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弋戈?李晨蕾?吳佳欣?高麗慧


摘 要:在能源制約、環境污染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調查法、層次分析法,基于“需求側”展開對我國華北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認知的分析,對指導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華北地;需求側;消費者認知
一、新能源汽車市場背景與研究意義
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霧霾日益加重,新能源汽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政府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解決能源及環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各汽車生產企業也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搶占未來汽車產業制高點的重要戰略方向。但是因為受制于成本、技術、質量及性能等多種因素,使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并不高,因此研究消費者購買驅動因素具有重要的意義。
華北地區既是我國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又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地區,地形與交通情況復雜、矛盾集中。就經濟而言,長期以來依靠資源消耗增加產值的企業成為華北地區經濟的主導,能源汽車的發展作為必然趨勢對于華北地區的發展意義非凡。但是從絕對產量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要想在華北汽車市場實現大規模市場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華北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認知調查問卷分析
1.消費者情況分析
通過對華北地區2712名新能源汽車的潛在消費者的問卷調查,分析得到以下結果。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新購置新能源汽車時,關注購車財政補貼的有2100人,占總人數的77.42%;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欲望的重要因素,69.91%的消費者在購置新能源汽車時關注價格,他們的目標價格主要集中在20~65萬之間;45.58%的消費者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最高時速,他們希望新能源汽車的最高時速能夠達到160~180(km/h),使用年限在8~12年的新能源汽車受到47.94%的消費者的歡迎;充電/充氣成本較低的新能源汽車得到86.37%的消費者認可;66.34%的消費者希望新能源汽車的行車噪音能夠控制在40~60分貝;81.37%的消費者希望新能源汽車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37.26%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感到擔憂。
2.消費者認知情況層次分析
現在我們用層次分析法對于我國華北地區新能源汽車符合消費者需求進行分析,我們根據國家政策補助對于里程均為300公里的四款典型氫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車、純電動汽車、燃氣汽車進行決策分析,其中的決策變量為政策補助、最高時速、平均價位、使用年限、充電/充氣成本、噪聲、污染、安全。
(1)數據處理
在進行層次分析法之前我們將對數據進行處理,本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決策變量有8種,其中,我們將使用年限、充電/充氣成本、噪聲、污染、安全這5種根據調查數據(如圖)進行簡單的計算(由于是正互反矩陣,其計算步驟簡單)歸為一種新的決策“性能”,這樣就完成了數據處理,使決策變量減少為4種。
根據網上數據搜集整理,對各種汽車的分析如下:
首先對性能中的各部分因素進行分析整理,計算出四部分因素整合到一起后對四種新能源汽車所占的權重:
再將政策補助,最高時速,平均價位,性能為考慮因素,進行測此分析,計算權重:
(2)構建層次模型
第一層:目標層,這一層僅有一個元素,這個元素是決定問題分析的關鍵;第二層:準測層,本層我們設置了4個元素,他們包括政策補助、最高時速、平均價位、性能;第三層:措施層,這一層為消費者提供了選擇并體現了我國華北地區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程度。
(3)構造矩陣
我們根據對2712人進行的問卷調查,用數據清楚的了解到華北地區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程度,并用數學體現出來他們的權重,并建立建立如下判斷矩陣A:
方法與求目標層與決策層的權向量方法相同,查詢每種汽車性能,使用時長等各種因素,出判斷矩陣如下:
C1: ? ? ? ? ?C2:
C3: ? ? ? ? ? ? C4:
(4)計算一致性指標公式:
,,
查表確定相應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
據判斷矩陣不同階數查下表,得到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例如,對于4階的判斷矩陣,查表得到R.I.=0.89
計算一致性比例C.R.
公式:
當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不符合一致性要求,需要對該判斷矩陣進行重新修正。
用matlab計算準則層對目標層以及決策層對準則層的權向量,最后求出各種新能源汽車在我們所考慮的四種因素下,哪種汽車的性價比以及人們的期望值更高。
最后,根據第三層對第二層的權重(3),以及第二層對第一層的權重(2)求得總的組合權重,(2)*(3),求得最后結果如下表:
表三 ?各種新能源汽車所占組合權重
新能源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 混合動力車 純電動汽車 燃氣汽車
權重 0.3259 0.2972 0.1655 0.2114
三、對新能源汽車企業開發的建議
根據調查問卷和層次分析法的結果,對華北地區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企業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綜合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最受消費者歡迎,企業應該加大對氫燃料汽車的研發投入,增加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量。并加大技術投入,主要針對電池技術的研發和改進,加大電池的蓄電能力的研發,完善電池的使用質量等主要問題,以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續駛里程。
第二,消費者更偏好中低價位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應該適當增加中低端車型的產量,減少高端車型的生產,使大部分汽車價格在5-15萬元之間,面向更廣大的消費者。同時,企業應當積極向政府尋求政策支持,請求政府增加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助,減免購置稅等。
第三,新能源汽車的最高時速需達到160~180(km/h)同時重視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嚴格控制生產的各個環節,提高品控;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性能,降低新能源汽車的噪聲和污染排放量,完善配套設施的建設,降低充電/充氣成本。
第四,根據消費者的自身特征,針對性地推廣宣傳,提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程度。由于現代家庭角色的變化,女性駕駛員數量在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改變女性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低學歷的消費者難以形成綠色消費理念,需要打破其自身局限性加強對清潔能源的知識普及。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消費者認知因素,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購買因素模型,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建議,但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需要消費持續拉動,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調查研究,發揮“需求側”的帶動能力,激發華北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活力,進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利于保障我國華北地區的能源安全,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 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