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希,陳振華,舒寬義,黃向陽,賴伍生,鐘 玲*
(1.江西省農藥管理局,江西 南昌330096;2.寧都縣植保植檢站,江西 贛州 342800)
油茶(Camelliaoleifera)又稱茶子樹、茶油樹,系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喬木,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樹種[1],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在我國從長江流域到華南各地廣泛栽培[2]。油茶是一種綜合利用價值極高的經濟及造林樹種,榨其種子所得之茶油是一種優質食用油,色清味香、耐貯藏且營養豐富;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4%,易被人體吸收消化,有降血壓、降血脂、軟化血管等功效,屬天然綠色食品,有“東方橄欖油”之稱。油茶副產品包括茶枯、茶殼和茶粕。副產品茶枯經深加工可提取殘油、茶皂素;茶殼經提取可用于制作糠醛、木糖醇、栲膠、 活性炭和培養基等[3]。油茶炭疽病(Collectrichumcapsici)是油茶產區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國油茶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為害[4],引起油茶早期落花、落果造成油茶茶果產量減少20%左右,嚴重時減產超過50%。目前尚無任何農藥藥劑登記用于油茶病害防治,為解決這一問題,篩選出安全、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殺菌劑,參照《農藥 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殺菌劑防治茶餅病》,設計并開展試驗。
1.1 材料
1.1.1 試驗作物 油茶,品種為“小果油茶”。
1.1.2 試驗藥劑 12.5%氟環唑懸浮劑; 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
1.1.3 試驗條件 試驗設在寧都縣石上鎮蓮湖村賴林生油茶園。該油茶園于2012年種植,面積200×667m2左右,管理水平一般。試驗地為紅壤旱地,土壤疏松透氣,pH值為6.1,肥力一般。各試驗小區的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條件均一致,且符合當地科學的農業實踐。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依次為試驗藥劑12.5%氟環唑懸浮劑有效成分31.25、41.67、62.5mg/kg(即4 000、3 000、2 000倍液),試驗藥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50mg/kg (即2 000倍液) 和空白對照(噴等量清水)。每處理4個小區(即為4次重復),每小區成齡油茶樹3株,小區隨機區組排列。

表1 試驗設計
1.2.2 施藥時間和方法 采用WS—16型(山東衛士)背負式手動高壓噴霧器(噴霧器為單個空心圓錐噴頭,噴孔直徑1.3mm,操作壓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n),均勻噴霧,用藥液量為100L/667m2。于2016年4月20日油茶樹炭疽病發病初期施第1次藥,藥后10d(4月30日)施第2次藥,全期共施2次藥。試驗期間,沒有使用其它農藥防治油茶病害。
1.2.3 藥效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每小區調查2株油茶樹,每株按東、南、西、北、中5個方位隨機取樣各抽查2條新梢(夏梢),每株共調查10條油茶樹新梢的全部葉片,記錄葉片總數、各級病葉數。病情分級按以下標準進行。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6%~15%;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16%~25%;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26%~50%;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1%以上。
施藥前調查病情基數,第1次藥后10d(第2次藥前,4月30日)及第2次藥后20d(5月20日)各調查1次防治效果,共調查3次。
病情指數=[Σ(各級病葉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9)]×100;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式中CK0為空白對照區藥前病情指數,CK1為空白對照區藥后病情指數,PT0為藥劑處理區藥前病情指數,PT1為藥劑處理區藥后病情指數。
1.2.4 藥害調查 觀察各試驗藥劑對油茶有無藥害,記錄藥害的類型和程度。藥害分級標準為:-:無藥害;+:輕度藥害,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中度藥害,可復原不會造成作物減產;+++:重度藥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對作物產量和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嚴重藥害,作物生長受阻,產量和質量損失嚴重。
2.1 田間防效 12.5%氟環唑懸浮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均對油茶炭疽病有一定防效,其中以12.5%氟環唑懸浮劑有效成分41.67、62.5mg/kg、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50mg/kg的防效較好,第2次藥后20d的防效分別為72.57%、76.11%、74.93%。差異顯著性測定(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表明:12.5%氟環唑懸浮劑低、中、高3個劑量處理間存在顯著性差異;12.5%氟環唑懸浮劑41.67、62.50mg/kg的防效與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50mg/kg的防效相當,差異不顯著(表2)。

表2 12.5%氟環唑懸浮劑、10%苯醚甲環唑可濕性粒劑防治油茶樹炭疽病田間藥效試驗結果
2.2 試驗藥劑對油茶樹的安全性觀察 試驗期間,對各小區油茶樹進行綜合觀察,2種藥劑處理區油茶樹的長勢、株高、葉片形狀和顏色與空白對照區無明顯差異,在試驗期間未發生藥害,表明2種藥劑均對油茶樹安全。
田間試驗結果表明,12.5%氟環唑懸浮劑有效成分41.67、62.5mg/kg、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50mg/kg對油茶炭疽病均有較好防效。同時,試驗期間未發現試驗藥劑對油茶樹產生藥害,在試驗劑量下對作物安全,也未發現對田間害蟲天敵和其它有益生物有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12.5%氟環唑懸浮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對油茶炭疽病有較好防效,建議農藥企業進一步深入研究2種藥劑在油茶樹上的應用,以期解決油茶炭疽病無登記藥劑可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