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峰
摘 要:中職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中職學生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文化基礎相對較為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學習能力不足,因此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還需要注重文化課的教學。為此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師高度重視該門課程,并將專業內容和語文教學有效融合,推動中職語文教學和專業課程有效融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課相結合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語文 專業課程 融合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近年來,我國各個領域基層事業迎來了全新發展機遇,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對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不僅要具備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文學修養。現代中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寬厚知識能力,具有正確價值觀,科學思維方法,適應能力較強的一專多能人才。但在長時間辦學過程中,由于辦學性質和指導方針的不同,中職學校語文學科教學一直存在重視程度不足,與普通中學教學差異性不明顯的問題。很多中職學校,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注重學生文學和文化修養的培養,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進入社會之后,不能很好的進行溝通交流,適應能力較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確保將語文教學和專業課程有效結合,才能切實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明確語文教學性質
我國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各類專業中語文課程是學生必修的文化基礎課程之一。語文是學生規范用語,規范自我行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文學修養的重要工具,具有文學性和工具性,只有學好語文,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才能更好的與人進行溝通交流,更好的發展自我職業。中職語文教學有別于其他文化課程教學,它不僅是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重要課程,同時在語文課程中還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中職語文課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語言溝通交際能力,還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時更好的理解內容,更好的掌握內容。為此,較需要在中職學校中進一步明確語文課程的教學性質,重視語文教學。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學生通過學習語文知識,更好的學習專業課程,更好的提升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養成思考和辨析的習慣。
二、教專業知識融入到中職語文教學中
目前大多數中職院校和中職學生比較注重自己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對于語文這種基礎文化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不足。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專業課程充分融入其中,從而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中職語文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專業要求,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名著《紅樓夢》時,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課件。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說,可以將課件內容和學生的旅游講解有效結合,讓學生講解賈府中的背景故事,人物關系和整個建筑的具體布局,讓學生以導游的角色,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有效消化吸收,然后向其他同學講解,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濃厚興趣。而對于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可以讓學生觀看與紅樓夢相關的視頻文件,觀察劇中人物衣服和造型特色,掌握建筑風格。通過將學生專業課程所學習到的知識和語言課程有效結合,既可以學習語文知識,又可以拓展專業視野,掌握許多專業課程不會涉及到的知識,這管是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還是專業技能培養都有一定助益。
三、語文教學和專業課程融合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基礎應用性能人才,但中職學校語文課程教學,不管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教學評價,都相對較為滯后,一直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為此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按照新課程標準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實現中職語文教學和專業課程的有效融合。學生所學習到的專業課程,往往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能性,專業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保證學生步入社會之后能夠順利就業,能夠更好的融入自己的工作崗位。作為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通過將專業課程和語文課程有效結合,以專業課程為造學鋪墊,引導學生全面參與到語文教學當中,保證學生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全面提升。
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學習成績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他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感覺到語文課程枯燥乏味。針對這種問題,需要引起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交還給學生,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到生動有趣,更愿意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中職語文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專業特點,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靈活選擇運用不同的語文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在掌握和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能夠鍛煉自我專業技能,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進一步鍛煉學生而且運用能力。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保證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自主思考,強化和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結語
總之,中職語文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有很大幫助。為此,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師明確中職學校的教育目標,緊跟中職教育事業發展,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將專業內容和發揮中職語文的基礎支撐作用,讓學生通過學習語文課程掌握高超的專業技能,形成完善的綜合素養,更好的適應未來崗位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澤艷.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融合的實踐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4).
[2]朱嶺山.中職語文拓展微課教學研究[J].知識經濟,2015(13).
[3]王品.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教學的結合[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0).
[4]聶晶.淺議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科的有機結合[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5]潘淑.談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相結合的意義[J].職業技術,2011(01).
[6]劉澤良.中職語文教學發展性評價構想[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