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梁
摘 要 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是當前提高我國銀行透明度急需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重要課題。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存在著披露信息不充分、不真實、披露形式不規范、披露標準不統一等諸多弊病,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問題急需研究解決。
關鍵詞 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分析
一、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一)缺乏一套適應形勢發展的信息披露規定
由于缺少一份類似新加坡或香港監管的指引性文件,也沒有一套適應《巴塞爾協議》14要求的規范性文件,商業銀行只是根據慣例進行公開披露,在選擇披露內容時均優先披露經營管理的業績與成效,使得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可靠性、全面性不足。各行信息披露中最具有市場及研究價值的會計報表規范性不強,會計原則的一致性不夠。而我國會計準則以及會計制度中沒有專門針對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有關準則,商業銀行在披露會計報表時沒有詳盡的附注說明,各年的財務數據可比性不強,銀行信息披露的規范化程度過低。
(二)信息披露過于簡單化
《商業銀行法》中有關信息披露的具體要求均停留于財務報告,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其他資料等方面的要求,而資本結構、銀行資產風險與評估等內容均未涉及”。即使是商業銀行中信息披露最為充分的上市銀行,也缺乏資本結構、資本充足率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至于非上市銀行,包括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等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則更為顯著。
(三)保障性規定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
以往金融監管法規涉及銀行信息披露的有關規則,都比較含糊,缺乏有約束力的程序性規則。法津往往授權中國人民銀行對具體的要求另行規定,既降低了監管的強制力,又影響了監管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信息披露直接負責人員的責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對個人責任強調不夠。
(四)銀行信息披露的會計標準不完善
有資料表明在拉美國家和東南亞銀行危機中,銀行不良貸款和盈利能力在危機前后都有很大差別,其原因是這些國家在危機以前通常采用了與國際通行規則不相符的會計標準,以至于不能對銀行資產質量進行正確的評價、對財務收支進行合理確認,銀行管理當局、監管當局和債權人都不能獲得準確的銀行財務狀況信息,延緩了問題的發現和處理,最終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之建議
(一)完善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規
要對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予以規范,要針對銀行業這一經營貨幣的特殊行業制定相應的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條文。法律是最高層面的,它的強制性、規范性都是不容置疑的,是必須遵守的。建議在現有的《會計法》等法律條文的基礎上,依據會計標準,中央銀行應制定“銀行會計信息披露準則”,從大的方面入手對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進行規范。具體規定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義務人、內容、形式、原則、標準、對象,以及通過何種渠道披露等問題,并明確規定不應當披露的信息,以指導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的實際操作。從對象上講,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為社會公眾,一類為監管機構;從披露的內容上講,則也應建立在劃分兩種不同對象的基礎上,在規范該如何做的同時,要規范不這樣做的法律責任,以增強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的強制性。
(二)完善會計行業標準
會計標準是會計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建立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會計標準的建設是重要的工作。在制定會計標準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與國際會計標準的接軌,從而使會計信息能夠全面地反映銀行業的資產負債、流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要把經營活動過程中所有能夠對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等科目產生影響的交易事項,準確、及時地記錄下來。會計報表能夠提供充分的用于衡量風險的信息。對于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的選擇要體現銀行業高負債的特點,對風險的披露要認真研究每一種金融工具內在的風險,確保在進行會計處理時盡可能地增加信息的披露量,從而達到對這些風險的最有效的管理。要合理和充分地運用審慎會計原則,全面反映經營中潛在的風險。銀行業的會計制度必須堅持客觀、嚴謹、審慎、保守的原則,必須能真實、全面地反映經營中的潛在風險。
(三)完善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規范
在建立我國商業銀行公開信息披露制度時,應針對金融企業的特點完整地、系統性地對銀行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進行規范。明確銀行業會計應在決策有用性的前提特征下,把相關性和可靠性作為其信息披露的主要質量特征,再輔之以如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穩健性原則等其他的質量特征。相關性是銀行會計信息的一個重要質量標準,可靠性是銀行會計信息最重要屬性。具有相關性意味著可以增進決策者的決策預測能力,從而影響人們投資或者其他經濟行為。當我們把相關性作為有用會計信息的前提時,相關的會計信息是否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可靠。
相關性要求信息必須及時和必須有預測價值、反饋價值或兩者兼有之。對于銀行業信息披露來說,相關性就意味著披露更廣泛的信息。這主要是因為銀行業務日趨復雜化,所開展的業務也越來越多,混業經營是世界的潮流,這些都使得銀行的業務比一般工商企業的業務要復雜而且多變。只有把握好相關性,以適當的方式披露與銀行相關的所有信息,才能更好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三、結語
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是當前提高我國銀行透明度急需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提高銀行業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國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機制,強化對銀行的市場約束,提高金融透明度的必然要求,是我國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條件,也是國際銀行監管發展的趨勢。商業銀行對外披露信息,有助于銀行的存款人、投資者和其他相關利害關系人了解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財務狀況、風險狀況、風險管理戰略和措施、風險暴露、會計政策、業務、管理和公司治理等信息,分析判斷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和風險狀況,維護自身權益;同時,也有利于從外部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監督,促使商業銀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控制度,提高經營水平和經營績效。信息披露有利于銀行體系的安全和穩定運行,它是銀行監管的有效補充。
參考文獻:
[1]湯云為、胡亦明.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巴塞爾原則對我國的指導意義[J].會計研究.2008.09
[2]項有志.郭榮麗.銀行監管與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進[J].會計研究.2009.11
[3]喬展.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中的監管問題[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7.03
[4]李平龍.淺談我國商業銀行強制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J].海南金融.2009.04
[5]劉興躍.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