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其才
【摘要】興趣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沒有形成抽象邏輯思維,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導致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生數學成績下降,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一旦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就會充分調動自身的記憶、思維等各方面的因素,使自己能夠融入到數學課堂中,充分吸收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并且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基于此,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興趣缺失的問題,并且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生數學興趣缺失原因策略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興趣是促進學習最好的因素,興趣是一種主觀傾向和學習動機。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的今天,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容易忽視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導致教學課堂氛圍缺乏活躍性。對于數學學科而言,由于其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小學生對于數學的接受能力比較弱,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需要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從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和學生個性化特征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其次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讓學生愛上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缺失原因分析
由于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進行數學教學中會出現個別學生對于數學不感興趣的情況。雖然這種情況是概率性事件,但是也需要各位數學教師提起注意,重視學生缺失數學興趣的問題,認真反思和研究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一)學生年齡比較小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為6~12學齡期間的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性不夠,不能夠認識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加之生活中比較受父母長輩的寵愛,經常接觸電子設備,占據大量的學習時間,而數學學科所分配到的時間就更少了。此外,當前的學習壓力也使得學生苦不堪言,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導致學生對于數學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
(二)數學學科特點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比較注重對于學生思維分析能力的培養,而數學思維的建立不僅與數學學習有關,更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關系。數學中的理性思維是一種抽象性的概念,是指將常見的現象抽象成為數學問題或者數學概念的過程,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在腦中進行抽象運算并得出結果。在小學階段比較常見的是學生用數手指的方式進行簡單的加減法,這種方式也是學生學習的生理特點所要求的,一旦加大難度,學生就會跟不上、理解不了。因此,對于一些抽象分析思維比較差的學生而言,數學學科的學習難度比較大,容易產生倦怠心理,學習興趣自然缺失。
(三)教師教學方法影響
除了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生理特點影響以外,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在課堂中既離不開教師的教也離不開學生的學,教與學是分不開的。誠然,學生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問題,但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其中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一些數學教師的教學思維仍然比較傳統,認為數學教學就是黑板加粉筆、習題加試卷,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考試中逐漸喪失。隨著新課標改革的進行,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不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更新教學觀念,理論聯系實際
為了營造更加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并且真正愛上數學,教師首先就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壁壘,引入素質教育和生本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為了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引入或者借用一些生活化元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講解“加減法的運算”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學生愛吃的水果和零食,在計算“4+5=()”時,教師就可以先拿出5個橘子,再拿出4個蘋果,并向學生提問桌上一共幾個水果。通過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此外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為班級購買勞動工具等物品,讓其用班費100元購買教師布置的物品,剩下的錢自由購買。在此過程中,學生就需要在購買的時候自行進行計算,既鍛煉了學生的數學能力,又能夠拉近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距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最后,教師還可以組建數學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利用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現在的蘋果是多少錢一斤,10元能夠買幾斤蘋果?”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將生活問題數學化,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提升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已經成熟應用,而其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不僅能夠打破傳統教學中的壁壘,而且能夠更加適應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營造更加具有豐富性和生動性的課堂,并且在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將數學理論知識形象化,拉近學生和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夠利用生動化的畫面吸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促進其數學能力的不斷發展。例如在講解“認識圖形”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視聽結合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生動的認識旋轉、放大等方式,讓學生能夠對圖形變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形象的認識數學圖形變化這個知識點。由于此外,教師可以展示正方體、長方體的方式,提升學習的學習興趣。
(三)結合課堂游戲,提升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容易被外界環境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這一天性出發,設計課堂游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從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以及認知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有趣、生動的課堂游戲,此外教師需要注意,課堂游戲是教學活動的輔助工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分清主次,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搶答回答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并且說出能夠被3整除的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通過開展這種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活動當中。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的教學難點在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注意力難以保持集中,造成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困難,進而導致數學學習質量不高,學生學習興趣缺失。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需要詳細講解數學知識點,更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和熱情,為學生后期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寧.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8,(14) :62.
[2]姚冬梅.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8,(4) :37.
[3]杭勇.學生數學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對策探究[J].成才之路,2018,(2) :24.
[4]陳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小作家選刊,2017,(26)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