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白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得到了有力的推動,經濟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勵,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是當前中小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本文對國內學者關于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學術研究進行了梳理,從企業競爭能力定義、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和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 中小企業 可持續競爭 戰略管理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市場的逐步開放,國內中小企業同時面臨與國內外公司的激烈競爭。如何提高中小企業的持續競爭力,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可持續競爭能力的定義
企業擁有持續競爭能力是在競爭性市場中企業內部與外部各種資源之間的平衡,能夠長期比其他企業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產品并獲得贏利和自身發展的綜合素質。企業競爭發生在競爭開放的市場,競爭以消費者價值和企業自身利益兩個方面體現,兩者具有同一性。企業要協調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同時平衡在某一時期各方面的空間協調。
二、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
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受企業內外部兩大方面的影響:政府、法規、市場、技術等外部因素和人力資源、管理能力、企業制度及創新能力等內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靳冰鑫(2010)提出健全的法律環境是促進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市場結構是指企業市場關系的特征和形式,中小企業規模小,門檻低,一般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劉明(2013)認為要實現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沒有政府的扶持是不可能的,提出政府應該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保障機制。完全競爭市場中,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幾乎沒有進入壁壘,對于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存在較大的競爭壓力。
(二)內部因素
盧賀榮(2011)從管理創新與信息化,市場拓展與顧客服務,企業核心能力與長期競爭優勢三個方面分析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諸多因素,并提出中小企業應當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和水平,努力實踐創新,才能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因此,要提高中小企業持續競爭力,要準確把握外部環境機會,同時根據企業內外部客觀環境條件的發展變化,順應時代要求,以全新的思維方式構建出于企業內外部環境條件相適應的企業發展新理念。整理審視企業現有的研發、生產、營銷、管理等全流程各環節,找出企業發展的優勢及不足,尋找外部環境機會與內部優勢的契合點。
三、中小企業提升可持續競爭力的建議
(一)加強戰略管理意識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加強戰略管理是企業獲得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實施戰略管理,能夠明確企業發展方向,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良好發展。中小企業通過實施戰略管理,就可以發現自身的優勢和弱點,明確發展方向。為了促進企業戰略管理的有效落實,決策者需要提高自己的戰略管理意識。積極創新改革,保證戰略管理的創新性和適用性,以此來促進戰略管理的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蔡穎(2010)基于資源理論和競爭互動的視角,深入分析了中小企業傳統戰略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四大戰略選擇,即彌補戰略、差異替代戰略、“搭便車”戰略和戰略聯盟。
(二)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服務
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資源相對有限且單一,地方政府在中小企業經營發展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需政府與企業形成平臺聯盟。胡艷麗(2012)針對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提出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確立多元融資意識。通過產業資本入股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增強企業與產業資本的融合。通過不斷增強中小企業運營實力,提高其企業凈資產規模,提升企業資產質量,從而打破融資“瓶頸”制約,拓展企業長期融資渠道。持續推進企業進行中小板及創業板上市融資,構建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發揮出政府與企業協同的平臺融資功能。
(三)提升企業科技創新內涵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從政府角度來看,營造科技創新的公平市場競爭環境,創建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平臺,樹立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強不斷豐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 激勵政策及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完善產業鏈配套服務,統籌國內外創新資源、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保障創新型產業用地、提升創新文化軟實力。從中小企業自身發展角度,需中小企業管理層依托高端科研人才,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提升企業科技創新的內涵能力。
(作者單位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省社科規劃基金資助項目,項目名稱:“互聯網+”環境下遼寧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可持續競爭力研究,項目編號:L17CGL005。]
參考文獻
[1] 張坤,張鵬.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可持續競爭力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5(36):144-147.
[2] 盧賀榮.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1(02).
[3] 鐘蘇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瓶頸及突破[J].商業經濟,2017(1):116-118.
[4] 高波,秦學成.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評價體系與方法[J].統計與決策,2017(08).
[5] 翟衛東.中小企業戰略管理問題研究[J].金融經濟,2015(24):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