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宗新
摘 要:廁所文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因此,城市公廁的數量、用地規模、布局要求、建設管理、如廁環境等方面必須要有系統的、全面的環衛專項規劃為依托,以不斷滿足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關鍵詞:公共廁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
廁所文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所以,廁所雖小,卻關乎大民生,關乎大文明。
最近三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廁所革命的重要批示,體顯了習總書記對百姓民生、城鄉文明的高度關切,彰顯了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的務實作風。習總書記指出,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開展“廁所革命”,讓城市更文明,讓生活更美好,是民眾的愿景,更是我們城市環衛管理者的責任。如何來推進城市“廁所革命”?筆者依據住建部《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以及江陰城市公廁建設的實際,覺得應從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幾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分類實施。
一、強化規劃引導,讓公廁建設有法可依
城市公共廁所的數量、布局直接關系到廣大城市居民出行的方便度,也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對城市公共廁所的規劃尤其重要。
1、編制環境衛生設施專項規劃,對接城市總體規劃。公廁建設“鄰避效應”比較突出,因此,環衛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編制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將城市公共廁所作為重點內容,按照《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3)和《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堅持生態、環保、經濟、實用的原則,對用地、數量和布局提出規劃控制要求,同時要對接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總體布局中,預留城市公廁的建設用地,讓城市公廁的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確保新城公廁建設不欠賬,補齊老城區公廁建設短板。在新城規劃過程中,要明確公廁建設的數量、用地規模和布局要求,從源頭上把好公廁建設關口。在老城區建設改造中,嚴禁隨意拆除現有公共廁所,對確需要拆除的,嚴格遵循“拆一建一、就近建設、優化服務”的原則,不得減少現有公共廁所的數量和建筑面積。同時要對老城區設施陳舊老化的公廁加快改造升級,以滿足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加強公共廁所的人性化設計,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根據住建部《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遵循文明、衛生、方便、安全、節能的原則,以人為本,滿足城市居民和流動人口的如廁需求。
2、注重實用力戒豪華。公共廁所設計要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基調,力求環境整潔、干凈衛生、方便舒適等實用功能,可以采用適合本地區實際使用的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以新思路領航新探索,用新探索助推新發展,積極植入新思維,不斷優化新模式,但不盲目貪大圖洋,不脫離實際需求片面最求豪華。
3、在公共廁所的設計中,對新建和改造的公共廁所要分別對待。新建公廁要嚴格按照《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中男女廁位比例、用地規模、特殊人群需求等指標進行;公廁改造,要根據公廁本身的條件,對照《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就江陰城區公共廁所建設的變遷來看,經歷了二次“廁所革命”。(1)第一次“廁所革命”。江陰市環衛部門成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管轄的城區公共廁所都是旱廁。直到1990年,全國創建衛生城市,江陰城區把80%旱廁改建成水沖式公共廁所。隨著衛生城市創建的不斷深入,到1994年,江陰創成全國衛生城市之際,江陰城區公共廁所100%是水沖式廁所。(2)第二次“廁所革命”。2009年到2010年,根據建設部《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的有所調整以及廣大市民對城市公廁如廁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江陰環衛部門花了兩年時間,對城區122座通槽式公共廁所進行了改造,采用獨立式蹲便器、感應沖水等設施,同時新建了五座一類標準的公共廁所,根據廁所所處地理位置,采取白天開放,夜間關閉的模式,同時考慮到如廁問題,增加了夜間使用廁間。
在這二次公共廁所改造建設中,環衛部門根據城區公共廁所面積小、通風條件差等特點,本著經濟、實用、美觀、整潔的原則進行改造,對原有一些公廁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根據廁所的實際條件,采取男女廁間合理重新布局或進行對調等手段,使男女廁間蹲位比例盡量接近或達到1:1或2:3。
2017年,江陰環衛部門針對人民路步行街方橋公廁通風條件差,異味重等實際情況,經與江蘇飛慕生物有限公司合作,對該公廁進行了改造,采用由江蘇飛慕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泡沫封堵式衛生潔具,起到節水、除臭、抑菌等功效。經改造使用后,節水效果與原來相比達到50%左右,廁間內異味明顯改善,得到了廣大如廁群眾的一致好評。經本次有益嘗試后,今后江陰環衛部門在公廁改造提升過程中,將逐步采用上述新技術。
三、加強對公共廁所的精細化管理,提升公共廁所的服務質量
公廁建設是硬指標,公廁管理是軟實力。江陰環衛部門以營造整潔、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為目標,著力打造安全環衛、民生環衛、高效環衛為宗旨,深入打造“最潔凈城市”。
1、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提升服務水平。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成工作中的大事,落實屬地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找準工作著力點,以實際行動將提升公共廁所服務水平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江陰環衛部門根據江陰城區環衛管理特點,制訂了《城區公共廁所管理考核辦法》,細化了工作內容,實行管理人員網格式巡查制度,把公廁保潔任務分配到人、責任落實到人;同時把公廁保潔時間、投訴電話、管理人員等公布上墻,讓如廁人員對公廁保潔情況一目了然,真正做到公廁保潔工作讓全社會監督。
2、加快城市公廁云平臺建設,納入城市智能化管理范疇。城市公廁云平臺的建設,極大方便廣大市民和外來人員的如廁程度,能不斷提升城市的獲得感、滿意度,因此,要加快建設城市公廁云平臺建設,納入城市智能化管理,讓人民群眾用的時候找得著,讓每一位如廁人找著了能知道公廁的使用情況等。
江陰市環衛部門根據江蘇省住建廳的有關文件精神,已經開始著手對城區公廁、旅游廁所、社會廁所進行摸底調查,標注詳細地址、方位,為今后加入城市公廁云平臺做好前期準備。
總之,公共廁所是衡量民族文化素質和國民生活品質的尺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民的整體受教育程度,城市的管理水平,政府的執政能力,國家經濟的發展程度。因此,“廁所革命”涉及千家萬戶,“廁所革命”的好壞,涉及到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同時“廁所革命”也將成為城市文明建設的一部分,作為環衛部門,更應該把“廁所革命”作為提升環衛形象的抓手來抓,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斷探索“廁所革命”建設運行的新模式、新方法、新功能,使公共廁所成為清潔、舒適、美觀的場所,為廣大群眾營造愉悅、舒適的空間環境。
[參考文獻]
[1]推進廁所革命,共創美好生活——2018西安.世界廁所工作大會, 2018年3月30日環衛科技網.
[2]住建部印發通知:推進“廁所革命”提升城鎮公共廁所服務水平,2018年2月13日環衛科技網.
[3]旅游行業這樣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指示推動“廁所革命”,我們環衛該怎么做? 2017年12月8日環衛科技網.
(作者單位:江陰市澄江環境衛生管理所,江蘇 江陰 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