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摘要:為了迎合先進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幼兒教學中常常會摻入許多游戲元素,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使得兒童在放松的游戲中不自覺地學習,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也調動了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但通過筆者的觀察發現,許多教學機構與教學老師都對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有這樣或是那樣的誤解以及認識缺陷。所以筆者將在本文具體論述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在這樣的基礎上提出筆者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對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開展策略起到幫助的作用。
關鍵詞:游戲式教學;幼兒學習;改進方案
為了更好的開展對幼兒的教學,在幼兒的學習教學中加入游戲有利于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與參與感,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意識與習慣。但這樣通過游戲進行幼兒教育也需要幼師在游戲與教學之間把握平衡,筆者在聯系現代幼兒教學的目標與理念以后,通過較長時間對幼兒園時間教學的實踐觀察與調研,做出了一些創新的有益的嘗試。事實上對許多兒童來說,在教育中運用學習不僅僅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給予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一、創建學習化游戲環境
若想在幼兒教育中開展學習化的游戲環境,需要幼師們積極營造出輕松的教學學習氛圍,創建游戲化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幼兒提高對幼兒園以及學習的熱情,讓孩子們更快地適應離開家庭的學習環境。教師們積極營造游戲化、輕松化的教學環境,更加有利于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自覺性與自主性,最終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使得幼兒在更長遠地收益。
以筆者的親身教學經歷舉例,為了鍛煉學生的腳步彈跳力量,筆者曾經特意設計了一個讓兒童在幼兒園內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通過老師的教育例子與親切的說明,同學們分別辦成不一樣的各種小動物,如兔子、猴子、鴨子等等,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還進行了小蝌蚪找媽媽、貓抓老鼠、龜兔賽跑等表演。學生們對小動物的扮演都非常感興趣,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積極地進行了熱身與準備活動,選擇了適合自己性格特點與年齡的小動物們分別進行扮演。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們在開心歡樂的游戲中也掌握了“雙腳跳”的基本要領;雙腿屈膝蓄力,然后發力雙腳起跳,雙腳落回地面以后彈動膝蓋緩沖保護下肢。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了雙腳起跳的動作,但同時他們也十分享受學習的過程與參與感,這讓幼兒教育的效率有了較大的提高,并且調動了孩子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教學成果最大化。
二、游戲化教學的科學設計
事實上,在如今的大部分幼兒園中,教學使用的游戲來源都十分廣泛,源頭不明,可能來自于民間、口口相傳等非正式源頭。面對這樣良莠不齊的教學游戲方式,幼師的甄別選擇就顯得尤其重要,不僅僅應該考慮游戲的可實踐性或是可操作性,更應該綜合考慮游戲的教學效果、實用性,不應該僅僅只進行一些娛樂性的游戲,而應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受益與成長,讓游戲成為教育性的游戲;同時,也應該考慮到游戲的健康性與科學性,不應該利用一些不健康甚至與有害孩子們心理身體的游戲進行教學,游戲應該溫和科學,而不應該過于激進使孩子們無法接受。細心地甄別各種各樣的游戲,挑選出最適合孩子們的游戲才能最高效地進行幼兒教育。
因此,無論是設計游戲或者是挑選使用不同的游戲都應該認真對待,只用使用科學健康的游戲化教學方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幼兒教學的效益,使孩子真正從學習化教學的過程中收益。
三、適當創新游戲化教學的內容
眾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應該隨著社會等各種條件進行一定的創新與變遷才能更好的適應新型環境,更好地發揮其本身事務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等教學狀況的變化,適當創新游戲化教學、為游戲化教學的過程注入新的生命力有利于更好地增強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熱情。所以說,幼師在實踐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具體的教學環境與狀況,改善創新教學游戲,摒棄不合理的教學方式。所謂為游戲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事實上就是刪除在游戲中不符合先今幼兒兒童性格與年齡的部分,在游戲中加入與他們生活學習密切的相關的內容,對于老舊的游戲化教學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動游戲化教學適應現今時代的發展,對游戲化教學模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于游戲的創新與變革,筆者通常運用整合法與拓展法對游戲進行更新換代。
整合法,顧名思義就是將許多種不一樣的游戲方法運用合理的方式組合起它們各自的優勢部分,從而形成一個更優的有機整體。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將“黑白配、折返跑、知識搶答”這三種不同的游戲組合在一起,成為了一種可以鍛煉孩子們多方能力的綜合游戲,制定了新的游戲規則。這樣在提高教學效益的基礎上也增添了孩子們的新鮮感與趣味感,使得教學內容與方式都更加生動有趣。
至于拓展法,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到的最頻繁的一種方法,在用一種游戲進行實踐教學的時候,基本保持這種游戲的全貌,然后對這個游戲進行部分的變更使得它更符合筆者的所處的教學狀況。例如,“丟手絹”這一游戲,筆者通常會更換不一樣的歌曲,大部分都用孩子們在音樂課上新學習的歌曲,加深她們對新知識的記憶,同時也能體會到游戲的樂趣。
四、適當隱藏游戲的教學目標
雖然游戲化的教學有利于孩子們在游戲的同時提高自身能力、拓展自身的知識,提高幼兒園的幼兒教育水平與效率,但是,游戲化教學的最終目的仍然是教學而不是游戲,游戲只是幼兒園教學的一種手段與途徑。所以,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幼師們應該端正游戲的目的,各種游戲的開展都應該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學為游戲目的。
雖然,教學是有喜歡教學的目的,但是如果在游戲化教學中,幼師對幼兒過分強調教學目的反而會削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也削弱了實際游戲化教學的效果。因此,幼師雖然要將學習作為教學的重點,但也不應該過分對學生強調教學的重點與目的,應該適當隱藏教學的目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積極的心態與自覺性,保護幼兒們的想象力。
再者,在實踐教學中,也應該保護孩子們思維、行為的多樣性。比如筆者曾經在美術課上,讓一個孩子舞動飄舞的絲帶,然后其他孩子在畫布上畫出自己看出、想象出的畫。不同性格的孩子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如:海水里飄動的海帶,天空中的風箏、海洋中游泳的章魚甚至是學校教室里飄舞的窗簾等等。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這些都不應該過多地強調教學目標,否則必然會打壓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削弱教學效果。應該讓孩子們懂得,世界上有許多事情都沒有一定正確的標準答案,大家應該尊重認可自身的想法,把對錯看得輕一點,不能讓幼兒從小就養成一種追逐標準答案的浮躁感與焦慮感。事實上,有時候幼師小小的啟蒙教育與引導可能會對孩子的一生都造成巨大的影響。
五、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化教學方式雖然已經被運用到幼兒教學的方方面面,游戲化教學有利于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提高學校的教學效率,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綜合提高孩子們的素質。但是在多年來的實踐中仍然有較大的阻礙和不足之處:幼師應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營造更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更加適應與接受游戲化教學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應該結合具體狀況適當創新教學游戲,使其更加符合現今的幼兒教學狀況與大環境;具體地,幼師也不應該對孩子們過于強調游戲化教學的目的,應該促進孩子們多方位、全方位、多樣化的地發展。總而言之,在筆者看來,在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中,游戲化教學是一種相對完美、高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讓孩子們在擁有一個快樂輕松的童年的同時,也學習到一些知識,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修養與知識儲備。但是,事實上,除了筆者歸結出的這些突出問題,游戲化教學在長久以來的實踐中仍然有許多的不足與缺陷,本文為今后幼兒教學中游戲化教學進一步發展指出了一些改進的發展方向,但是真正全方位提高幼兒游戲化教學仍然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佚名.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J]. 東西南北:教育, 2018,(3):264-264.
[2]劉秀紅. 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新探[J]. 中華少年, 2018,(20):179-179.
[3]梁金莉.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運用試論[J]. 神州, 2017,(15):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