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
摘 要:人類社會正在步入大數據時代。傳統的統計教育偏重理論傳授和學術引導,而輕視技能形成和實踐能力培養,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大數據環境下,數據的規模、類型、結構和增長速度發生了質的飛躍,對應用統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轉型是應用統計學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結合我院應用統計專業目前的實際狀況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 應用統計學 教師隊伍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統計學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它是利用概率論建立數學模型,收集所觀察系統的數據,進行量化分析、總結,做出推斷和預測,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2013年,我國統計類本科專業進行了新的調整,新設應用統計學專業。應用統計學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掌握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還需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即具有采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目前的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偏理論傳授、重學術引導,而輕技能的形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弊端。我校應用統計專業開設的實踐課程少于理論課程,另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的規模、類型、結構和增長速度發生了質的飛躍。大數據的出現給統計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轉型發展是我校應用統計學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統計學專業建設的發展現狀
我校統計學方面的課程有數學基礎課、概率論、數理統計、運籌學、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抽樣調查、非參數統計、統計預測與決策等。此外,和其他專業一樣,我校應用統計學也重視學生應用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特別強調本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具有熟練地采集數據和應用計算機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因此,Excel、SAS、SPSS等常用軟件的學習和訓練也通常以實驗課的形式被納入到課程體系中。
但是,要注意的是,我國各高校在制定或修訂統計學培養方案時,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大數據的海量涌現。而由于大數據和傳統數據存在顯著的差異,各高?,F有的應用統計培養模式可能需要做出重大調整。
二、大數據帶來的挑戰
大數據之所以在眾多領域里引起關注,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大數據蘊含著巨大的潛在價值。相對于傳統的標準化數據,大數據不僅體量龐大、產生速率極快,而且也更為全面。因此,大數據的分析結果也更接近真實。換句話說,大數據分析往往意味著人們能夠從這些全面的數據中獲取新的洞察力,從而更有可能創造出新的價值,進而帶來更大的發展。大數據蘊含的巨大潛在價值,勢必將打破現有的數據邊界,使大數據逐漸成為統計分析的主要對象。由于大數據與傳統的標準數據存在顯著的差異,對未來的統計工作而言,大數據勢必將帶來新的問題或挑戰。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不再是單純的“數字”,還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格式,其涵括的內容也更為豐富,如博客、微博、通話錄音、位置信息、交易信息、點評信息、互動信息等。也就是說,數據不再只是結構化的,更多是廣泛存在于社交網絡、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之中的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隨著數據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增長越來越快,要想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需要對數據進行實時、有效的分析。而由于數據更多的是以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形式出現,過去傳統的數據分析技術可能無法實現實時監測和分析。
三、教師隊伍建設的轉型
從教師隊伍的結構看,由于統計學專業發展的過程使然,目前我國各高校該專業的專業教師以具有統計學學科教育背景的教師為主,而具有信息技術教育背景的教師還非常稀少。2018年9月我院正式招生大數據專業的學生,為了跟上節奏,從2018年3月開始,我院大部分數學老師都接受了大數據部分知識的培訓,如思維導圖、Anaconda軟件、Marp軟件、Markdown軟件、Python軟件、數據可視化、機器學習、文本挖掘等。對統計專業建設而言,當前最為迫切的是,需要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而實現的途徑無非是兩種:一方面是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挖潛,重新組合和配置教師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實施“請進來”戰略,加大力度引進海內外優秀人才。在內部挖潛和外部引進的同時,專業教師團隊建設還應該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鼓勵教師積極“走出去”,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進修和學習,鼓勵教師不斷以新的知識充實、提高自己。
四、課程考核方式的轉型
我院傳統考試方式以期末筆試居多,也有期末筆試和實驗報告相結合的,基本上偏重于知識記憶,考試內容也較多是教材上的,對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核不夠。要實現課程考核方式的轉型,就要樹立新的考核理念,按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建立知識、技能和能力并重的考核體系。我院應用統計學也在與時俱進,目前也在系統的講授Python軟件,要求學生必須帶電腦,每講后都留有實驗報告,在三節連上的該課中,時不時的要求學生編寫些小程序。考核既可以采用開卷、閉卷或開閉卷結合,也可以采用撰寫報告或撰論文等方式??己丝煞譃槎鄠€環節進行,如平時測試、作業測評、實驗報告、課程論文、社會實踐等。目前我院應用統計專業部分課程的成績是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部分課程實驗報告占30%,期末成績占70%.我院應用統計學專業也在探索校企合作,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外,對于實踐課程的考核,要注重學生的實際表現,要以操作水平、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責任心等考核為主。
我校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又地處珠三角核心地段,現在珠海市又是大灣區的一部分,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我們的畢業生大部分是在珠海周邊地區工作,所以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要多關注時事政治,及時變革和完善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教學,努力培養應用能力突出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秋艷,萬秋成.高校統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討[J].統計與決策,2006(11).
[2]許滌龍,周四軍,李正輝.構建統計學專業課程實驗教學體系[J].統計教育,2005(04).
[3]張靜.統計學專業課程實驗教學模式的設計及取向[J].岱宗學刊,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