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佳
摘要:英語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綜合體現。然而,寫作是最難培養的能力,也是長期以來一直困擾師生的難題。目前,英語寫作教學普遍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提高大學生英語寫作水平至關重要。本文以元認知理論為基礎,主要探討如何將元認知知識及元認知策略融入民辦高校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以便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提升寫作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元認知知識 元認知策略 大學英語寫作 民辦高校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6-0183-02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學習的五項基本技能,在這五項技能中,寫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提高語言使用的準確性,而且有利于促進聽力、閱讀、口語及翻譯能力的提高。傳統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著重強調語言知識和寫作技巧的講解,忽略了學生寫作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元認知作為現代先進的教學理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寫作是一個復雜的認知心理過程,不但需要語言基礎知識及寫作方法的指導,還需要加強學生學習策略方面的訓練。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需加強學生對于元認知知識的學習及元認知策略的培訓,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元認知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Flavell 提出了“元認知”這一概念。他認為元認知是學習者對自我認知的認知,是“認知主體對自己的能力、任務要求、認知策略的認識,以及對認知活動的計劃、監控和評估”。(Flavell,1979)元認知知識可分為個體變量知識、任務變量知識和策略變量知識。個體變量知識指個體對自己作為學習者的知識程度和信念。任務變量知識是個體對認知任務的要求、內容、及目的等方面的知識及執行任務時所需的努力程度。策略變量知識是指個體在認知過程中根據認知任務的不同目的,能夠選擇不同的策略以完成特定的認知任務。Victoris(1993)指出“元認知知識決定了策略的類型,而寫作方法由作者決定”。元認知策略,作為一種高級的實踐性技巧,是學習者對認知活動進行有意識地監控、評估和調節的行為。元認知策略可分為三類:計劃準備策略,自我監控策略,反饋評估策略。
二、元認知與大學英語寫作
元認知對英語寫作實踐有重要的導向與協調作用。國內外一些專家學者探討了元認知與英語寫作的關系。Devine(1993)的研究顯示出元認知策略與寫作水平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Kasper(1997)的調查結果表明,元認知策略培訓與英語寫作成績之間緊密相關;Victori(1999)的研究證實,元認知水平的差異會引起寫作水平的差異。吳紅云、劉潤清(2004)關于元認知與寫作的研究結果發現,元認知由元認知策略和元認知評估構成,并明確了兩大要素的構成因子。肖武云(2011)的調查結果顯示,元認知策略與寫作成績的關聯性,元認知策略培訓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績。筆者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元認知知識水平對于寫作能力和水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結合元認知知識,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水平,讓學生自覺運用元認知策略來監控和調節自己的寫作過程,以便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元認知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知識
元認知知識在大學英語寫作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是否能夠熟練運用元認知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寫作,是其有效完成寫作任務的前提條件。教師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識程度,寫作水平、寫作習慣及寫作中的強項與弱點等。關于任務知識的學習,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相關任務知識的貯備。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對寫作中的任務知識進行預設和編排,主要包括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作規范要求;謀篇布局的方法、語言表達方式等。策略知識的學習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講解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思路及寫作策略,并指導學生在面對不同寫作任務時,應如何進行審題構思、如何有效利用寫作素材及如何選取最有效的策略。同時,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計劃、監控和調節自己的寫作過程,從而順利完成寫作。
(二)加強元認知策略培訓
元認知策略是影響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寫作過程中的元認知策略主要包括學生預先制訂寫作計劃,根據寫作任務進行構思,在寫作過程進行自我監控和調整, 并對作文采取自我評估。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融入元認知策略培訓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1)引導學生制訂寫作計劃。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確立各項寫作目標。長遠目標,是廣泛閱讀,了解西方文化,培養英語思維,熟練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滿足未來工作的需要。近期目標,包括擴大詞匯量、積累寫作素材、夯實語法功底,掌握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規范、寫作技巧,以便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此外,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寫作目標制訂詳細的寫作計劃,如積累重點詞匯和句型、用英語寫周記,有效利用范文等。
(2)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監控。監控策略可以幫助學生審視自己在理解方面的問題并及時修正。寫作之前要求學生對所寫題目進行仔細的審題構思。寫作階段的監控策略包括詞、句、段、篇四個方面。詞匯方面,要做到用詞準確,學會用不同詞匯表達相同或相近的含義,增添語言的豐富性。句法方面,要求能夠靈活變通地使用多種句型,使文章更有新意。段落方面,主題句要簡明扼要,句子之間要有邏輯性。語篇方面,要注意主題鮮明、結構合理、內容充實、語言流暢。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應指導學生自覺地監控自己的寫作效果,并檢查修改,內容包括主題、結構、內容以及語言表達等。
(3)幫助學生進行評估和反饋。評估策略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評估寫作進程中所用策略是否有效,及時發現問題并改進方法。首先,學生自評。要求學生完成作文后依據評分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內容包括主題、結構、語言表達等。其次,同伴互評。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內互評。組內成員經過討論,找出所評文章的優點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見。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最終審閱,并作出及時的反饋。教師可以講評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歸納總結學生的共性問題,并提供修改建議。結合同伴及教師給予的反饋建議,要求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后再次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復修改,以此不斷提升寫作水平。
四、結語
英語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英語語言素養和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然而,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寫作頗具難度,尤其是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的寫作成績并不理想。主觀方面,由于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夠明確,英語基本功掌握不夠扎實,如詞匯量不足、語法基礎薄弱、寫作實踐有所欠缺以及學習策略和方法不當。客觀方面,目前英語寫作教學的形式仍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缺乏主體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從而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效果。
元認知策略水平的提高可以促進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因此,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角色,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換到“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上來。利用元認知相關的知識和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生對元認知知識的學習及元認知策略的訓練,使學生了解自己的知識程度、寫作習慣、優勢及不足之處,明確學習目標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促進學生更好地計劃、監控和評估自己的寫作過程,優化寫作策略,減少錯誤,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韓春輝.元認知策略與英語寫作教學[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
[2]路文軍.元認知策略與英語寫作的關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
[3]肖武云.元認知策略培訓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實證研究[J].外國語文,2011.
[4]吳紅云,劉潤清.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的因子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