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兄
教學內容: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 第21課《諾貝爾》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為主線,讀中感悟,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抓住關鍵詞句,了解諾貝爾發明炸藥的艱辛歷程,感受諾貝爾熱愛科學、無私奉獻的精神;3.感受反復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學寫小傳。
教學重難點:透過語言文字深刻體會諾貝爾雖歷經失敗、痛苦,但毫不氣餒,直至成功的鍥而不舍、舍生忘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讀——,讀出敬佩,再讀——
2.檢查字詞和文章內容。
師:上節課相信同學們學得很扎實,考考你們,拿出導學單完成第一部分。
師:小組內按照批改要求,兩兩交換批改。請一個小組來匯報小組寫的情況。
諾貝爾一次又一次地研究炸藥,發明炸藥(板書:發明炸藥)。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他有這樣的信念,一起讀——
出示:我的理想是為人類過上更幸福的生活而發揮自己的作用。 —— 諾貝爾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文本,聚焦細節,感悟人物的品質。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師復習引入,檢查生字詞的認讀、詞語理解、對課文內容的把握,喚起學生的記憶。]
二、品析詞句,感悟品質
1.師:先請一位同學讀一下學習要求。
2.出示學習要求。
學習要求:
自學:默讀課文第8、9自然段,在文中畫出令你感受最深刻的詞、句,并寫一寫感悟。
3.展學交流:感受“熱愛科學”。
(1)指明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感悟(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板書:熱愛科學)
(2)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提升理解,要求發言的同學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3)提升:
A.寫作手法:細節描寫。
分角色讀,想象畫面。
師:你們能看到這么多的畫面,是因為這里面藏著許多寫作秘訣。你發現了哪些寫作秘訣?
互學:小組內交流
(友情提醒:互學時, 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安排下依次說。)
請小組4號代表小組回答
(景物、人物的細致描寫就是細節描寫。)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生小組互學為主要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內交流,相互補充,互相學習,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遷移,能力得到發展。]
B.逗號
師:老師也有發現,寫作秘訣藏在一個標點里,出示:
這個標點用得好不好,對比讀就能讀出來。“他,就是諾貝爾。”逗號也有表強調的時候。
C.反復
老師還有發現——
出示:
1.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
2.人們慌忙趕來,齊聲驚呼:“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完了!”
3.突然,一個滿身鮮血的中年人沖出濃煙,高舉雙手呼喊著:“成功了!成功了!”
這組句子有什么特點?現在老師把他去掉一個到底好不好呢?對比讀就會知道,分男女生讀。
對,在寫作中,當你需要強調某種意思或情感時,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但他不叫重復,而叫反復。
考考你們,練習出示:
1.一年級的學生李萌考了滿分后的高興情景:
“( )!( )!( )!”李萌高舉著試卷跑來跑去。
2.一個同學遇到難題后的情景:
“( )?( )?”只見他一會兒撓撓頭,一會兒托著下巴,冥(mínɡ)思苦想。
3.感受“無私奉獻”
(1)默讀第十段的內容。
(2)這段寫了什么?(教師板書:設諾貝爾獎)
(3)從諾貝爾的遺囑中,你讀懂了什么?(板書:無私奉獻)
(4)他為什么這么做呢?再讀諾貝爾的名言。
出示:我的理想是為人類過上更幸福的生活而發揮自己的作用。 —— 諾貝爾
師:諾貝爾獎激勵著越來越多的精英豪杰奉獻科學事業,你知道有哪些人上過諾貝爾獎的領獎臺,拿過諾貝爾獎呢?
一睹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的風采!(出示中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人)
[設計意圖:學生交流自學的成果。各小組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學成果,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教師檢查并鼓勵學生把“得到”的東西大聲“說”出來,并進行知識遷移和感悟提升。]
三、語言訓練,內化升華
學寫小傳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你對諾貝爾又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我們為諾貝爾寫一篇小傳。因為小傳是第一次寫,所以不要同學們全都寫,每個小組完成一篇,由組長執筆,用集體的智慧完成。
哪個小組想展示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讓我們把諾貝爾的名言銘記在心
[設計意圖: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學會的基本知識和掌握的學習方法以及形成的初步能力,學寫小傳。目的在于熟悉課文,訓練寫的能力。]
四、課后延伸
1.關注今年的諾貝爾獎開獎盛會。
2.閱讀名人傳記。
[設計意圖: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語文與生活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