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琰 張宏改
摘 要:在學生的小學階段,數學的學科難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卻經常有學生出現題目簡單卻做不對的現象,教師和家長經常因為學生犯的這一錯誤捶胸頓足,但學生就是屢教不改,這個問題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審題不清,這是大多數處于低年級的學生常犯的錯誤,還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會直接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影響學生能力的增加和持續的培養。
關鍵詞:低年級;數學;解決問題;審題;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走過幼兒時期,心智和習慣在很多方面都沒有發展起來,尤其是學生學習習慣和處理問題的習慣沒有培養起來,很容易在數學的學科中發生審題不清和問題解決不準確的情況。而無論是問題的解決和審題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學生借助對文字的理解和圖像的結合,加上經驗和理解能力的幫助,而這些正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前提。沒有這些能力,數學的學習將會出現很糟糕的情況。
一、 低年級數學解決問題和審題能力培養的局限性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因為人口基數大,即使在計劃生育政策下,人口增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每年出生的嬰兒數量仍然比較大,近幾年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我國開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之后的教育將出現一個學齡高峰期,這對于低年級學生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現階段我國由于人口眾多,小學班級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學生正處于發展和學習的初始階段,而這種人數眾多的班級授課的方式會讓教師無暇顧及學生的個體發展情況,學生數學解決問題和審題能力的培養就出現了很大的現實障礙;二是現階段,由于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愈加重視,因此對學生學習的監督更加嚴格,學生的自主性就會受到限制,在家長的不斷監督下,學生的自主能力不僅得不到發揮,反而助長了學生的懶惰習慣,對解決問題和審題能力的培養也極為不利;三是教師和家長急于求成,過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過程的,造成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變化,為了達到父母和教師期望的學習成績,而走捷徑,投機取巧。
二、 小學低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與審題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在諸多情況的限制下,教師要對現有的情況和學生的狀況做出科學的分析,制定出一個既能顧全大局,又能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培養方案,揚長避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一) 深入了解學生,奠定培養基調
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與審題能力因個體的不同,各有不同的發展狀況,教師如果只顧著能力強的學生,就會讓這些能力沒有完全形成的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不僅沒有得到培養,反而耽誤了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發展現狀,根據現有的情況制定培養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在平日的學習和練習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發展現狀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通過對學生的觀察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了解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其次教師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其所需要的知識支撐等;最后根據這些前提,教師要制定一個既能照顧到學生全體,又能讓學生的個體得到發展的培養方案,教師的數學教學也要結合基礎和難度進行適當的拔高,從而進行鞏固。
(二) 營造研究型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專心投入到學習中
在之前的教學中,經常有教師在放學前給學生留一道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先做完并且正確的學生可以提前回家,隨著班級內學生數量的減少,剩下的學生焦躁的情緒就會越來越多,心性也越來越不穩,這種方法不僅不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審題的能力,反而會讓學生朝著反方向發展,對學生極為不利。
教師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審題的能力,首先就是要營造一個穩定的課堂氛圍,形成積極、活潑,但是不急不躁的課堂氣氛,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專一地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思考。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吸引下積極投入到知識探索中去,這樣學生才能在興趣的驅使下,認真研究題目進行審題。在整體氛圍的帶動下,學生更愿意融入班集體中,因此也會自覺加入學習中。
(三) 引導鼓勵學生,增強學生品質
低年級學生的各種行為習慣,依然具有很重的家庭色彩,如果在幼兒時期家長沒有注重學生審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就會暴露出更多的問題,相反,如果家長注重這些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基礎就會相對強一些。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不能一概而論,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個人的現狀,不同的學生由于性格特點和發展現狀都會對知識學習產生不同的反應,其困難也不一樣,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勇于面對困難,用自己的意志力和努力去克服困難,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下自主形成解決問題和審題的能力。
三、 小結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在做題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重點強調和指導,通過強調和針對性講解,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著重注意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并且根據教師的教學經驗,將學生容易犯的錯誤和審題不清等問題進行集中整理,穿插于日常的教學中,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做題的警惕性和嚴謹性。教師也可以對認真嚴謹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學生給予獎勵,讓他們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在多種方法的合力之下,學生解決問題和審題的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并不斷形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楊莉.試析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10):125.
[2]雷美琴.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途徑探討[J].新課程.小學22011(9):80.
[3]李述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6(10):168-180.
[4]王雙喜.淺談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的審題能力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5(51):254.
[5]鄭金岳.農村小學數學低段審題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3):166.
作者簡介:
鄧琰,張宏改,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靜寧縣德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