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高校專業設置必須適應當地社會經濟產業結構的發展,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文章通過對陜西民辦高校專業設置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民辦高校專業設置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結構;民辦高校;專業改革
一、陜西民辦高校專業設置現狀
目前,陜西有普通本科高校51 所,其中民辦本科高校7 所,獨立學院12 所。專業設置方面,重復現象十分嚴重,并以英語專業和經管專業布點數量最多。這也是近年來英語、計算機、市場營銷、藝術設計、電子信息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畢生就業日趨困難的主要原因。同時,隨著教育層次的擴展,很多高職院校發展迅速,其專業設置也與民辦本科高校相近,進而在就業方面就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陜西民辦高校雖然近幾十年得到長足發展,但發展速度明顯放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專業設置的趨同性、滯后性是制約民辦高??沙掷m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學科設置看,陜西民辦本科高校主要集中在文學、管理學、經濟學和工學四大類,學科相對集中,且以文科類為主,而教育學、農學、醫學類專業偏少甚至沒有,削弱了民辦高校的競爭力。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就業結構的調整,對工學、農學、醫學、教育學等專業人才需求呈強力增長之勢。而民辦高校的專業設置多數屬人才市場需求量不大的專業,不具有競爭力,失去了獨有的優勢。
二、陜西民辦高校專業設置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招生規模的擴大,民辦高校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陜西省政府也明確提出:“堅持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有序發展民辦普通高等教育,保持我省民辦高等教育在全國的優勢地位?!钡牵褶k高校目前在各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尤其是專業設置方面。
(一)從辦學規模來看,合理的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整合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實現規模經濟。但目前,民辦高校招生規模較大,并且以招生為前提,這不僅無法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開展,更不利于專業設置的合理化和科學性。這也是陜西民辦高校專業設置改革的必要性。
(二)從基本辦學條件和教學經費來看,民辦高校生均教學日常運行支出、生均本科實習經費和生均本科實驗經費院校之間差異顯著?;緱l件的差異勢必帶來專業設置的局限性,以及后續教學環境、教學質量的不配套。原有的專業設置原則已經無法滿足現行專業設置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改革勢在必行。
(三)在師資隊伍方面,經費的不到位,導致教師隊伍的不穩定以及教師后續培養的缺乏,這直接影響了新型專業教師的培養和引進,也導致民辦高校專業設置比較單一,不能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這是民辦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阻礙,也是需要深化改革的方面。
以上這些方面的不足,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民辦高校專業設置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局限性,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的效果,勢必需要改革。
三、陜西民辦高校專業設置改革的措施
(一)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整職能和對民辦高校的專業指導。地方政府應積極放寬專業申報的權限,鼓勵民辦高校申報主辦創新型專業,同時也鼓勵民辦高校結合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代積極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在保證日常經費的前提下,努力轉型向內涵式教育發展并拓寬教育范圍,主動對現有專業根據需求進行調整和規劃,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相適應,協調發展。另外,各級政府應充分尊重民辦高校的發展趨勢,在實現內涵式發展轉型的前提下積極引導民辦高校按照社會產業結構的需求進行專業設置的改革,以更好地使教育服務于經濟發展,使產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帶動民辦高校專業設置的改革。
(二)積極推動社會力量自主辦學,從社會需求角度設置專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需求崗位的擴大,原有的教育模式和規模已經無法滿足現狀,因此需要社會各界力量投入到自主辦學的領域,充分利用自身的優越資源為教育事業奉獻力量。當然,由于這些社會力量本身就來源于社會,熟知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和就業需求,就可以更好地滿足專業設置的社會性和實踐性,能切實從社會需求的角度設置專業并發展與完善該專業,保證后續學生的充分就業。
(三)深化民辦高校內涵式教育模式。較之前的外延式發展規模,現在高考的人數在逐年減少,直接導致了民辦高校的招生規??s減。由于民辦高校的發展取決于招生的數量,這也就必然需要民辦高校積極根據社會需求進行有效改革,傳統的外延式必須向內涵式教育發展。內涵式教育主要是在保證招生的前提下,主動適應社會需求進行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培養模式的改革,更好地滿足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有效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
四、結語
產業結構調整與民辦高校專業設置相輔相成,兩者的和諧發展對于社會經濟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意義重大。因此,在充分發展社會經濟的前提下應積極進行專業設置的改革,實現內涵式教育模式的擴展,以提高教育質量,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陜西省高校專業設置改革勢在必行,改革內容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不斷變化,最終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與高校人才培養相協調,相互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長青.基于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廣東高校專業設置優化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4(3):154-156.
[2] 楊志江.基于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韶關學院專業設置改革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1):133-135.
[3] 沈陸娟.基于產業結構演變的高職教育專業設置于調整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5):20-26.
[4] 李維民.民辦普通高校學科專業建設探析[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1(9):9-13.
基金項目:2017年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陜西民辦高校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調整關聯性研究”,課題編號:SGH17H496。
作者簡介:紀曉麗(1981- ),女,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