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珍,周 斌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 廣州510000)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種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病變,以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發病率高,多發于中老年人;隨著老齡化的加劇,KOA患者數量逐漸升高。曾有報道顯示,全球65歲以上人群幾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軟骨破壞的證據。我國65歲以上的人群中大概80%都有骨關節炎表現[1]。KOA常導致關節疼痛、變形及活動受限甚至功能喪失,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活。目前相對應的治療方法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體育鍛煉、藥物治療等。體育鍛煉以不增加關節負擔為原則,通過增強關節周圍肌力、增加關節活動度和增加耐力,改善關節的功能。藥物治療主要有改善癥狀的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對乙酰氨基酚等,以及改善病情的藥物,如氨基葡萄糖等。存在嚴重功能障礙的患者可選擇手術治療。中醫藥在治療KOA的長期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價格低廉等優勢,在骨關節炎防治方面具有重大的優勢。溫通膏是我院院內制劑,主治風濕腫痛、跌打撲傷、頸肩腰腿痛的酸痹痛等證,臨床療效確切。近年來筆者采用溫通膏聯合西藥內服治療風寒濕證膝骨關節炎,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門診或病房KOA患者60例,應用SAS統計軟件得出隨機數字表,按1∶1的比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男7例,女23例;年齡44~75歲。對照組男8例,女22例,年齡40~72歲。兩組KOA患者的一般資料基線平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10年版中華醫學會《骨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Ⅰ.近1個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Ⅱ.X線片(站立或負重位)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Ⅲ.關節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白細胞<2 000個/mL;Ⅳ.中老年患者(≥40歲);Ⅴ.晨僵≤30 min;Ⅵ.活動時有骨擦音(感)。綜合臨床、實驗室及X線檢查,符合Ⅰ+Ⅱ條或Ⅰ+Ⅲ+Ⅴ+Ⅵ條或Ⅰ+Ⅳ+Ⅴ+Ⅵ條,可診斷為KOA。②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風寒濕證的診斷[3]:關節部位自覺冷痛,感受風寒后癥狀加重,喜溫熱,怕寒,膝關節下墜乏力。舌質常較淡,苔薄或膩,色偏白,脈弦。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年齡40~75歲;按照骨關節炎影像學病情分級標準為I~Ⅲ級程度的KOA患者;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治療。
1.4 排除標準 有嚴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或合并其他嚴重骨關節疾病者,如風濕性關節炎、結核、骨腫瘤等;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肝、腎等內科疾病者;精神疾病患者;依從性差,不能按醫囑執行者;近4周內使用過非甾體類抗炎藥、激素或其他影響療效評定的藥物;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過敏體質者。
2.1 對照組 給予塞來昔布膠囊(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20063,0.2 g/粒)口服,每次1粒,每日1次;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41316,0.314 g/粒)口服,每次1粒,每日3次。連續治療2周。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溫通膏(本院制劑,由補骨脂、安息香、干姜、生川烏、續斷片、羌活、狗脊、細辛、當歸、紅花、赤芍、沉香等10多種中草藥組成,采用現代制劑技術研制而成)。用法:取本品涂于患膝關節并予輕柔按摩2 min,每日3次,每次用膏1.5 c m。連續治療2周。
3.1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采用美國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法(WOMAC)記錄骨關節炎指數。WOMAC包括進行日?;顒拥睦щy、晨僵、疼痛3個方面,是目前公認的最佳KOA自評量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骨關節炎的療效評定標準[4]。療效指數=(療前積分-療后積分)/療前積分×100%。臨床治愈:療效指數≥95%;顯效:70%≤療效指數<95%;有效:30%≤療效指數<70%;無效:療效指數<3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有序分類資料(等級資料)采用Mann-Whitney秩和檢驗,無序分類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WOMAC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WOMAC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WOMAC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1),且治療組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OMAC評分差值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前后WOMAC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前后WOMAC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差值治療組 30 40.47±12.71 12.80±8.29△△▲ 27.67±9.22▲對照組 30 36.7±12.58 17.37±12.76△△ 19.33±5.21
(2)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Z=-2.53,P<0.05)。見表2。

表2 兩組膝骨關節炎患者療效比較[例(%)]
膝骨關節炎屬中醫“痹病”“骨痹”“膝痹”等范疇。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與肝、腎密切相關。肝主筋,藏血,為罷極之本;腎主骨生髓,藏精,為先天之本;認為人體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尤其是年過半百之后,肝腎漸虛,精血虧衰,正氣不足,易受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導致氣血瘀滯,經絡痹阻,不通則痛。筋骨肌肉失于濡養,脈絡瘀阻不通,導致關節痿軟乏力、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發而為病?!端貑枴け哉摗吩啤帮L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則屈而不伸,在于肉則不仁”??梢娫摬】偟牟C是肝腎虧虛為本,在此基礎上外感風寒濕熱邪,此為標,從而導致局部氣滯血瘀?,F代醫學認為膝骨關節炎的主要發病原因是軟骨退行性改變,伴隨軟骨的破壞、丟失,是關節周圍骨質增生、關節周圍滑膜炎癥等一系列改變的結果。現代研究證明,中醫藥可抑制KOA患者滑膜炎癥、抑制基質降解酶的活性,降低關節軟骨中金屬蛋白酶的分泌和激活,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和抑制軟骨細胞的凋亡,有效延緩關節軟骨退變,改善關節炎癥狀[5]。
風寒濕證膝骨關節炎的治療當以補益肝腎、活血化瘀、散寒祛濕利關節為原則;給予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溫通經絡、祛寒除濕、活血止痛之功的溫通膏聯合西藥口服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溫通膏以補骨脂補腎壯腰,川斷、獨活、狗脊補肝腎、強筋骨,生川烏、干姜、細辛、羌活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沉香、安息香芳香行氣、通絡止痛、透達腠理肌膚,當歸、赤芍、紅花等活血祛瘀、養血通絡、舒筋活絡。郭雪霞等[6]等用溫通膏治療膝關節炎,結果顯示溫通膏可以有效減少膝關節炎患者關節滑液中炎性因子如白細胞介素(IL)-1β、IL-6、IL-17含量,有效抑制KOA進展,保護關節。
本臨床觀察表明,臨床辨證采用溫通膏配合西藥塞來昔布膠囊、氨基葡萄糖膠囊口服治療風寒濕證膝骨關節炎,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更有效地改善膝關節炎臨床癥狀,減少WOMAC指數,體現中西醫結合臨床治療的優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