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教學的開展能夠促進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讓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合作教學中有很多問題限制了協同育人的效果,這就需要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并制訂的合理的解決方案,保證合作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問題;措施
一、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 校企雙方利益不協調
企業是從事生產經營的單位,他們需要創造經濟效益來維持自身運轉;而學校屬于公益性組織,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人才,并不涉及經濟效益的產生。因此,由于兩者屬性的不同就使得在協同育人中出現了利益上的不協調,怎樣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合作教學的難點所在。在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學校屬于受益方,很多院校并沒有重視合作中科技服務企業的開展這就使得企業獲得的效益無法在短期有所體現。有些企業追求經濟效益,在校企合作中懷有抵觸情緒,這就對教學活動的開展產生阻礙。
(二) 校企合作能力欠缺
當前很多企業并沒有足夠的動力參與到教育事業中,最重要的原因包括獲利較少、得不到科技支撐等。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占有主體地位,他們參與到校企合作中的目的就是為自己創造更豐厚的利潤。當前企業參與教學往往需要投入一定資金,這與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目標相違背。在這種情況下,校企合作往往變成了簡單的勞動力輸出,企業給學生提供的大多是簡單勞動模式的學習,學生的專業技能得不到施展,這就使得校企合作無法實現有效的育人目標。
(三) 企業元素缺失
當前的校企合作中常出現名多實少的現象,很多合作都只是走形式,并沒有實現育人的目的。有些校企合作并沒有按照相關流程來執行,學生在企業中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合作成了一種噱頭。此外,有些高職院校并沒有注重對課程體系進行更新,當前所使用的課程仍然較為傳統,教學活動按部就班地完成,并沒有展開具有針對性的課程,這就使得校內所學習的知識與產業發展需求存在脫節,學生無法完全勝任崗位工作。院校內部安排的實習內容較為盲目,沒有準確的教學目標,學生無法通過實訓實現能力的提升。在企業內開展的實習活動目的在于讓教學計劃得到落實,但是絕大多數企業只是讓學生參加體力勞動,學生通過這類實踐能夠獲得一定的鍛煉,但是技能上的提升仍然有限,打工的色彩更為濃郁。
(四) 師資力量不足
在實踐教學中師資力量配備不足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很多校園內的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以及專業證書,但是在實踐上能力欠缺較為嚴重;校外的師傅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在表達上存在一定問題,很難有效地將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學生。這就使得教學活動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學生聽得多,做得少;在實踐課程上計劃的內容豐富,但是落實上較為單一;教學活動大多將教學任務的完成作為目標,忽略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師隊伍水平相對較低,教學活動沒有與生產相結合,學生無法通過學習樹立起正確的紀律意識,無法在工作中形成一絲不茍的態度。
二、 完善校企合作的策略
(一) 強化政府引導作用
首先,政府要重視監督評價機制的完善。從十九大報告精神出發,政府部門需要對校企合作中企業與院校的權利義務進行平衡,全面規劃合理監督,讓雙方利益都得到維護,在此基礎上政府還需要對校企合作的方案進行評估,并監督方案的執行情況。政府部門還需要重視評價體系的選擇,用合理的評價方式來評估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并在社會范圍內公布評估結果。此外,政府還需要對相關法律制度進行不斷完善。通過制度的制訂來合作教學中各方的職責,并建立起基于合理評價體系的激勵機制,讓更多的企業積極參與到校企合作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企業評估能夠評選出最佳“校企合作”單位,用典型的作用帶動更多企業。
(二) 明確高職院校教學定位
在明確的辦學定位下能夠讓高職院校凸顯出自身的應用屬性。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社會上層建筑的發展,還能夠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生產力。就高職院校而言,在開展人才思想教育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只有準確把握辦學定位,按照客觀規律展開教學活動,才能夠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規范教學行為,讓實踐能力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此外,在教學中要重視方法的選擇。學生要將正確的理念融入自己的職業中,高職院校需要為廣發師生打造出高品質的技術平臺,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高職院校還需要對地方的產業發展有充足的了解,把握市場需求,提升教學有效性。通過當地發展趨勢的分析能夠實現專業結構的優化,讓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保證院校的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相吻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校企合作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所具備的技能與企業需求相吻合,將課程專業設置放在產業基礎上,通過專業的設置實現產業的發展。
(三) 發揮企業的主體責任
企業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參與方,企業是合作教學的開展基礎,這就需要企業主管部門正視自己的位置,他們是連接學校與企業的橋梁,對校企合作教學的開展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此外,企業需要針對當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自身參與其中的短板,制訂具體的解決措施來實現自身職責的履行,并在實踐中配合政府部門完成教學監督評估工作,保證校企合作的順利開展。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在高職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實現學生理論知識向應用技能的轉變,通過社會實踐提升學生的專項能力,實現教學與企業需求的完美對接。面對當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政府、院校以及企業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合作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莊西真.產教融合的內在矛盾與解決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18(9).
[2]潘華.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借鑒:校企合作,工學結合[N].中國經濟導報,2018(9).
作者簡介:
張薇,河南省鄭州市,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