要讓幼兒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因此,這個階段的課堂話語十分重要。教師的話語是能有效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探索發現解決問題以及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載體。
創造語言環境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課堂教學是學習第二語言的主要來源,甚至是唯一來源。因此,教師話語的現狀引起了國內外許多學者的關注,他們做了大量理論和實證研究。學者們發現如教師的發音不好,英語課上漢語太多等問題。此外,關于教師話語的研究只有少數文章涉及到對學前英語和小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分析。而教師話語的真正進步和發展有賴于不斷的探索和糾正。本文將對教師在幼兒英語課堂上的話語進行實證研究,旨在探討教師在幼兒英語課堂中話語使用的現狀。
一、幼少兒英語課堂教師話語國內外研究回顧
教師的話語作為課堂的關鍵要素,對提高課堂效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國內外學者對教師話語進行了不斷的反思和探索。
教師話語是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教學行為。Ellis(1994)指出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為促使課堂互動和維持師生交流,教師將語言形式和功能進行了調整。這些調整被稱為“教師話語”。Celcia-Murcia(1989)將教師話語分為間接話語和直接話語。間接話語包括四點,他們是①接受學生的感覺,②刺激學生的動機和興趣,③采用學生的想法,④提出問題。直接話語則體現在①傳遞信息,②給予方向,③證明學生的權威等方面。
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開始出現教師話語的實踐研究。Chaudron和Richards(1986)進行了實驗,研究教師談話中的話語標記對學生理解的影響。話語標記包含兩種不同的類型:①“macro-markers,”是一種話語結構的宏觀框架,②“micro-markers”,是在句子之間聯系中的結構或功能內部作為填充物。研究發現,兩者結合將大大提升課堂的效率。Bodil Stokke Olaussen(2016)證明了孩子在課堂上總是給出“是/不是”的答案,而他們必須有機會獲得說話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定位,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
國內英語課堂中教師用語的研究也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劉玉梅(2007)分析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注意的環境和場合,旨在與母語進行良好的對接和轉換。馬毅、劉永兵(2013)分析了教師話語形式和功能的局限性,即簡單化、單一化。蔣曉麗(2018)認為教師的話語不夠幼兒化,應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科學地傳遞教學內容。
綜上所述,教師話語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學者對教師話語進行了界定、分類和總結,從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理論和實證體系。
二、研究設計
本文以晴園幼兒園中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周期為兩個月的實證研究,記錄不同教師話語類型的使用情況(如下表所示)。
。
三、幼兒英語課堂中教師話語的特點
不同的教師話語有不同的特點,在這個部分,筆者具體描述了課堂中體現的四個特點。
根據研究數據,在幼兒英語課堂中,提問類話語出現次數最多。在教學活動的不同階段,教師的提問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前期,教師的提問往往是為了,引發幼兒的注意,如“Look! What is it?”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的提問主要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和探索,如“Is she a tiger? Yes or no?”;在課堂后期,教師的提問目的是使幼兒鞏固所學知識,如“which is tiger? Please give it to me.”從課堂中的情況來看,提問能激勵幼兒專注于所學內容,從而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但在幼兒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出的封閉性問題較多且答案具有唯一性,例如“Is it a cat? Yes or no?”可以看出回答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問題范圍比較大的開放性提問,在課堂上提出的很少甚至是沒有。這符合幼兒的接受能力但他們缺少一定自由發揮的空間。
而且,根據筆者觀察發現,教師使用的教授類話語所用句型相對簡單和單一且在教學過程中摻雜了大量中文,例如:“Listen, Fish! Fish!”和“All together! Fish!”這主要是受幼兒年齡和理解力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教學內容的影響。
此外,根據研究結果,鼓勵性話語是幼兒課堂中教師評價的常用語言,教師常常在小朋友跟讀一個單詞后用不同方式夸獎小朋友,例如“Good!”,“Good job!”和“Well done!”等等,毫無疑問,這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從而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英語興趣以及提升英語能力。
四、幼兒英語課堂中教師用語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