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娟
摘 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在腫瘤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價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通過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106例腫瘤外科患者,將這些患者進行隨機的編碼,選取其中的奇數號碼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其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剩下的偶數號碼患者作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將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負性情緒及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多角度觀察和對比分析。結果: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和對比,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發現觀察組的患者的情緒評分更佳,在生活質量評分及疼痛感、睡眠質量評分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變化,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兩者之間的統計數據存在一定的統計學意義,即P<0.05。結論:對于腫瘤外科患者來說,在常規的臨床護理中能夠幫助腫瘤外科患者改善疼痛感,提高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負性情緒,幫助患者建立良好心理狀況,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
關鍵詞:心理護理 腫瘤外科 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在對腫瘤外科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通過手術治療,對于一些患者來說手術也是應激因素之一,在手術前后期間一些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焦慮情緒,需要醫護人員加以重視并幫助患者建立積及的心理情緒。本院通過選取收治的106例腫瘤外科患者通過分組對照試驗研究,對心理護理在腫瘤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觀察和分析。
由于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有藥物的干預,還有長期的化療治療、手術治療等一系列治療手段,都會對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一定的影響,有相關的研究報告表明:腫瘤外科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容易因恐慌產生抑郁和焦慮的負面情緒。有一些患者由于情緒長期無法調整和改善,會出現自殺的傾向,其心理狀況讓人擔憂。目前我院臨床治療一直對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方式方法進行探討和研究管理,旨在幫助病患能夠進一步減輕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情緒低落。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由于腫瘤帶來的疼痛很容易使得病患的生活質量水平降低,進而對治療手段產生情緒上的排斥,從而對治療效果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對病患采取一定的心理措施進行護理和干預十分重要。
一、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06例腫瘤外科患者,并對其進行分組實驗研究,與臨床隨機表法進行結合,將患者平均的分配到觀察組和對照組。
2.治療方法
給與對照組常規性的生活護理和病情監測等相關治療護理手段,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與觀察組患者的心理護理。在病患辦理入院時,醫護人員對其進行熱情的接待和引導,要及時的幫助病患提行李以及物品等。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要提前為其準備輪椅等物品,幫助患者盡快安排好住院后幫助病患及時的了解醫院內部環境及周邊環境、相關的規章制度、主治醫生、責任護士等相關醫護人員的基本情況,主動對患者的訴求進行詢問,盡可能的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進一步消除病患剛住院的陌生感和面對治療方案帶來的緊張感,盡快適應住院環境。
3.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
在手術前期,病患的主治醫師和主要責任醫護要多與病患進行交流和溝通,將病患想了解的疾病、手術的基本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解和回答,對患者和家屬的各項提問給予耐心的回復,在手術前期和家屬及時的進行交流和溝通,幫助家屬了解治療方案的各項進度和過程,囑咐家屬要理解病患,給與病患足夠的支持和信心,以幫助病患提高治療的信心和動力。
4.進入手術室后的心理護理
當病患進入手術室準備進行手術時,主要醫護責任人員應主動為其介紹手術室內的環境和設施,手術期間為病患提供全程的陪伴,手術期間幫助患者調整呼吸,也可以通過結合音樂治療的方法,選擇與病患心理狀況相似的音樂曲目,幫助患者主動的進行合理的情景聯想和放松,以幫助病患手術期間情緒穩定,通過這種方法幫助病患放松身體肌肉。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盡可能的將操作放輕柔,以免病患因動作刺激產生焦慮的情緒。
5.術后心理護理
患者在手術清醒后會比較關心的手術的進行情況和結果,對術后自身的身體情況和相關注意事項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因此,術后主治醫師應主動的告知病患的手術情況和術后注意事項,針對病患及病患家屬提出的相關疑問,要主動耐心的回答,幫助其緩解術后緊張、焦慮、憂慮的情緒,幫助病患能夠充分的了解自身的現狀和恢復期間的主義事項,以幫助病患和家屬能夠提高自身護理能力。患者在向醫生進行傾訴和問題溝通時,主治醫生應耐心的進行傾聽和恢復,通過目光注視和適當的反應表示對患者的理解和認同,當患者提出專業性較強的醫療問題時,醫護人員應給予其非結論式的回復,在與病患的討論過程中,如果發現病患的情緒產生波動和明顯變化時,應主動轉移話題,盡可能的穩定病患的情緒,對病患術后的恢復情況、潛在優勢等進行分析和鼓勵,以幫助病患建立良好的信心和積極的態度,幫助病患能夠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病患其潛在的能力,提高病患面對危機時的積極態度和信心。
6.各項指標觀察和數據的統計分析
通過對兩組實驗的各項指標進行評測和評分,使用焦慮、抑郁評分自量表進行分析和判斷,得分越低則表明情況更好,同時使用滿意度評分表進行對比。對于各項數據要采用SPSS 19.0等統計軟件,如果P<0.05,則表明該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
二、實驗結果
通過護理前后兩組的各項指標進行分析和比較,發現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實驗結果相比,焦慮、抑郁的平均分較低且兩組之間的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語
護理人員不僅僅要維護病患的身體健康和恢復情況,也要對病患的心理健康加以一定的調整和干預。在日常的護理活動中,護理人員面對病患時的行為、言語都會對病患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此過程中要加強與病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建立醫患之間平等、和諧、互助的關系,確保患者能夠建立強大的心理抵抗力,幫助其積極的配合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陳娟婷.心理護理在腫瘤外科護理中的重要意義[A].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C].2016:1.
[2]唐滿鈺.淺談人性化護理在創傷外科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10):202-204.
[3]祖麗影.人文關懷用于腫瘤外科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02):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