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貴州“大扶貧”戰略“精準扶貧”背景下,貴州高校普遍存在對象識別不夠精準、資助模式簡單僵化、動態化管理缺乏、資助工作者責任意識不強等問題,這都需要高校實事求是進一步完善切合國家“精準扶貧”戰略,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確保“應助盡助”,體現教育公平性。
關鍵詞:精準扶貧;公平性;教育
筆者在《“精準扶貧”背景下貴州高校貧困生資助問題分析——以貴州民族大學為例》一文中論述了貴州高校貧困生資助存在的問題:一是高校沒有復核權導致部分建檔立卡貧困生對象識別不夠精準;二是資助模式簡單僵化未能充分體現教育公平性的精準性;三是貧困生資助系統動態化管理缺乏精準性;四是資助工作者隊伍建設管理不夠精準。針對這四個問題,筆者試圖探究貴州高校貧困學生精準資助路徑,以期更好地切合國家“精準扶貧”戰略,進一步完善落實貴州“大扶貧”戰略,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確保“應助盡助”。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對新時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理念提出全新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必須樹立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新理念,以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一、 高校主動參與精準扶貧學生對象識別
按《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貧困學生資助 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黔黨辦發〔2015〕40號)和《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貧困學生資助 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黔教助發〔2015〕274號)文件精神,獲精準扶貧資助的條件是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和我省戶籍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即持有扶貧手冊),沒有名額限制,這會忽略高校的主體責任作用,導致精準扶貧學生對象識別不夠精準不夠信服。高校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跟蹤建檔立卡的貧困學生,通過第三方反饋家庭情況,高校認定工作的人員可以根據分析學生的困難信息、健康狀況、教育支出、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數等多個因素,建立學生貧困程度的量化評定公式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類方法,統一評定標準。在這基礎上對其精準扶貧資格進行復核,對持有精準扶貧卡而平時消費虛高、穿戴高檔的學生應主動取消其精準扶貧資助資格,提高建檔立卡貧困生對象識別的精準性,體現高校教育的公平性,做到“應助盡助”。
二、 以“貧困學生”為本,優化資助模式,體現受助“精準性”
根據文件要求:獲精準扶貧專項資助的貧困學生可以同時獲當年的一檔國家助學金。因獲精準扶貧資助的學生的人數多,而省教育廳給高校劃撥的助學金名額是一定的,以貴州民族大學為例,從2015年開始,國家助學金除了獲精準扶貧的同學外,分到班級的所剩無幾。這還是忽略了其他不是精準扶貧學生但家庭依然貧困的學生,如城鄉結合部的貧困生、單親孤兒、烈士遺孀、殘疾學生等,獲精準扶貧資助又同時獲當年國家助學金資助的政策未免有些欠妥,應聯系高校實際情況,優化資助模式,把真正需要資助的學生考慮進來。
三、 加強貧困生資助系統動態化管理,有增有減有更新
實施高校資助系統動態化管理不僅有利于精準管理,為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提供后臺數據支撐,而且還有利于提高資助工作的成效。實時更新和維護貧困學生信息,是全面落實高校資助工作精準管理模式的內在要求。筆者在實際錄入貧困學生信息的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一是學生填寫《高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上的家庭年總收入金額那欄出現多次涂改,這主要是因為省內各高校對家庭人均月收入認定標準不一所致,部分學生為了在學校認定金額的區間內而多次涂改,甚至有的學生是帶著蓋了章的空表到學校補填;二是貧困庫里新生人數每年有更新,而高年級學生信息基本沒有變動;三是只要學生是精準扶貧戶,大學四年都將繼續獲得精準扶貧專項資助和國家助學金幫扶,這沒有落腳到動態化管理上,貧困生家庭大學期間可能脫貧摘帽,高校資助管理系統應該隨時關注更新其家庭經濟情況變化。對《高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有多次涂改的情況,二級學院可以駁回其申請困難資助的申請;對高年級同學家庭經濟有好轉的同學,學院應主動撤銷其在貧困庫資格;對脫貧摘帽家庭的貧困生,學院應主動上報學校及時撤銷其建檔立卡資格,取消享有國家助學金的權利。
四、 重視資助工作者隊伍建設,增強隊伍穩定性和責任心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需要一批相對固定的老師長期從事資助管理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在一定程度上關系著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資助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影響著高校學生精準資助育人工作的質量,這需要高校加強學生資助工作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建設。首先,高校要足夠重視資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由各高校資助管理中心負責統籌工作,指導并定期培訓各二級學院的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管理人員,以提高資助工作者的專業水平和增強各學院間的聯絡和交流。其次,各二級學院應建立起一支專職資助工作隊伍,主要由學院輔導員、班主任為主體,以班主任例會為載體定期展開資助工作討論和相關提議,同時也可建立起以科任教師、學生干部、學生黨員為主的兼職資助工作隊伍,實時掌握貧困生信息,做到對象識別精準化。最后,不定期委派專職資助工作者參加全省工作范圍內的政策宣講會和業務培訓會,從思想上更新精準資助育人的新政策和新理念。
貴州高校貧困學生精準資助需要國家、社會、家庭的合力支持才能提高精準資助的效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之際,貴州高校更應發揮自身優勢特長,即保證貧困學生圓夢大學又引導他們積極增長才干、服務社會的同時增強國家榮譽感、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彭益全.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路徑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2):89-91.
[2]陳璟.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的認定難點及對策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4(4).
作者簡介:
徐磊,貴州省貴陽市,貴州民族大學化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