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舒引
摘 要:作為幼少兒英語教育的助推器,游戲教學法已然成為英語教育界的關注熱點之一。基于對寧波財經學院英語專業(yè)五個實踐教學基地的調查研究,文章發(fā)現(xiàn)游戲教學法在幼少兒英語教學活動中存在諸多問題。筆者認為應從加強幼少兒英語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明確游戲教學目的、提高學生參與度以及增加師生互動這幾個方面來提升游戲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效果,從而更好地助力幼少兒英語教學。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幼少兒英語教學
近年來,為了適應現(xiàn)代社會教育與科學的發(fā)展,全年齡的英語教育已經逐漸成為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國務院關于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若干政策內容都強調了游戲教學對幼少兒的重要性。
游戲教學法是根據(jù)教學大綱,將教學內容和生動有趣的游戲結合起來的教學方法。運用游戲教學法開展英語課堂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排除學生學習語言的心理壓力,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建構。針對游戲教學法在幼少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和問題,筆者開展了調查研究,以期能為幼少兒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做出貢獻。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本文從學生對游戲教學法的認可度、 教師對游戲教學的應用以及游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游戲教學法在幼少兒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應對對策。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以寧波財經學院英語專業(yè)實踐教學基地的部分教師和參與教學實踐的英語專業(yè)學生為調查對象,設計了“幼少兒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使用情況”調查問卷。此次問卷共發(fā)放120份問卷,回收問卷118份,其中無效問卷2份,回收率約為96%。
根據(jù)問卷調查所反映的情況,筆者隨機抽取參與調查的5位教師進行一對一訪談,并對訪談內容作了詳細記錄。此外,筆者還采用觀察法對晴園幼兒園大班的英語課堂進行了觀摩。學生年齡分布在6歲到6歲半。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維度一:學生對游戲教學法的認可度。筆者在觀摩英語課堂后,對幼兒園大(1)班的29名學生進行訪談。數(shù)據(jù)以及結果分析如下:
總的來說,受訪學生對英語游戲教學認可度較高。數(shù)據(jù)顯示,被訪學生對游戲均持認可態(tài)度。該結果與預設具有一致性,符合幼少兒喜歡做游戲的天性。英語游戲教學法的最終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從問題二得到的數(shù)據(jù)表明游戲教學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具有一定作用,適合作為幼少兒英語教學上的主要手段。
(二)維度二:教師對游戲教學的應用
根據(jù)圖1可知,有21%的教師直接采用原有的游戲模式進行教學,58%的教師表示會在已有游戲的基礎上改編,僅18%的教師會使用原創(chuàng)設計的游戲。
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下,幼少兒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一般為15-25分鐘。圖2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半數(shù)教師進行游戲教學的時間為15-20分鐘,占總課時的一半。筆者認為長時間的游戲容易使幼少兒產生疲倦,從而影響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的達成。
(三)維度三:游戲教學中的師生互
教師參與游戲的程度是師生互動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調查顯示,76%的學生表示愿意與老師一起進行游戲,而只有45%的受訪教師表示會參與游戲當中,大多時候他們只是扮演“指揮者”的角色。
師生互動還包括游戲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筆者通過觀摩英語課堂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在學生進行游戲后,沒有給予及時的反饋,或者反饋信息不明確,這將使學生無法準確了解自身表現(xiàn),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存在的問題
游戲教學法對于促進幼少兒的英語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通過研究調查、訪談及課堂觀察,筆者對幼少兒英語游戲教學法應用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做以下分析:
(一)部分教師知識儲備不足。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從“教書匠”轉變?yōu)榻逃虒W的研究者。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也曾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教師只有不斷地充實、更新、完善自己才能真正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在訪談中,約60%的教師表示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是影響幼兒英語游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部分教師對游戲教學法的研究不夠深入,在游戲教學理論知識學習上抱有敷衍態(tài)度,參加的有關游戲教學的培訓較少,知識獲取的渠道也很有限。缺乏專業(yè)知識會導致游戲材料創(chuàng)新的多樣性不足。如果教師以直接采用的方式,不對游戲加以創(chuàng)新改造,這易導致游戲種類單一、重復率高、課堂氛圍日漸沉悶等問題。
(二)在游戲教學課堂中學生參與情況呈現(xiàn)分化趨勢。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需具備較強的課堂參與能力。而根據(jù)調查問卷得出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堂參與呈現(xiàn)明顯的分化趨勢。這樣容易使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的同學的思維替代不參與同學的思維,給授課教師一種“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良好”的錯覺,容易使不積極的學生產生思維的惰性和消極心理,認為自己得不到教師的關注和幫助,產生抵觸和抗拒情緒,影響學習質量,不利于長期的英語學習。
(三)學生語言操練時間有限。采用游戲教學法的意義在于使學生體驗到“在玩中學 , 在學中玩”的樂趣,其側重點在“學”。但不是所有游戲都對語言訓練有幫助。有些游戲僅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并沒有發(fā)揮“寓教于樂”當中“教”的重要作用,偏離游戲教學法旨在通過游戲來促進幼少兒語言知識習得的目的,其目的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歪曲。有時,因為教師掌握游戲時間不恰當,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語言操練,其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游戲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很高,但是很多學生只是為了拿到“蒼蠅拍”這個道具而舉手,還沒聽到教師的指令,就開始拍打手中的道具,使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玩得開心,但是真正的語言操練不到位。
(四)師生之間缺乏良性互動。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不僅是引導者、指揮者還應該是參與者。通過調查問卷和課堂觀摩,筆者發(fā)現(xiàn)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負責制定游戲規(guī)則,學生或單獨參與或合作地進行游戲。教師很少參與到游戲中去。這就會讓學生認為,教師的游戲教學是布置給他們的一項任務,需要他們來完成,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師生互動還體現(xiàn)在教學評價上,評價包括贊賞、鼓勵、批評等。筆者通過課堂觀摩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在學生參與游戲后,讓學生直接回到座位或者敷衍地隨意評價幾句。這可能會造成學生積極性不高,自信心受挫等情況,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四、優(yōu)化游戲教學的對策
針對以上調查研究,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現(xiàn)提出以下建議,以期促進游戲教學法在幼少兒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高效應用。
(一)加強幼少兒英語教師的培訓。游戲教學法在設計、節(jié)奏控制、活動安排等方面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通過調研,我們也明確看到幼兒英語教師對專業(yè)培訓有極大需求。因此,對教師的培訓刻不容緩。首先,在課堂實際教學上,可以通過游戲活動示范課、微課等形式,讓教師們以聽課的方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教師切身體驗到游戲教學法的有益性和有效性,并加強對游戲教學的把握和掌控,從而增強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決心。
其次,在專業(yè)知識方面,加強教師在英語教學法、尤其是游戲教學法方面的理論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育機關應當鼓勵游戲教學法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開展,增加相應講座、分享會、精品課程的開設,切實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采用獎勵機制鼓勵英語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從而在幼少兒英語教育領域形成教學改革的良好氛圍,以求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幼少兒教育機構還應提供相應的硬件設施,為教師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
(二)力爭做到游戲“全員參與”。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考慮到班級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年齡特點、思維水平,盡可能讓所有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對于部分害羞,或者因為缺乏自信而不敢主動參與游戲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指定作答或者小組競賽的形式,給那些學生展現(xiàn)的機會,盡可能做到“全員參與”。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英語教學、不搞“一刀切”,也是當代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之一。
(三)以教學為目的,以游戲為形式。游戲教學法,以游戲為載體,但核心仍然是教學。所以在使用這一教學方法時,要選取恰當?shù)挠螒颍诒WC課堂氛圍的同時,更要確保學生學有所得,真正做到寓教于樂。首先,游戲的選擇和設計要契合教學的內容,并在恰當?shù)慕虒W時機進行;其次,英語教學游戲不在“多”,而在“精”。經過篩選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游戲才是提升課堂效率的助推器。教師要注意掌握其“靈活性”,適時適度地開展英語游戲活動,同時靈活處理教學模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需要進行及時調整。
(四)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語言教學的一種屬性。教師不是發(fā)布命令的上司,而是幼少兒共同成長、學習的同路人,教師不但在教學中承擔“傳道受業(yè)解惑”的角色,更要成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領航人。因此,教師在師生互動中不能單方面灌輸知識、情感和能力,而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共同促進、互助成長,從而達到益教益學的目的。教師是“課堂三中心”必不可少的因素,參與游戲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逐漸養(yǎng)成對教師的信任和尊重,有利于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設計具有情景性的、生活化的教學情景,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增加互動的機會;對于游戲后的反饋,要做到及時、有效;豐富教師教師用語,評價反饋以表揚激勵為主,同時也要注重評價多樣化。
五、教學啟示和結語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幼少兒對游戲教學法的認可度較高,它符合幼少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是幼少兒英語教學可行的方式,可以進行進一步實踐和研究。同時,在其應用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如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學生在游戲教學課堂中的參與呈現(xiàn)分化趨勢,學生語言操練時間較少以及師生之間互動不足等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靈活安排課堂,始終保持幼少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兒童在玩中學到知識,在學中享受快樂。
參考文獻
[1] 崔勝杰.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游戲能力現(xiàn)狀調查及提升策略[D].西安: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
[2] 戴瑋瓊.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人文之友,2018.
[3] 賴瑛.游戲教學法在幼兒園英語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研究——以寶雞幼兒園為例[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7.
[4] 李凱,陳婷,雷靜.淺談英語學科的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N].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
[5] 梁敏.如何讓游戲走進小學英語課堂[J].四川: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寧波財經學院大學生校內科研項目,項目名稱:游戲教學法在幼少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04211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