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秋
隨著近些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階段的教育中也明確地提出: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小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不出現偏科的現象。很多小學生會認為學習數學很枯燥,除了背加減乘除法的口訣就是背一些數學公式,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給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增加了諸多困難。實際教學中,學困生的問題或多或少存在于每個班級,然而學困生的形成大多數都不是因為學生智力的問題。如何轉化學困生,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1.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生難以學好數學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態度,大多數學困生會因為覺得數學學科枯燥乏味,因而在學習數學時會比較隨意,往往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遇到難題就喪失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有的學生因為在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也比較落后,從而導致自信心的缺乏,認為自己不夠聰明,學什么都學不好,對數學更是產生了畏難心理。這些都是造成學困生不能學好數學的主要因素,同時也讓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大感頭疼。
2.教師教學方法有待改進。說到數學教師,很多學生的第一印象都會覺得數學教師大多數都很刻板嚴肅,學生與教師之間存在距離感。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也很少有感情投入,關注的重點往往只在對知識的講解上。還有少數教師只喜歡數學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不喜歡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從而造成這些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再加之數學知識本來就比較枯燥乏味,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加抵觸數學,最終導致學生更加難以學好數學。
3.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學習習慣需要學生通過長期的實踐來逐步建立和養成。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習慣的好壞對他們的學習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大多數時候,學生的學習品質都是由他們的學習習慣決定的。大多數學困生的不良學習習慣都表現為:課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不愿意主動思考問題,無法獨立完成數學作業,沒有良好的讀題和審題習慣以及完成解題后沒有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是科學和嚴謹,同時數學還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這也是學困生不能學好數學的主要原因。要讓學生學好數學,就需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地展現給學生,使其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趣得到提高。由于小學生年齡還小,通常都比較好動,容易對身邊的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能達到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改進教學方式。教師要積極改進當前的教學方式,教學流程要根據教材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設計,同時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從而讓學困生也能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從中體驗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接受所學的內容,以此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多為學生介紹有關數學的發展史和小故事,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地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有良好的表現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并盡量為其創造條件,使這一表現能夠重復出現,進而形成習慣。對于那些不良的表現,教師也要及時給予否定,使其出現的機會減少。教師要同時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分析,以此增強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進而達到促進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其制訂學習目標,并且經常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驗收,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進行修改。尤其是在目標制訂的初始階段,不能給學困生制訂過高的學習目標,要讓他們從中能夠體會到完成目標時的成就感。教師要及時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幫助其養成給自己制訂學習目標的好習慣。
總之,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數學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細致有效地開展這項工作,既要幫助他們改變對數學學科的思想認識,同時還要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才能讓他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