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材
【摘 要】 目的:觀察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與開胸手術治療肺癌的臨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2018年就診的100例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n=50)采取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n=5=)采取開胸手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肺癌患者的相關手術指標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后關胸時間、開胸時間及切口長度均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比發現,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臨床效果明顯優于開胸手術,且安全性較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開胸手術;肺癌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223-02
前言
為比較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與開胸手術治療肺癌的臨床效果,本文選取我院近段時間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并分組對比,分別實施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與開胸手術進行治療,觀察2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時間:2013年-2018年),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治療的觀察組(n=50)和開胸手術治療的對照組(n=50)。回顧性分析100例肺癌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顯示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選取35-73歲,平均年齡為(52.21±3.25)歲;病灶位置:26例中央型肺癌,24例周圍型肺癌。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選取36-71歲,平均年齡為(51.88±3.50)歲;病灶位置:28例中央型肺癌,22例周圍型肺癌。
對上述兩組肺癌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灶位置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結果無明顯差異,具有對比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經臨床診斷2組患者確診為原發性肺癌;(2)病癥直徑<4cm;(3)肺部大淋巴結≤2個,且直徑<2cm;(4)患者及家屬知情并同意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2)出現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且癌細胞出現轉移;(3)精神及交流障礙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肺癌患者——開胸手術
切開患者胸部處第4至5肋骨間和患者腋部中線交接處,通過肉眼觀察并利用牽拉器切除病灶,最后進行縫合處理。
1.3.2 觀察組肺癌患者——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
取患者側腋處背闊肌至乳腺部分約11cm斜切口,游離背闊肌和皮瓣,分離前鋸肌,在肋骨上緣處通入胸腔,切除病灶,并術后給予止血和縫合處理[1]。
1.4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肺癌患者的相關手術指標(關胸時間、開胸時間及切口長度)和記錄并發癥發生率(切口感染、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及肩關節活動障礙等)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版本統計學軟件進行測算,計數資料通過“%”形式,實施檢驗方式為:卡方值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形式,T值進行檢驗。P<0.05時,為上述結果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
觀察組治療后關胸時間、開胸時間及切口長度均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2:
3 討論
肺癌作為臨床中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已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臨床多采用手術進行治療,通過切除患者的病變組織以達到徹底根治的治療效果。但臨床對于治療肺癌患者的手術方式并無定論,關于選取術式問題已成為臨床治療肺癌患者的關鍵因素。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肺癌患者實施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比開胸手術治療的療效進行對比分析。
開胸手術是臨床傳統手術方式,雖可達到根治效果,但術后創傷較大,影響患者切口愈合,延長康復時間,而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可有效減少患者不適感,提高手術效果[2]。通過對我院選取的肺癌患者(100例)實施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比開胸手術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關胸時間和開胸時間與對照組對比(14.22±2.14VS33.99±3.75、15.55±1.03VS25.33±2.72)min,且切口長度(11.73±0.50)cm短于對照組(26.50±4.20)cm,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00%)明顯低于對照組(20.00%),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肺癌患者采取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治療,有效縮短關胸時間和開胸時間,切口明顯減小,且能夠減少切口感染等并發癥情況[3]。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實施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術比開胸手術治療效果更顯著,并發癥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云.改良后外側小切口肺癌根治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評價[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5):763-765.
[2] 陳民彪.不同微創手術方案在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對比[J].重慶醫學,2015,43(5):662-664.
[3] 謝錦寶,張樹亮,吳維棟,等.完全電視胸腔鏡與小切口開胸肺癌根治術對患者手術前后情緒的不同影響[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4,55(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