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淵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醫院,山西 大同037000)
踝關節骨折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關節內骨折疾病,發生原因包括骨質疏松、直接暴力、間接暴力及積累性勞損等。手術治療雖然可使骨折部位恢復正常,但術后經常由于軟組織血供受阻等因素發生踝關節腫脹等[1-2]。這主要是由于踝關節結構復雜,手術治療后容易發生經脈阻滯,氣機閉塞,引起血液循環障礙等,使患者承受較大痛苦,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為此,本研究選取30例踝關節骨折患者,采用舒筋活血湯輔助治療,旨在縮短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促進患者關節功能恢復。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醫院收治的60例踝關節骨折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2.4~52.4歲,平均(33.61±4.52)歲;墜落傷、壓傷6例,球賽等競技運動受傷3例,交通意外事故16例,骨質疏松等病理因素4例,其他原因受傷1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2.8~52.7歲,平均(32.68±4.27)歲;墜落傷、壓傷4例,球賽等競技運動受傷3例,交通意外事故18例,骨質疏松等病理因素3例,其他原因受傷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60例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 符合《現代關節外科學》中關于踝關節骨折的臨床診斷標準[3];經過X線片等影像學確診;均為單側骨折。
1.3 排除標準 術前出現軟組織壞死者;開放性骨折者;合并腎、脾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踝關節病變者;中途退出治療者;不能配合隨訪調查者。
2.1 對照組 針對患者病史給予相關檢查,給予麻醉、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常規處理。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石膏固定。持續治療6周。
2.2 觀察組 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予以舒筋活血湯。藥物組成:當歸13 g,牛膝、川芎各9 g,五加皮16 g,黃芩片11 g,麝香0.5 g,茯苓、骨碎補各14 g,麩炒白術19 g,姜黃、續斷片各16 g,枳殼13 g,血竭9 g。早晚煎服,每次200 mL,每日1劑。持續治療6周。
3.1 觀察指標 6周后進行隨訪。①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采用Bair d踝關節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及踝-后足評分系統(AOFAS)評價;②骨折恢復時間;③中醫證候評分:采用4個等級評分制對關節疼痛、活動障礙、關節紅熱、關節壓痛等進行評分,情況越重評分越高,無癥狀為0分,重度癥狀為3分[4]。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獨立、正態、方差齊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正態計量數據用“Mean±SD”表示,非正態數據采用Median(IQR)。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Baird踝關節評分和AOFA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Bair d踝關節評分及AOF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踝關節骨折患者Bair d踝關節評分和踝-后足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踝關節骨折患者Bair d踝關節評分和踝-后足評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Baird踝關節評分AOFA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76.62±11.25 94.45±6.28△ 62.24±2.13 88.27±2.52△對照組 30 76.29±11.67 90.33±2.56 62.28±2.24 84.31±2.53 t值 1.024 3.485 1.002 4.025 P值 0.093 0.002 0.129 0.000
(2)踝關節骨折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踝關節骨折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踝關節骨折患者踝關節骨折恢復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踝關節骨折患者踝關節骨折恢復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踝關節骨折恢復時間(月) 治療前VAS(分) 治療后VAS(分)觀察組 30 3.62±0.43△ 7.23±2.48 2.36±0.88△對照組 30 3.17±0.42 7.21±2.59 3.81±0.89 t值 5.482 0.934 4.453 P值 0.000 0.153 0.000
(3)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觀察組關節疼痛、活動障礙、關節紅熱、關節壓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踝關節骨折患者中醫證候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踝關節骨折患者中醫證候評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關節疼痛 活動障礙 關節紅熱 關節壓痛觀察組 30 0.84±0.24△ 1.18±0.36△ 1.22±0.64△ 1.41±0.33△對照組 30 1.35±0.30 1.67±0.41 1.87±0.61 2.09±0.52 t值 2.261 1.976 2.641 2.971 P值 0.002 0.034 0.002 0.001
踝關節骨折是一種發生于青壯年的常見骨創傷,雖然手術治療可清除踝關節腔內血腫,使骨折部位解剖結構恢復正常,但因骨折傷及筋骨脈絡,術后易發生血液循環障礙,嚴重影響患者踝關節功能恢復,延長骨折愈合時間,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與困擾。《素問·長刺節論》記載的筋痹與踝關節骨折術后其周圍組織特點相符,均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筋攣節痛等癥狀,骨折后行動受限,符合筋痹“不可以行”的特點,因此可采用舒筋活血療法治療。大多數患者不僅因踝關節骨折導致局部脈絡受損,且在手術治療后容易因局部組織壓力加大等影響踝關節血液循環,導致踝關節腫脹等癥狀。人體筋、骨分離及局部脈絡受損等均屬于“筋痹”范疇,中醫關于踝關節損傷記載了諸多療法,根據筋痹、氣血瘀阻的特點進行辨證施治,給予活血化瘀法治療,可有效改善骨折手術后局部脈絡受損、經脈不舒及氣血受阻等[5-6],舒筋活血湯可有效改善氣滯血瘀等癥狀。
踝關節功能的改善關鍵在于舒筋脈、調氣血以改善營衛氣血不暢及疏通痹阻經絡。舒筋活血湯最早記載于《傷科補要》,藥方精煉,效用良好,可有效改善筋脈筋膜受損、遷延不愈及筋脈瘀滯等。方中當歸、川芎活血化瘀,祛風定痛;茯苓味苦辛性微寒,可通經絡、逐瘀血、消腫止痛及改善踝關節血液循環;白芷涼血化瘀,祛風燥濕,消腫止痛,與五加皮配伍后可行氣舒筋止痛、補血活血及擴張周血管,現代藥理證實二者具有增加踝關節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及改善血液流變學等作用;牛膝可消除水腫,補氣利水,與續斷、骨碎補配伍后可加強舒筋養氣的功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周圍血管滲透,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藥物直達病所[7-8]。諸藥合用,可達到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修復、消腫止痛及改善踝關節功能受限等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VAS評分、骨折恢復時間、中醫證候評分、Baird踝關節評分及AOFAS評分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舒筋活血湯可祛除脈阻、疏經通絡,促進骨折愈合,加速組織損傷修復,具有舒筋活血、改善踝關節功能及養血通絡等諸多功效,并可有效消除踝關節骨折疼痛。
綜上所述,采用舒筋活血湯可有效改善踝關節骨折后關節活動功能受限、疼痛等臨床癥狀,改善局部氣血運行受阻現象,加快踝關節骨折恢復,值得臨床推廣并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