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高中化學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促使化學教學朝著生活化的方向發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得到重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將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對于高中化學實驗學習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生活化;高中化學;實驗學習
一、 引言
化學是高中理科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且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高中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記憶性,且涉及的知識點較為煩瑣和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因此,若學生無法準確掌握化學試驗的學習技巧,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畏難和抵觸情緒,長此以往,將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入的背景下,化學實驗學習必須要積極轉變傳統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式,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的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
二、 高中化學實驗學習生活化的重要性
首先,將高中化學實驗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在學習過程中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和培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高中生往往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實現高中化學實驗學習生活化將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學生可以切身體會到化學知識的魅力所在,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化學實驗知識的深刻認識。同時,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復雜、煩瑣的化學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理解并熟知的生活內容,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總而言之,實現高中化學實現學習生活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通過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課堂實驗缺乏生活化。化學實驗主要以教師示范為主,大部分實驗屬于驗證性實驗,只需要學生掌握實驗步驟、實驗器材以及實驗結果,學生缺乏足夠的思考和探究,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缺乏興趣。第二,學校實驗資源有限化。目前,大部分學校雖然已經改善化學試驗硬件設施,但是仍然存在著實驗資源不足的問題。受到場地和時間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大部分學校所開展實驗課程屈指可數,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實驗技能處于較低的水平,最終導致化學試驗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四、 高中化學實驗學習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 以生活現象為主導,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當學生面對自身感興趣的事物時,才會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化學知識源于實際生活,將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現象運用化學知識精確的詮釋出來,化學知識也可以借助生活反映出來。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實驗過程中,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與化學知識
緊密相結合,實現兩者的互為轉化。以生活現象為主導,可以賦予枯燥的、乏味的化學知識一定的趣味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化學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當學習“金屬腐蝕”這一章節內容時,就可以與生活中常見的金屬腐蝕現象相結合,合理安排教學計劃,讓學生深刻理解金融腐蝕現象的誘因。在學生掌握相應化學知識的前提下,更加深刻理解其中所蘊含的化學原理,從而掌握金屬防護的有效策略。
(二) 化學實驗方式的生活化
所謂化學實驗方式生活化,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化學實驗的角度對生活中那些所出現的一系列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因此,可以對以下幾個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分析:如當酒精爐在燃燒時,往火焰上撒上一點鹽,就可以發現火焰變為明黃色。因此,可以從化學知識對上述實驗進行準確的詮釋。又如生鐵鍋為什么那么容易就會出現鐵銹,這是因為什么現象所造成的呢?又可以用什么樣的化學方程式來詮釋這一現象。類似于以上的現象還有很多,這些實際生活中出現的現象均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化學知識。
(三) 化學實驗物品生活化
由于化學實驗課堂受到時間和場地等多方面因素和條件的限制。大部分高中學校在操作化學實驗時,往往是由教師講解完化學理論知識,然后示范性地向學生演示一遍實驗過程,學生無法親自操作且教師無法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詳細的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將化學實驗放在家里進行。因此,為了保證化學試驗能夠順利實施,可以將生活中碰到的常用生活用品,如食用鹽、醋、水和油等劃為化學試劑;在進行電池實驗時,可以巧妙地運用蘋果和菠蘿等材料進行實驗;同樣的,可以將生活中的各種容器作為化學實驗的儀器。通過這種化學實驗物品生活化的方式,可以隨時隨地的實施化學實驗,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四) 充分挖掘生活化實驗資源
校園和家庭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因此,教師在教學化學實驗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將校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化學問題作為資源,可以促進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提升,還有助于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相應的化學知識。在化學實驗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要學會自己觀察,并且利用化學知識對生活現象進行解釋。
例如,氯水為什么具有漂白作用?當衣物沾染上東西難以洗凈時,利用氯水進行漂白的主要原理是什么?鐵釘生銹的條件是什么?充分挖掘生活化的實驗資源,將這些問題與化學知識兩者緊密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探索尋求答案,更加深刻的理解化學現象,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得化學實驗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實驗學習過程中,將生活中所遇到的現象與化學知識兩者有機統一起來,兩者相互協調,提高化學學習的高效性。根據生活現象去體會和理解化學知識,有助于更深層次的理解化學知識點,強化學生的生活化意識,有效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實現學生全面的、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步軒.生活化視角下高中化學實驗學習研究[J].當代化工研究,2018(11):52-53.
[2]顏治林.基于生活化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7(18):100.
[3]陳丹.基于生活化視角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4,30(5):23-26.
作者簡介:陳亞萍,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