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光鑫 董家秀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高職高專學生作為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思維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擁有較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因而有較高的上網率但是由于學習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濃等特點,更容易受到網絡游戲的吸引和誘惑,因此,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更重要的是,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徑,綜合運用指導、預防、管理、干預等手段,幫助學生處理好網絡上網與學習、擇業與交友的關系。促進大學生形成健康生活的習慣,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從分析了網絡游戲成癮的現象,并結合作者實際工作經驗和調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議以供探討。
一、高職高專院校網絡游戲成癮現狀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正式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報告披露,截止2017年底,我國網民達到7.72億人。其中10-29歲的青少年占50%以上,他們是網絡成癮的高危群體。研究表明我國網癮者的平均比例在8%左右。并且網癮比例在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中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二、網絡游戲成癮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危害
1.網絡游戲成癮導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
網絡的虛擬性,一方面,它使大學生感受到現實世界所缺乏的喜悅和新奇,另一方面,它也使他們了解了虛擬的一面,表現出不同于社會生活中真實人格的虛擬人格。從長遠來看,大學生角色的理想化、現實信任的淡化,必然導致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而且,少數大學生不再相信現實世界,思想自由化,沒有確切的生活目標,價值取向也變得功利化。
2.網絡游戲成癮導致道德人格異化
日常生活中被束縛、被壓抑的人性中的假、惡、丑的一面,會在這種無約束或少約束的網絡環境中得到宣泄,人們“說謊”和“說真話”都很方便。沉溺于網絡的學生往往會產生道德情感的沮喪,道德意志的無奈,喪失有效的道德判斷力,消解傳統道德的基礎,造成責任觀念和法律意識的淡漠。近年來,大學生因迷戀網絡游戲而引發的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
3.網絡游戲成癮影響學業發展
高職高專學生相對于本科院校學生,他們的學制時間短,課程壓力大,更應充分利用時間,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職業技能,培養各方面的能力。而他們卻把時間都浪費在網絡游戲里,把前途葬送在電腦中,導致上課不能集中精力聽課,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下滑,直至出現嚴重違規違紀的情況。
4.網絡游戲成癮影響心理健康
網絡游戲成癮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時間被網絡占據,不能很好地參與和參與其他活動。他們缺乏人際交往的參與,在現實生活中缺乏適當的閑暇和娛樂。他們把情感完全置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導致社會交往范圍的縮小,交際能力的降低。可能會出現心理異常,如孤獨、抑郁和精神焦慮,甚至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癥。
三、輔導員在預防與干預高職高專學生網絡游戲成癮的對策
輔導員應發揮自身的優勢,注重從“思-行-用-強”四方面,強化對網絡游戲成癮者的引導和教育,讓他們重新找人生的奮斗方向。
1.“思—思想塑造”: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培養其健全的人格
進入大學后,由于學校管理相對寬松,學習壓力不大,與他人交流不順暢,同時缺乏父母的監管,使他們極易受到網絡游戲的吸引。所以要對他們,尤其是大一新生進行細致入微的教育和引導,可以通過新生入學教育、主題班會、宿舍懇談會、新老生交流會等方法,讓他們一入校就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明確學習目標,指明人生方向。輔導員還應定期開展心與心的交流活動,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和挫折的能力,增強人際交往的自信心,充分理解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的個性,學會體驗現實生活中的幸福與排斥。強化自我控制,培養心理素質,控制學生上網的欲望,積極與外界溝通,尋求家長、教師和朋友的外部支持,是化解內部矛盾和沖突的有效途徑,并形成健全的個性。
2.“行—行為管理”:強化大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堵住管理漏洞
一是要重視學生的課堂紀律,加強對學生課堂出勤的限制。輔導員應該經常走進教室了解學生的課堂情況。充分發揮黨團青年和學生骨干的作用,及時掌握學生出勤的異常情況。同時,要與教師溝通,完善課堂考勤制度和課堂績效反饋機制。二是加強宿舍管理。輔導員應該經常到宿舍去了解學生。要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法,重點檢查學生睡覺前和宿舍熄燈后的玩網絡游戲情況,及時發現開展相應的教育工作。三是制定符合他本人的上網時間管理法。輔導員通過和學生簽訂“契約”,從每次上網時間、上網次數、上網目的上進行規定,讓學生明確自己上網活動是有監督和控制的。同時經常與他們進行交流談心,讓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是否遵守了自己的計劃。
3.“用—網絡運用”:幫助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提高網絡素養
目前高職高專教育中,雖然都教授如何使用計算機和網絡,但是大多數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學生只是沉迷于游戲中的單一活動。他們對計算機的其他功能了解得不夠,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如何在互聯網上收集他們專業的學術資料。針對這種情況,輔導員應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網絡的各種有益功能,特別注意結合所學專業,幫助學生掌握專業信息的網上采集渠道,拓展學習功能。網絡時代,引導學生致力于專業研究。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網絡道德修養,培養學生健康的網絡模式,提高網絡道德修養。
4.“強—強化自己”:輔導員要不斷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搶占網絡“新陣地”
現在很多高職高專輔導員都忙于事務性的工作,對于出現的網絡游戲成癮問題僅僅停留在說教而已,這種方法對于他們是根本不起作用的。所以就需要輔導員加強如心理學、法學、管理學等方面知識,能夠及時科學的給予他們輔導。同時對于網絡游戲成癮出現的新問題要多思考,多分析,多總結,多歸納,努力打造研究型、專家型輔導員團隊。建立輔導員網絡工作室,充分利用“三微一端”網絡平臺,提升教育的實效性,通過網上話題討論、黨團組織建設、創新校園文化等方式,逐步將網絡游戲成癮學生的注意力吸引會現實中。
參考文獻
[1]孫宏艷,楊守建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課題組,關于未成年人網絡成癮狀況及對策的調查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0,(6):5-29.
[2]李恩軍.大學生“網癮”現象及應對措施淺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5(6):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