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卿 陳小霞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的影響因素以及血脂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相關性。方法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8例作為研究組,同時選取同期在該院接受血脂檢測的健康中晚期妊娠孕婦128名作為對照組,對患者臨床資料實施回顧性分析,探討影響血脂水平的因素以及血脂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之間的相關性。結果 影響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的因素有孕齡、年齡以及BMI,對研究組、對照組血脂水平進行分析發現,研究組與對照組在各項血脂水平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血脂水平異常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有緊密關系。結論 影響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年齡、孕周、BMI,血脂水平異常與妊娠糖尿病發病有緊密關系。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血脂水平;甘油三脂;孕周;BMI
[中圖分類號] R714.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a)-0073-02
妊娠期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其可包含兩種形式,一種是指妊娠前已經存在糖尿病的孕婦,另一種是指在妊娠期間發生的糖尿病,大部分患者屬于后者[1]。研究表明,妊娠期間機體對胰島素需求的增加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有關,妊娠期糖尿病不但增加流產風險,還會增加妊娠高血壓、感染風險,威脅母嬰健康[2]。當孕婦體內糖代謝紊亂后,孕婦血脂水平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故加強妊娠期間孕婦血脂水平檢測非常必要。該文主要探討了妊娠中晚期孕婦128例血脂水平的影響因素以及血脂水平與妊娠糖尿病發病間的相關性,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8例作為研究組,患者孕周在21~38周之間,平均孕周為(28.09±4.02)周,年齡在23~46歲之間,平均(29.08±3.72)歲;同時選取同期在該院接受血脂檢測的健康中晚期妊娠孕婦128名作為對照組,孕周在21~38周之間,平均孕周為(28.27±3.86)周,年齡在22~44歲之間,平均(28.76±4.02)歲。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分析價值。
1.2? 方法
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納入對象進行血脂水平檢測,接受檢測前1周護士應叮囑孕婦保持良好的生活行為,戒煙、限酒[3],告知孕婦禁止應用可能會影響機體血脂水平的藥物。叮囑孕婦禁止食用濃肉湯、動物內臟等會影響血尿酸的食物[4]。檢查日孕婦需禁食12 h,于次日清晨采集3 mL空腹靜脈血。采集血液后送至實驗室,并在3 h內完成檢查。HDL-C應用選擇性抑制法進行檢測,LDL-C應用選擇性清除法進行檢測,TC、TG應用酶法檢測。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實施處理,(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與研究組血脂水平分析
研究組在LDL-C、TG以及TC等水平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HDL-C水平方面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提示血脂水平異常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間有緊密關系。見表1。
2.2? 影響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因素分析
將研究組128例患者各項血脂水平與納入對象年齡、孕周、BMI等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隨著年齡增加LDL-C、TG、TC會逐漸增加(F=132.5、26.07、44.11,P<0.05),而HDL-C水平會逐漸降低(F=7.45,P<0.05),此外甘油三脂水平還與納入對象的BMI、孕齡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將BMI分為4組,即<18.5 kg/m2、18.5~24.9 kg/m2、25~29.9 kg/m2、≥30 kg/m2 4組,該四組不同BMI水平的孕婦TG、TC、LDL-C及HDL-c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55.63、24.89、84.73、4.51,P<0.05)。另外,研究對象不同孕周血脂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8~38周的孕婦TG、TC、LDL-C較21~27周的高(t=14.66、6.63、2.59,P<0.05),而HDL-C較21~27周的孕婦低(t=6.27,P=0.000)見表2、表3、表4。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首次發生糖代謝異常,是產科十分常見的一種妊娠期并發癥,對母嬰健康威脅較大。糖尿病發病機制十分復雜,而妊娠會讓隱性的糖尿病顯性化,進而增加糖尿病發病率,對于原本存在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妊娠會加重病情,引發近期、遠期并發癥。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又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生育年齡的延后以及妊娠糖尿病診斷標準的變更,妊娠糖尿病發病率逐漸升高。糖代謝異常與血脂水平有緊密聯系,因此血脂水平的變化是進行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的熱點,我院通過組間比較的方式探討血脂水平影響因素以及血脂水平與妊娠糖尿病間的關系。
3.1? 影響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在妊娠第9~13周血脂水平開始逐漸升高,且隨著孕齡增加而逐漸升高,當妊娠至31~36周時水平達到頂峰,并維持高水平直到分娩。本次研究,納入對象妊娠期血脂水平均高于非妊娠人群的參考范圍,該現象與妊娠期孕婦激素水平變化、特殊生理需求以及妊娠期營養等因素有關。此外,該次研究還發現,隨著年齡與孕齡的增加,血脂水平中的LDL、TG、TC均與孕齡、年齡呈正相關(P<0.05),HDL與孕齡、年齡呈負相關(P<0.05)。除此之外,還發現血脂水平與BMI存在一定相關性,而BMI對血脂水平的改變與妊娠期機體脂肪比例升高有一定關系。
3.2? 血脂水平與妊娠糖尿病發病間相關性分析
有研究者認為,為了維持生理需求以及胎兒生長發育需求,在妊娠中晚期母體糖脂代謝會發生一系列變化,隨著孕齡的增加,胎兒對糖脂等營養物質的需求量逐漸升高,同時該時期母體早孕反應逐漸減輕,食欲變好,機體胰島素分泌量逐漸升高[5-6]。但孕晚期母體產生的胰島素抵抗物質會影響體內血脂水平,進而引發妊娠期糖尿病。現階段,妊娠期糖尿病與血脂水平間的關系還存在一定爭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與健康孕婦間的明顯差異提示,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異常與妊娠糖尿病發病有緊密聯系,臨床醫師可通過監測并調控孕婦血脂水平進行妊娠期糖尿病預防。
4? 結語
妊娠期糖尿病是十分常見的妊娠并發癥,在妊娠早、中期,胎兒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孕婦體內葡萄糖水平會隨孕周的增加而降低,但到了妊娠的中、晚期,因孕婦體內胰島素抵抗物質的增加,導致機體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對于存在胰島素分泌首先的孕婦來說,便會出現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影響較大,病情嚴重或臨床血糖控制不良時,極易產生母嬰近期與遠期并發癥。為了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造成的不良影響,探討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情況非常必要,該次研究,影響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的因素有孕齡、年齡以及BMI,對研究組、對照組血脂水平進行分析發現,研究組與對照組在各項血脂水平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P<0.05),提示血脂水平異常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有緊密關系,該研究結果表明,影響妊娠中晚期血脂水平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年齡、孕周、BMI,血脂水平異常與妊娠糖尿病發病有緊密關系,為了降低臨床妊娠糖尿病發病率以及降低糖尿病對母嬰健康的危害,臨床醫師應緊密監測孕產婦血脂水平情況,對存在血脂水平異常的孕婦應及時干預,盡早防治。
[參考文獻]
[1]? 高璐.健脾益腎方聯合常規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8(11):1728-1730.
[2]? 盧云飛,紀美晶,王銳,等.孕婦基礎25-羥維生素D水平與孕中期血脂代謝及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藥,2018,40(21):3245-3248.
[3]? 張凌燕,折開娥.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清SPARC表達及其與炎癥和血脂異常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0):4600-4603.
[4]? 李京娜,解裕豆,王霄,等.地特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妊娠糖尿病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內脂素、抵抗素、血脂水平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8,18(16):3098-3101,3147.
[5]? 戴麗珍.門冬胰島素聯合葛根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血脂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3):451-452.
[6]? 周慶調,鄭建瓊,張紅萍.晚孕期不同水平促甲狀腺素與妊娠期代謝綜合征及其組分的相關性[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24):4137-4140.