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向麗
(作者單位:國家能源神東煤炭集團)
(責任編輯:龐永厚)
煤炭企業檔案是企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時間節點發生的重大事件、重要經濟活動的客觀、真實記錄,還包括煤礦資源儲量、證件辦理、財務憑證、煤炭開采技術裝備、項目建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人事管理等核心機密資料。為實現企業檔案管理系統化、科學化、精益化,神東煤炭集團引進精益化管理理念,建立了新的檔案管理模式和機制,提升了企業檔案管理水平。
神東煤炭集團檔案室通過加強日常基礎管理,檔案管理工作取得一定實效,檔案信息和資源優勢得到有效發揮。但是距離精細管理、可視管理還有相當的距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員工缺乏精益化管理工作理念。檔案管理存在重保管、輕利用,重保密、輕開發問題,部分檔案工作人員主要工作精力用于檔案收集保管,對檔案工作的職責、任務、內容認識不足,對檔案信息缺乏主動挖掘、主動研究的意識;個別檔案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在單位和個人查閱檔案時,登記內容過于簡單,局限于檔案利用工作基礎數據的統計。
二是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養不足。檔案管理對工作人員主觀和專業性要求很強,而目前神東專兼職檔案員共97人,多數是非專業科班出身,對檔案基礎理論知識和檔案工作各環節的規范操作知之甚少,只能從事基礎性檔案管理工作。另外,雖然公司有統一的檔案管理標準,但是因個人專業和能力的差別,最終產生檔案分類不準的現象。

三是多種因素導致檔案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個別檔案工作涉及跨年度、甚至數年的各種資料、文檔整理工作,長期、大量的工作容易挫傷檔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目前神東檔案室工作人員的薪酬待遇,普遍低于同職級業務干部,加之檔案業務的單一性,導致檔案工作人員成長進步空間狹窄,檔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員工業務提升動力不足,管理挖潛不足。
四是缺乏細致可行的工作標準,難以將考核和評價落到實處。當前神東檔案室業務核心指標中,文書檔案管理核心指標為檔案收集的及時性、檔案收集的完整性和檔案整理的差錯率,這幾項指標可操作性不高,更多依靠檔案員的自發工作,管理上只能整體掌控,實質上很難按照人和時間進行分解。財務檔案管理核心指標為檔案收集的及時性、完整性和檔案整理的差錯率,財務檔案來源較為單一,形成較為規范,及時性、完整性兩項指標易于實現,檔案整理的差錯率指標受限于工作量,很難核實。科技檔案管理的核心指標為過程管控的有效性、檔案移交的及時性、整理的差錯率,三項指標基本可實現量化管理,指標方向正確有效,缺陷在于對質量的核查缺乏有效手段。檔案的利用服務和庫房管理工作核心指標為檔案查閱利用的好評率、查全率、查準率和巡查的有效性,各項指標基本可落實到位,缺陷在于細致性條款不夠,不能有效區別科室內人員的工作情況。
針對神東煤炭集團檔案管理現狀,要應用精益化管理方式,探索建立新的檔案工作模式和管理機制,提升公司檔案工作整體水平。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推進實施。
一是通過精益管理方法實現檔案管理制度標準化。貫徹執行《檔案法》及實施辦法,樹立全員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確保“檔案精益化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立檔案管理標準化小組,組織對公司所有檔案管理制度進行討論、修訂,分析制度存在的漏洞與問題,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實際,因地制宜制定適合本企業的檔案管理規章制度。
二是通過精益管理方法實現檔案工作流程標準化。應用精益管理方法,使庫存檔案去粗取精,重組檔案序列,優化檔案結構,科學界定檔案分類,節省當前和遠期貯存空間,提高經濟效益。全面分析公司層面和各基層單位歸檔情況,制訂詳細工作計劃,進行制度討論、制度培訓、單獨檔案知識輔導,實現檔案歸檔的完善、齊全,為檔案數字化管理打好基礎。研究檔案開發利用服務流程,利用現代化手段多渠道開發利用檔案,提高檔案的利用率,拓展服務流程渠道,滿足企業和員工檔案信息需求。研究庫存檔案內容,深挖檔案資源,為檔案查閱者節省查閱、分析、綜合、總結等工作時間,提高服務效率。加強工程檔案過程管控,規范和統一檔案員工例會、檢查、驗收的工作標準和工作方法,使工程檔案的形成和移交與工程實體契合和同步。運用精益管理工具,對公司歸檔范圍、標準、要求、方法等進行明確,改善檔案歸檔質量差、歸檔不全等情況。
三是通過精益管理方法實現檔案目視化管理。精益管理追求的是一個不斷改進的動態過程,即“追求目標→暴露問題→改進活動→追求目標”,無限循環,逐漸靠近并實現理想目標。因此,要運用精益化管理方法,制訂“檔案工作管理目視板”,全面呈現檔案室全年的工作情況,并對工作整體進度、責任人及完成情況進行定期跟蹤、展示,通過視覺形式傳遞管理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媒體作用,創辦“神東檔案直通車”微信公眾平臺,拓寬檔案傳播渠道,促進公司互動交流,實現檔案工作與知識信息共享,提升檔案系統工作人員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
四是通過精益管理方法優化檔案現場管理。將精益管理的 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運用在檔案現場管理中,將常用與不常用的檔案分別“整理”出來,處置不可用檔案;開展可用檔案“整頓”工作,按照定容、定量、定位的方式,按歸類、規則整理,并逐一標識;認真“清掃”原檔案占用的工作場所,保持環境干凈、整潔;在全體檔案工作人員中,反復灌輸整理、整頓、清掃的標準化步驟,使每一位工作人員樹立“清潔”的檔案管理理念;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素養,時刻保持檔案查閱后及時歸位、復原的習慣;始終堅持檔案“安全”理念,嚴格管控檔案收集、整理、借閱各環節,確保檔案安全可控、在控;不斷優化檔案工作環節、流程,減少管理內耗,最終實現 “零差錯”“零浪費”“零事故”。
五是通過精益管理方法提升檔案工作人員素質和能力。創新檔案工作人員管理機制,將檔案精益管理工作納入單位督辦事項,與科室及人員績效掛鉤,把“持續改善”的理念融入職工思維中,推進員工自我加壓、自我改進、自我超越,確保精益管理落地。注重發揮檔案管理人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做到謀劃、布置、推進各環節環環相扣,逐層級傳遞精益思想與實踐經驗,營建精益管理的濃厚氛圍。鼓勵檔案管理創新和提高工效的行為,引導全員積極運用精益管理手段,推進企業整體檔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平臺幫助檔案工作人員學習知識、提高才能,增強廣大檔案工作人員的責任感,發掘他們的才智潛能,使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真正走向精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