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廣權
摘 要:我認為以鼓勵為主的教育方式是要提倡的,小懲大戒也是必須的,懲罰方式是一種教育藝術。有獎有罰恩威并施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但老師在行使懲罰手段的時候要注意藝術。
關鍵詞:鼓勵 懲罰 小懲大誡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2014年3月13日,深圳紅嶺中學一名高二的學生,因考試過程協助同學作弊,被老師發現批評教育后,從教學樓的六樓跳樓身亡。像這樣因一點小事就輕生的教育事件不絕于耳,一次次敲擊著我這位從事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心,我也經常自問,現時的學生的心靈為什么如此脆弱,我們的教育欠缺什么?我認為現在的家長不按法理粗暴維權是根源。如此的事件多了,加上媒體的大肆渲染,老師為了自保不敢盡職盡責教育學生,造成現在學校缺少了一種挫折與懲戒教育。缺少這些的教育我認為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是教育的悲哀,是教師的不幸,是學生的禍根,是不利少年兒童的健康身心培養。
現代西方學習心理學聯結派的代表斯金納認為:行為隨著其后的及時的結果變化,愉快的結果強化行為,不愉快的結果抑制行為。我認為以鼓勵為主是正確,小懲大戒也是必須的,懲罰方式是一種藝術。有獎有罰恩威并施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教育懲戒是教師的管理權力和教育義務,但老師在行使懲罰手段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加強溝通,家長配合
對學生思想上、習慣上、知識上犯了什么錯誤,老師僅有愛、僅有寬容還是不夠的,過度的憐憫,廉價的同情,慷慨的施舍,不但不能教育學生糾正錯誤,還會留下后遺癥,要處罰的還是要處罰。但老師做工作時要想周全做細一點,必要時電告家長或邀請家長到學校來,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并說明這樣處理的理由。例如:我班有一位學生開學已兩周了,天天缺交作業,屢教不改。今天我要留下他補做作業,懲罰一下他,我就提前電話告知家長,告訴他孩子留下的原因,放學時間,要求家長什么時候來接,確保學生路上安全。老師的一片苦心,工作做細自然能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二、點到為止,不可常用
教育懲戒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學生,不是為了給學生造成痛苦,而是為制止不當行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懲戒式的教育應以點到為止,不能讓學生做一些無法完成的事,更不能傷害學生。免得讓學生誤會老師是針對我,整死我。我們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是為我好。例如:有一個學生莫同學作業馬虎潦草,我要罰他重寫五遍,當他寫了三遍,我發現他寫的很認真字體很工整,我就對他說剩下兩遍當獎勵免了。不過記住以后作業要認真書寫,不然剩下兩遍和新的新舊一齊罰。后來這位學生作業馬虎潦草的毛病真得改了。懲罰的教育不可常用,用多了學生就頑,學生頑固就無效,常用也會彰顯教師的無能。
三、以理服人,小懲大誡
教師要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獨立個性,在人格上與學生平等相待。對于學生的懲罰,不能簡單粗暴,一罰了事。我們的罰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教育的手段。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分辨是與非,做錯事要承擔責任,長記性。我們這個罰是飽含深深的情與愛。例如:四年級學生伍同學到群眾的果園偷摘了芒果。我處罰學生要按照市場價賠償果農,只是照市場價格賠償不能漫天要價,事后還要學生寫一份反思說明書,說說當時做壞事是怎樣想的,經過教育后現在怎樣想。又例如:我教的二年級有兩個同學因一點小事打架,我就罰他們倆人一齊都參加一點勞動,事后老師還要幫他們分析誰是誰非講清道理,并要求過錯方賠禮道歉,最后還要雙方握握手表示和好。無論怎樣的懲戒,都不能傷害學生的身體,也不能侮辱學生的人格——懲戒肯定也必須要觸及震動其心靈,但這和侮辱人格不是一回事。
四、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學校懲戒的方法很多,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1.操行扣分;2.學校紀律處分;3.對于嚴重影響課堂秩序的學生可以請出教室單獨教育。(當一個學生嚴重違紀而妨礙他人學習時,暫時終止其學習是必要的。)4.設立禁閉室,讓嚴重違紀的學生閉門思過。5.剝奪犯錯誤學生榮譽,讓他失去某些特殊的待遇。6.以某些“補償性行為”以挽回所造成的損失(比如搞清潔不認真的而罰其重做,逃課間操罰其適當跑步等。)7.規定參加必要適量的學校或社區勞動。著名的特級教師魏書生讓違紀的學生做三件事:寫一份情況說明書,而不是檢討或檢查;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方法值得我們參考。
五、鼓勵為主,懲罰補充
小懲大戒的懲罰教育并不是否定以鼓勵為主的教育。我還是提倡尊重教育,還要是以鼓勵為主,我們還是多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學生,相信森林里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長處,我們教鞭之下有瓦特。但不能遷就學生犯錯,賞識學生,不能連缺點一塊賞識。如果學生做錯事,特別是屢教不改的,該處罰的還是要處罰,該承擔責任的還是要他承擔責任。這樣獎罰分明,恩威并施,才是完整的教育,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才人格健全,身心健康。
結束語
只要有教育就會有:表揚、獎勵、批評、懲戒、處分等手段。沒有懲罰的教育是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但懲戒教育又是一把雙刃劍,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因此,不能不加限制地使用,能夠不用懲罰最好不用;不用懲罰而達到教育的效果,是最理想的教育;如果非用不可,一定要謹慎有度,還要不斷探索、完善,從而讓懲戒成為一種教育藝術。德國著名教育家弟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本領,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勵、喚醒、鼓舞。”小小的懲罰或許也就是一種喚醒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