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潔瓊
【摘 要】 目的:探討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實施無創正壓機械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PPV)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在我院院前急救治療的8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將所選取患者按照隨機排列表法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患者實施NIPPV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情況。結果:搶救后觀察組RR、HR、SpO2指標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實施NIPPV治療,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244-02
急性左心衰是指患者由于某種原因突然發生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導致短期內心排血量急劇降低,各組織器官灌注不足的癥狀[1]。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呼吸困難,呼吸異常加快,端坐呼吸,表現為平臥時呼吸急促,斜臥位時癥狀緩解,患者嚴重情況下會被迫半坐位或坐位,肺血增多,肺毛細血管床體積增大,肺循環血量減少,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肺水腫,昏厥,四肢抽搐,呼吸暫停,發紺,心源性休克等。具有一定死亡率,早期治療非常重要[2]。本文探討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實施無
創正壓機械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PPV)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在我院院前急救治療的8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將所選取患者按照隨機排列表法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3例。所選患者均通過相關檢查確診。觀察組患者中:男22例,女21例,年齡范圍47-59歲,平均年齡(53.47±5.48)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齡范圍48-58歲,平均年齡(53.47±5.37)歲;排除合并其它嚴重疾病者,兩組一般情況對比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進行常規治療,使用正性肌力藥物、利尿劑、升壓藥等治療,密切監護患者病情狀況。觀察組:評估患者面部情況,選擇大小合適面罩與呼吸機連接并固定,設置好自主呼吸16-20次,呼氣相正壓2-6cmH2O,吸氣相正壓10-20cmH2O,吸氧流量2-3L/min,通氣為前時間48h持續通氣,48h后間斷使用8-16h,治療過程中隨時根據病情狀況進行調整。對照組:評估患者病情后連接面罩吸氧機,打開流量開關,為患者帶上面罩吸氧器,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1.3 觀察指標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觀察,記錄兩組治療前后呼吸頻率(RR)、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搶救前兩組RR、HR、SpO2指標對比無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搶救后觀察組RR、HR、SpO2指標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左心衰主要發病原因為冠心病有關的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瓣膜穿孔、血壓急劇升高、原有心臟病基礎上由于輸血、輸液過多過快導致快速心律失常等。主要發病機制為病理生理基礎上心臟收縮力突然減弱、心排血量減少、心室瓣膜急性返流、肺靜脈回流不暢等[3]。
有相關報道指出[4],常規面罩吸氧治療方法存在局限,在應用后臨床效果不佳。實施NIPPV治療臨床效果顯著,NIPPV是目前治療及搶救呼吸衰竭常見有效方法,具有痛苦小、療效顯著等多種優點。通過長時間不間斷的治療,能夠有效糾正患者低氧血癥、減輕患者心臟負荷等作用,且還可間斷應用,患者有自主活動機會,能夠與醫護人員充分溝通,患者容易接受,能夠有效治療患者左心衰[5]。本文研究證實搶救后觀察組RR、HR、SpO2指標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實施NIPPV治療后顯著改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本文研究表明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實施NIPPV治療,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實施NIPPV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促進患者恢復,值得今后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剛,王濤麗.無創正壓機械通氣在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31):54-55.
[2] 張永杰,王小艷,靳開宇.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5):80,89.
[3] 劉光昌,楊遠麗.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4):92-93.
[4] 于永紅.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矽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8):58.
[5] 丁偉英.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6):4974-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