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作出一系列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摸清縣域非公經濟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制約因素對癥施策,對于促進縣域非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優化環境;促進非公經濟;持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特別是在最近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出了新時代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最強音,為做好新時代民營經濟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摸清縣域非公經濟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制約因素對癥施策,對于促進縣域非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靜寧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靜寧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積極營造興商、富商、安商、護商、親商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激發和釋放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力,為脫貧攻堅、建設富裕美麗文明活力平安靜寧做出更大貢獻。
靜寧縣依托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果品營銷、紙箱包裝、地毯加工等龍頭產業,非公經濟市場主體數量快速增長、社會貢獻持續提高、質量效益逐年攀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截至目前全縣登記注冊非公經濟主體19078戶。其中登記注冊私營企業2649戶,投資者3412人,雇工21248人,注冊資金100.4億元;登記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1564戶,成員11096人,資金36.7億元;登記注冊個體工商戶14865戶,從業人員34669人,資金8.89億;非公經濟增加值達到25.2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9.3%;現有商標有效注冊量達718件,完成“個轉企”77戶;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5.58億元;規上工業企業9戶增加值完成0.18億。上繳稅金3.09億元,同比增長17.55%;
二、靜寧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融資困難
非公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短缺、信貸困難問題,在技術改造、創新方面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嚴重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由于企業信譽程度不高,難以得到金融部門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民間投資服務的金融體系尚未形成,貸款擔保難、門檻高,直接融資受到限制,金融部門因為自身風險而惜貸,導致資金短缺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部分企業要么高息向私人借款維持運轉,要么因資金鏈斷裂而停產或放棄投資計劃和擴大再生產。
2.企業經營管理滯后
一是部分個體、私營企業經營者文化素質較低,囿于家族型和經驗型經營方式難以適應市場,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大多數個體、私營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既缺乏依法經營的意識,又缺乏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三是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經營相對保守,不能及時、甚至不參加社會統籌三項保險,人才不愿意到企業工作,造成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匱乏,導致企業管理水平層次低,研發水平落后。
3.農產品非公有制龍頭企業鏈條脆弱
靜寧是農業大縣,縣上圍繞蘋果支柱產業,提出了做大做強果品生產、包裝材料、現代物流三大產業,加快建設中國優質蘋果生產加工、中國紙制品包裝產業兩大基地的總體思路和目標要求。三大產業和兩大基地的建設都是建立在全縣蘋果豐產的基礎上,一旦蘋果產業受到雨霜風雪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大面積減產,將對整個產業鏈條帶來致命打擊。
4.企業品牌意識不強
多數非公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較低,沒有長期目標與長遠規劃,不注重產品品質與質量的提高,單方面考慮能賣多少賣多少,企業不愿花費精力進行品牌建設。不少非公企業誤認為品牌就是牌子,牌子就是廣告砸出來的,有限的資金要用于生產,不能用于打廣告,不需要品牌建設。部分非公企業雖然認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因為資金、設備、人員等各種因素制約無法進行品牌建設,也不知道具體該如何著手去做,歸根結底還是品牌意識不強的原因。
三、營造良好環境,激發非公經濟發展活力
1.認真貫徹落實發展非公經濟各項政策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若干意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甘發〔2018〕12號)20條、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平辦發〔2018〕64號)21條政策措施,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督察工作,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抓好專項治理。特別是對《靜寧蘋果直營店扶持補助辦法》、《靜寧蘋果優秀營銷企業(電商)評選獎勵辦法》、《靜寧蘋果優秀果品經紀人評選獎勵辦法》、《靜寧縣領導干部聯系幫扶非公有制企業名單和相關工作制度》等政策要強化督促檢查,加大落實力度,進一步優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
2.放寬市場準入限制
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許”的原則,全部放開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堅決取消針對民營資本設置的歧視性附加條件和隱性條款,確保民營資本在市場準入條件、資源要素配置、政府管理服務等方面更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嚴禁擅自設置市場準入門檻,不得以領導批示、會議紀要、歧視性招標公告等形式設置或提高民營資本的準入門檻。建立全程代理服務機制,實行“保姆式”“貼近式”“零距離”跟蹤服務。加快網上“零見面”登記審批,10月底前企業開辦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打破市場主體住所和經營場所限制及壁壘,著力釋放場地資源。
3.充分保障合法權益
依法保護非公經濟市場主體產權,維護合法權益,營造興商、富商、安商、護商、親商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幫扶企業制度,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做到一企一策、因企施策。同時,開展領導干部與非公企業家“一對一”談心談話活動,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規范和約束政府及有關部門對非公企業的檢查、評比、表彰等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政法機關應加強對非公企業法治環境的營造,依法保護誠信守信、公平競爭,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讓企業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切實維護企業家人身權和財產權。
4.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
推進“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加快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平臺建設,著力解決群眾和企業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突出問題。深化“多證合一”,證照分離、照后減證等商事制度改革,實行“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模式,不斷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形成市場主體“少跑路”“不跑路”的工作流程;實現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六個一”工作要求(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掉一半;政務服務一網辦通;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證明一律取消)。
5.著力拓寬融資渠道
一是落實小微企業互助擔保貸款工作,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積極貫徹落實《平涼市小微企業互助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籌備組建縣基金管理領導小組,積極探索建立小微企業互助擔保貸款“風險基金池”,2018年縣財政注入支持非公經濟發展專項資金100萬元;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分析形勢、強化監督、考核問效,加強與合作銀行和保險機構的協調溝通,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工作落實。相關單位切實擔負起小微企業扶持遴選和促進發展的主體責任,各簽約銀行主動作為,加快工作進展,共同推動小微企業互助擔保貸款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積極搭建融資服務平臺。召開形式多樣的政銀企對接會和座談會,搭建金融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服務平臺。進一步發揮商業銀行主渠道作用,按照中小企業特點創新信貸產品,簡化貸款流程,加大貸款投放,切實提高中小企業貸款覆蓋面、滿足率。全面實施股權出資、商標專用權質押和動產抵押登記,不斷拓展融資渠道。
6.鼓勵引導非公企業向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政府應圍繞做大做強果品、包裝材料、現代物流三大產業和建設中國優質蘋果生產加工、中國紙制品包裝產業兩大基地,通過信息引導、產業政策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資產重組,幫助非公有制企業朝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發展,特別是向果、畜、薯等產品深加工行業轉變,在衛視廣告、航空廣告、鐵道廣告、網絡廣告、形象代言人上加大資金投入,以實現靜寧蘋果的品牌效應。鼓勵和支持非公企業通過技術引進、革新,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實現產品提質增效。利用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改組、改制的機遇,積極鼓勵個體私營通過購買、兼并等方式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同時,鼓勵個體私營企業結合農村“三變”改革,跨地區、跨行業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進行資產聯合,組建企業集團,向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7.突出規劃提升工業園區服務能力
一要高起點、高標準修編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科學合理規劃企業布局、基礎設施用地,切實提高園區規劃水平,為園區建設提供規劃依據。二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采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建設集中供熱、危廢處置場所,大力爭取上級項目支持,改造建設靜西路。三要高度重視園區供水問題,改善用水條件,加強園區衛生、市容、秩序、綠化、市政設施等管理工作,著力改善園區環境。嚴格規劃執法,加大巡查執法力度,堅決遏制違法建設行為,為園區發展留足空間。
8.創新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一是積極推動出臺全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招商引資項目責任制,圍繞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開工投產率,切實加強招商引資項目考核督查。落實招商引資目標激勵機制,對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和個人實行獎勵。二是借助“蘭洽會”、“民企隴上行”等活動引進一批高科技、低污染,技術含量高的企業落戶靜寧,實現簽約一批、建設一批、達標一批。三是發揮縣域主流果、畜、薯等優勢產業,支持非公企業請進來、走出去,支持非公企業投產建設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基對接派送中心,以進一步擴大靜寧農產品的產銷鏈條,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網上農產品購銷對接。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1.01
[2]李義平.《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N].人民日報,2018.11.28
[3]蔣超良.《推動民營經濟走向更加廣闊舞臺》[N].學習時報,2018.12.06
[4]靜寧縣統計局.《2015-2017靜寧縣統計年鑒》[K].2018.06
作者簡介:
吳川會(1972--)男,甘肅靜寧縣人。研究生,中共靜寧縣委黨校高級講師、組織員、校委。主要研究方向:縣域經濟、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