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敏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泌尿外科 廣西 梧州 543000)
輸尿管結石常運用溶石治療、藥物治療、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輸尿管鈥激光碎石治療,相比之下,以激光碎石術效果最為顯著,可發揮創傷小、適用范圍廣、高效、安全性高等優勢,獲取良好碎石功能,雖然效果顯著,但仍屬于手術操作,具有一定創傷性,因此還需加強護理指導,從而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手術引起的應激反應,降低術后并發癥[1]。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護理方式在鈥激光碎石術患者中的價值性,如下文所述。
試驗對象的70例均在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而研究人員為鈥激光碎石術患者,采用計算機分組模式,各有35例。觀察組平均年齡(45.84±4.68)歲,平均病程(12.68±2.68)個月;男性18例,女性17例;結石位置:15例輸尿管中上段,20例輸尿管中下段。對照組平均年齡(45.59±4.54)歲,平均病程(12.29±2.97)個月;男性17例,女性18例;結石位置:14例輸尿管中上段,21例輸尿管中下段。兩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指導,術前做好注意事項宣教,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術后加強病情觀察。觀察組采用快速康復護理干預,主要內容:
(1)術前準備:提前一天巡視患者病情,閱讀患者檢驗結果報告單、相關檢查,了解患者文化背景和病情,介紹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大體內容,做好術前健康宣教工作,為了消除患者焦慮、恐懼、緊張感,還需增加溝通次數,樹立對治療自信心;術前一天沖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不予以清潔灌腸;術前禁食8h,術前2h可飲流質碳水化合物能量飲料;(2)術中護理:注意做好患者保暖,將室內溫度、濕度調整至適宜范圍,為了增加患者舒適度,還需在患者腘窩處放置棉墊,(3)術后早期活動:正常情況下,在患者病情穩定后,便可鼓勵、幫助患者加強膝關節伸屈運動和雙側足部運動,在生命體征穩定后,還需協助患者進行床旁活動,盡早恢復胃腸道功能;(4)引流管護理:為了起到內引流和內支架作用,還需根據患者病情選擇性留置雙J管,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引流管通暢,正常情況下,在術后24小時內便可拔除尿管,以免產生依賴性;(5)術后早日進食:術后2h無惡心、腹脹情況下便可飲用碳水化合物能量飲料,保持清淡、易消化、高維生素飲食原則,在肛門排氣后,方可恢復正常飲食,但仍需遵守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普食原則,與此同時,還需加強抗生素使用,預防感染[2]。(6)術后鎮痛:有效止痛可減少因疼痛造成的應激反應及呼吸、循環系統并發癥,重視疼痛護理,告知患者疼痛原因,根據醫囑及時給予止痛藥干預。
對比兩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血紅蛋白量、護理服務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
采用SPSS20.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血紅蛋白量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 對比護理效果
觀察組并發癥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2 對比并發癥[n(%)]
鈥激光碎石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案,具有術后恢復快、創傷小、并發癥小、安全性高等優勢,可通過生物聲波粉碎結石,從而利于排出,雖然利用價值較高,但仍可對機體造成一定創傷性,對此還需加強護理指導,從而提高碎石成功率,增加護理滿意度[3]。分析本次結果,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血紅蛋白量優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由此說明,快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進而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且能夠減少手術引起的應激反應,促進患者病情康復。曹娟等[4]學者運用快速康復護理,結果表明,僅1例發生感染,1例膀胱痙攣,住院時間為(4.86±1.42)天,與本次結果基本一致,由此進一步證明快速康復護理有效性。
總而言之,快速康復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減輕手術引起的應激反應,提高手術安全性,用于鈥激光碎石術患者中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