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
(上海市寶山區張廟街道長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431)
近幾年,我國二胎政策全面放開,社區內婦女再次妊娠的數量逐漸增加,為了做好孕產婦的保健管理工作,需要對不同產次婦女孕期保健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性的了解[1],本文中對寶山區長江路社區(以下簡稱本社區)747例有完整隨訪資料的孕婦進行首次與再次妊娠孕期保健以及分娩結局進行研究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于2016年5月-2017年9月在本社區建立上海市孕產婦健康保健手冊(以下簡稱建冊),且預產期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有完整隨訪資料的747例孕婦,其中248為二胎,總分娩數639例,總流產數108例,年齡在23~42歲之間,平均年齡(31.9±2.4)歲,排除分娩次數>2次的孕婦。
1.2 方法
按照上海市婦幼保健所的要求,本中心對來院孕檢的孕婦按照要求進行產前檢查,建冊,篩查高危妊娠,按照要求 進行高危管理,轉診,同時開辦孕婦學校,對已建冊的孕婦進行孕期健康教育,已轉診生產醫院的孕產婦,按要求定期電話回訪孕婦孕期健康情況,孕婦生產后按照規定進行產后訪視,對資料結案。
對上海市孕產婦系統管理系統中的上述范圍內的建冊孕婦資料進行統計及分析,對非本市生產的及本市非長江路社區戶籍的孕產婦同樣進行電話回訪,了解孕期建冊及妊娠結局。
1.3 評價指標
記錄孕婦分娩次數、陰道分娩以及剖宮產分娩情況,觀察首次分娩與再次分娩的孕期保健情況以及分娩結局。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百分數表示,給予χ2檢驗,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娩方式
747例孕婦中首次分娩的499例,占比為66.8%,其中陰道分娩的286例(57.3%)、剖宮產的213例(42.7%);再次分娩的248例,占比為33.2%,其中陰道分娩的119例(47.9%)、剖宮產的129例(52.1%)。
2.2 孕婦孕期保健情況
首次分娩孕婦的早孕建冊、產檢≥8次顯著高于再次分娩孕婦,而產檢≤4次顯著低于再次分娩,差異性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首次分娩與再次分娩孕婦孕期保健情況比較[n(%)]
2.3 孕婦分娩結局情況
兩組孕婦早產兒發生率無差異,P>0.05,但是再次分娩的巨大兒、圍生兒死亡、低出生體重兒以及剖宮產的發生率顯著高于首次分娩,而陰道分娩低于首次分娩,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首次分娩與再次分娩孕婦分娩結局比較[n(%)]
3.1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二胎生產的比例在大幅升高,與此同時二胎孕婦早孕建冊率卻大大低于首次妊娠早孕建冊率,本次747例孕婦中首次分娩的499例,再次分娩的248例,首次分娩孕婦的早孕健冊、產檢≥8次顯著高于再次分娩孕婦,而產檢≤4次顯著低于再次分娩,P<0.05;這一方面是因為二胎孕婦中有一部分因意外懷孕后家庭對是否再次生育遲遲不能統一意見,以致延誤早孕建冊,另一方面也源于部分經產婦自以為已經生育過一胎,有了生育經驗,對早孕建冊不夠重視,對再次妊娠面臨的各種風險認識相對不足。
3.2 本組資料統計結果中顯示再次分娩的巨大兒、以及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率同時顯著高于首次分娩,P<0.05。這可能與二胎妊娠導致高齡孕產婦比例增高,她們當中本身孕前體重水平較高,妊娠期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也較高,因此巨大兒的發生率較高,同時疤痕子宮,高齡妊娠等其他高風險因素增多,引起低出生體重兒發生率也增加,當然也提示我們在孕期健康教育中對孕期體重管理的宣傳教育不夠到位。
3.3 本組資料統計結果顯示二胎妊娠剖宮產率顯著高于首次分娩,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原因與疤痕子宮,高齡妊娠導致妊娠并發癥增多等多種原因有關,疤痕子宮本身也有可能導致本次妊娠晚期子宮原切口處的自發性破裂,是需要及其重視的一個高危因素。
而再次剖腹產可能導致傷口愈合不良,腸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各種妊娠并發癥[2]。孕婦盡早建冊,盡早接受健康教育及風險提示,與產科醫生共同管理孕期風險,有助于良好的妊娠結局。
二胎新政下高危妊娠增多,妊娠并發癥合并癥及不良妊娠結局增加對婦女兒童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該加強孕前孕期健康教育,對來院孕檢的孕婦應該第一時間建冊,努力提高早孕建冊率,提高早孕建冊質量,嚴格高危孕產婦管理,積極與主管部門及上級醫院溝通努力做好轄區內孕產婦保健工作,具體對策:(1)政府建立并及時升級信息平臺、加強行政管理,社區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孕期保健知識講座,使孕婦充分了解孕期保健知識,(2)加強再次妊娠孕婦的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前移到一胎妊娠的產后訪視中即應加入二胎娠風險因素,優生優育教育,特別是孕前體重控制,疾病預防,優生檢查,必須營養素的補充等的宣傳,在媽媽課堂上也應該有相應的課程,對再次妊娠的孕婦進行動態管理、事前管理以及過程管理,社區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平臺資源,使再次妊娠的孕婦規范產前隨訪,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加強管理[3],(3)社區在早孕建冊過程中,要認真詢問病史,特別是對再次妊娠患者要求詳細詢問前次妊娠情況,有無妊娠并發癥,合并癥,前次剖腹產的原因,對于一些慢性疾病的問詢要求仔細且注意方法,如慢性腎炎,圓錐角膜,活動性的風濕性疾病,精神病等,特別是一些傳染病如梅毒,艾滋病,一些不良妊娠病史,如宮外孕,IVF等患者有刻意隱瞞傾向的病史。體格檢查要求詳細,仔細,如心肺聽診,腹部檢查,筆者最近就遇到到一位患者早孕建冊,詢問病史訴偶有下腹隱痛,已在上級醫院內外科檢查,及婦科檢查,B超檢查,未發現問題,外院婦科醫生告知可能是早孕引起的子宮痛,筆者在腹部檢查時發現患者中上腹部有明顯壓痛,追問病史患者有嚴重的胃潰瘍病史,當即轉診上級醫院進行了及時治療,避免了一次嚴重的漏診。特別是腹部瘢痕的檢查,不要忽略腹腔鏡檢查的小疤痕。特別是當患者有意隱瞞時要特別注意問詢的方法。建冊過程中的健康教育部分最好做到一對一的,一問一答的宣教,爭對不同孕婦的具體情況提供詳細的健康教育和妊娠風險識別教育,現階段特別強調妊娠期體重管理,及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風險識別及合理營養,心理健康及唐篩,大排畸的時限。建冊醫生應堅持定期參加主管部門提供的定期的業務培訓,努力提高理論水平,及時更新知識結構(5)與上級接產單位,婦幼保健所要求保持密切聯系有效溝通,對建冊過程中發現的高危孕婦按照高危妊娠管理要求嚴格管理,最大限度避免不良妊娠結局,提高孕產期管理水平,提高未來人口素質,減少婦女婦科疾病的發生,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